中国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4 18:09
本文关键词:中国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1996年《实话实说》起,谈话节目开始活跃于中国内地电视荧屏。经过近20年的发展,电视谈话节目经历了从遍地开花、喧嚣一时到纷纷关停、此生彼亡再到平淡无奇、苦苦坚守的过程。整体来说,《实话实说》为电视谈话节目树立了样板,但也成为谈话节目无法超越的“经典”。随着电视谈话节目的出现和演变,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多,产生了一批有见地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没有对概念做细致、严谨的界定,特别是没有对谈话节目和专题节目、访谈节目、演讲节目等做出明确的区分,导致大部分研究概念混乱、所指模糊、各说各话。概念的混乱对电视业务发展和学术研究都十分不利。本文更多着眼于电视业务,坚持问题导向,即从电视谈话节目现实存在的问题出发,作出分析并试图给出解决办法。第一章绪论,交代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文献综述,列举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是理论基础部分。从电视谈话节目的定义切入,明确了谈话节目与专题节目、访谈节目、演讲节目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以内容和形式作为标准,划分了电视谈话节目的类型。从内容上,电视谈话节目包括四类: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社教类电视谈话节目、娱乐类电视谈话节目和服务类电视谈话节目;从形式上,电视谈话节目包括座谈式谈话节目和辩论式谈话节目两类。本文重点研究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实话实说》作为内地最有影响的电视谈话节目,属于半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因此,也是本文研究的对象。论述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和脱口秀(Talk show)不是相等关系,也不是包含关系,而是交叉关系。在西方国家,电视谈话节目已成为电视节目的主体样式之一,占整个西方电视节目总量的60%—70%。为什么电视谈话节目有如此地位?因为它更接近电视的本质。当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为什么遭遇瓶颈?尝试提出了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好看与否的四个标准:新闻性、真实性、趣味性、启发性。第三到第六章聚焦于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几大元素:话题、主持人、嘉宾、谈话现场和后期剪辑包装。话题方面,当前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存在话题偏软、新闻性缺失等问题,主题先行也是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不受欢迎的决定性因素,它无异于电视的“自杀性”行为。主持人是电视谈话节目的灵魂,因此电视谈话节目也可以称作主持人节目。当前中国新闻类谈话节目主持人还普遍存在只当“传声筒”,浅表性介入,发现能力、表达能力不足,个性和魅力缺乏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主持人选拔机制的创新以及电视机构领导层观念的转变。谁来谈并且谈得好,这是电视谈话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某种意义上说,谈话节目也是嘉宾节目。当前的电视谈话节目存在嘉宾构成单一、代表性不足以及嘉宾资源结构性匮乏等问题。本文分析了造成嘉宾困境的原因并试图给出解决办法和路径。现场空间及布置、现场观众、道具、大屏幕、连线电话,现场乐队等共同构成谈话节目的现场。这些元素哪些属于必备元素,哪些属于非必备元素?它们各自发挥什么作用?应该避免哪些误区?文章都试图给出回答。后期剪辑包装是电视谈话节目生产流程的最后一环,它解决的是视觉和收看效果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同样给谈话节目带来损害甚至是致命性的伤害。因此,这个环节同样不能忽视。调整顺序、断章取义、过度包装等等都不可取。综观2002年以后中国内地的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一方面乏善可陈,另一方面仅存的一部分节目生存艰难、平淡无奇。中国新闻类谈话节目真正的标杆出现在凤凰卫视,因此,研究中国电视谈话节目,不能不甚至要浓墨重彩地提及凤凰卫视的几档节目。《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中文版首届传媒行业“中国标杆品牌”颁奖授予《一虎一席谈》“现场PK类”2008年传媒行业中国标杆品牌称号;《锵锵三人行》获得了“清谈类栏目”2008年传媒行业中国标杆品牌称号。“现场PK类”和“清谈类”分别对应的是辩论式谈话节目和座谈式谈话节目。凤凰卫视以上两档谈话节目不仅获得了国际认可,在中国大陆,这两档节目也是公认的标杆,一说到辩论,人们自然会想到和提到《一虎一席谈》;一说到座谈(或者聊天),《锵锵三人行》也是有口皆碑。鉴于此,笔者在论述过程中较多地关注了这两个栏目。
