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及路由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7-04-28 00:04

  本文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及路由策略的研究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感知平台,实时采集、传输网络覆盖范围内被监测目标的多种信息,实现了人与物质世界的交互,加强了人类感知现实的能力。近年来,WSN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农业、环境、交通和智能家居等各大领域。因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范围广、节点随机部署,掌握节点位置信息成为其各种应用的前提。在已知节点部署环境及固有硬件设备条件下,设计简单、精确和抗干扰能力强的定位算法成为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技术的核心。同时,作为一种自组织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会因大量靠电池供电的节点因能量耗尽且无法更换而消亡出现大面积瘫痪。如何设计出高效、节能和可靠的路由策略成为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寿命、保障网络数据有效传输和提高网络整体性能的关键。本文在深入分析权重质心定位(Weighted Center Localization, WCL)和APIT (Approximate Point in Triangle test)等经典节点定位算法基础上,对上述算法实施改进,以提高节点定位精度。同时,建立观测噪声和状态噪声均在线估计的无迹卡尔曼滤波器以实现对实际场景中移动节点跟踪。基于获取的节点位置信息,实现传感器节点非均匀分簇,并基于移动节点位置预测实现簇的动态重组与维护,以达到延长网络整体寿命的目的。仿真分析和实际应用表明,本文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测距及动态权重定位构建了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RSSI)与接收节点与发送节点间距离关系的高斯混合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构建了加权质心定位的动态权重因子。传统WCL定位精度依赖于RSSI测距精度和权重因子值,且因权重因子为固定值,无法同时降低定位平均误差和最大误差。基于接收节点距发送节点一定距离测得RSSI的统计特性,构建节点间距离与RSSI的高斯混合统计模型,提高RSSI测距精度。在深入分析统计模型特性的基础上,给出动态权重因子构建公式。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节点定位精度,并同时降低了定位平均误差和最大误差。2.模糊IAPIT节点定位提出了模糊IAPIT (Improved APIT)节点定位算法。在深入分析传统APIT理论不足的基础上,分别给出APIT测试场景中远离和靠近情形的改进方法。同时,引入模糊系统,提高算法的环境抗干扰能力。仿真实验从多个角度对比分析了IAPIT较APIT有更好的定位表现,同时,显示了模糊IAPIT具有良好的环境抗干扰能力。3.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无迹卡尔曼移动节点跟踪构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无迹卡尔曼节点跟踪非线性滤波器。提出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器解决RSSI与节点位置坐标间非线性关系,并采用小波变换实时在线估计未知时变的观测噪声统计特性。在准确获取观测噪声统计特性条件下,采用次优Sage-Husa估计器对状态噪声在线估计,并引入衰减因子抑制次优自适应滤波器发散。仿真实验表明,算法可有效实施对移动节点的实时跟踪。4.提出了一种分层多跳非均匀动态分簇路由策略基于定位算法获取的节点位置信息,给出一种基于K均值聚类分簇路由协议。基于簇区域中心与Sink节点“距离”远近划分层次,提出第一层节点集中式、外层节点独立分布式簇首选举机制。同时,基于节点跟踪算法给出移动场景中簇的动态重组与维护。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路由协议有效延长了网络的整体寿命,分层多跳方式适用于节点因部署条件限制无法与Sink节点直接通信的应用场景。5.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矿井人员定位实现根据矿井安全生产实际应用需求及井下巷道地形特征,设计了井下无线覆盖、井上井下有线网主干传输、有线无线无缝对接的矿井智能监测平台。平台无线传感器节点核心硬件均为ZigBee CC2430,平台软件实现对矿井生产过程中井下环境参数、井下工作人员动态全面监测,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GIS)实时呈现无线传感器节点位置信息。实际应用表明,本文提出的节点定位算法和人员跟踪算法实现了对井下传感器节点的准确定位,且具有适应井下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定位 移动节点跟踪 路由策略 分簇 动态重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9.5;TP212.9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4
  • 第1章 绪论14-33
  • 1.1 课题背景14-19
  • 1.1.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14-17
  • 1.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17-19
  • 1.2 节点定位技术19-25
  • 1.2.1 节点定位算法研究现状20-24
  • 1.2.2 节点定位难点24-25
  • 1.3 路由策略25-30
  • 1.3.1 路由策略研究现状25-29
  • 1.3.2 路由设计特性29-30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30-33
  • 1.4.1 课题来源30
  • 1.4.2 论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30-31
  • 1.4.3 论文结构31-33
  • 第2章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测距及动态权重定位33-44
  • 2.1 引言33
  • 2.2 WCL分析33-35
  • 2.3 基于RSSI高斯混合模型测距35-38
  • 2.3.1 RSSI高斯混合模型35-36
  • 2.3.2 基于EM的模型参数优化36-37
  • 2.3.3 基于RSSI高斯混合模型测距37-38
  • 2.4 基于RSSI高斯混合模型构建动态权重因子定位38-39
  • 2.5 仿真实验39-43
  • 2.5.1 测距误差分析39-41
  • 2.5.2 定位误差分析41-43
  • 2.6 小结43-44
  • 第3章 模糊IAPIT节点定位44-64
  • 3.1 引言44-45
  • 3.2 APIT改进45-48
  • 3.2.1 APIT分析45-46
  • 3.2.2 IAPIT46-48
  • 3.3 APIT和IAPIT受环境干扰分析48-50
  • 3.4 基于FIAPT定位50-55
  • 3.4.1 FIAPIT结构50-51
  • 3.4.2 帧交换51
  • 3.4.3 模糊系统设计51-55
  • 3.4.4 去模糊化定位55
  • 3.5 仿真实验55-62
  • 3.5.1 无线信号传输模型56-57
  • 3.5.2 未知节点通信范围内信标节点数对定位误差的影响57-59
  • 3.5.3 节点密度对定位误差的影响59-60
  • 3.5.4 DOI对定位误差的影响60
  • 3.5.5 模糊系统参数P,α和β对定位误差的影响60-62
  • 3.6 小结62-64
  • 第4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无迹卡尔曼移动节点跟踪64-74
  • 4.1 引言64-65
  • 4.2 有色噪声白化的时滞UKF模型65-66
  • 4.3 噪声统计特性在线估计66-68
  • 4.3.1 基于小波变换的测量噪声在线估计66-67
  • 4.3.2 状态噪声在线更新67
  • 4.3.3 基于次优Sage-Husa估计的滤波器发散判断与抑制67-68
  • 4.4 基于自适应UKF的移动节点跟踪68-70
  • 4.5 仿真实验70-73
  • 4.5.1 信号观测长度L对定位误差的影响71
  • 4.5.2 N_(△T)对定位误差的影响71-72
  • 4.5.3 三种滤波器对比分析72-73
  • 4.6 小结73-74
  • 第5章 一种分层多跳非均匀动态分簇路由策略74-85
  • 5.1 引言74
  • 5.2 分层多跳非均匀分簇路由协议74-81
  • 5.2.1 网络模型75
  • 5.2.2 基于K均值聚类的簇区域形成75-77
  • 5.2.3 簇首选举77-79
  • 5.2.4 簇的重组与维护79-81
  