【关键词】:中国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 话题 主持人 嘉宾 谈话现场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2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46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6
- 一、问题的提出12-15
- 二、研究目的15-16
- 三、研究意义16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16-43
- 一、关于电视谈话节目发展历程和现状、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原因以及境内外比较的研究17-29
- 二、关于电视谈话节目概念和特点的研究29-35
- 三、关于电视谈话节目类型的研究35-39
- 四、关于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话题、嘉宾等各元素的研究39-41
- 五、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思考41-43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43-46
- 一、主要内容与结构43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43-44
- 三、研究难点及创新44-46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46-124
- 第一节 电视谈话节目46-65
- 一、电视谈话节目的定义46
- 二、电视谈话节目的要件46-52
- 三、电视谈话节目的基本元素52-53
- 四、电视谈话节目与脱口秀(Talk show)之辨53-57
- 五、电视谈话节目的类型57-65
- 第二节 谈话节目体现电视本质的回归65-76
- 一、电视谈话节目与电视的本质65-68
- 二、谈话节目困境与突围68-76
- 第三节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应有品质76-124
- 一、反思《实话实说》76-86
- 二、新闻类谈话节目的新闻性、真实性、趣味性、启发性86-114
- 三、公共话语空间的构建114-124
- 第三章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话题的偏离和纠正124-143
- 第一节 走偏的话题124-128
- 一、话题雷同124-126
- 二、话题摇摆126-128
- 第二节 主题先行对新闻类谈话节目的危害128-133
- 一、何谓“主题先行”128-129
- 二、主题先行的危害129-131
- 三、民生话题主题先行的泛滥131-133
- 第三节 轻松背后的严肃——《锵锵三人行》的启示133-143
- 一、轻松的外表 严肃的内里134-137
- 二、栏目定位与话题选取137-140
- 三、轻松和严肃的统一140-143
- 第四章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灵魂作用的发挥143-170
- 第一节 谈话节目是主持人节目143-145
- 一、谈话节目离不开主持人143-145
- 二、Anchor、Host与News reader145
- 第二节 新闻类谈话节目主持人的素质和能力145-161
- 一、主持人的发现能力146-150
- 二、主持人的表达能力150-156
- 三、主持人的个性和魅力156-161
- 第三节 主持人与谈话场161-170
- 一、真诚平等的谈话场161-164
- 二、轻松活泼的谈话场164-168
- 三、讲导向的谈话场168-170
- 第五章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嘉宾困境与对策170-184
- 第一节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需要什么样的嘉宾170-173
- 一、嘉宾类别与嘉宾结构170-172
- 二、嘉宾的代表性172-173
- 第二节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嘉宾困境及对策173-177
- 一、何谓嘉宾困境173-175
- 二、如何破解嘉宾困境175-177
- 第三节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与专家公信力177-184
- 一、“专家”、“公知”污名化177-178
- 二、“专家”、“公知”因何被污名178-182
- 三、怀疑权威又离不开权威的悖论182-184
- 第六章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现场和后期应避免的误区184-196
- 第一节 谈话现场各元素作用的最大化184-191
- 一、场地空间布置与谈话氛围的营造184-186
- 二、现场观众不是旁观者186-189
- 三、道具为谈话服务189-191
- 第二节 后期剪辑包装应避免的误区191-196
- 一、后期剪辑的原则191-194
- 二、包装应避免的误区194-196
- 结语196-199
- 注释199-208
- 参考文献208-220
- 后记220-221
本文关键词:中国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324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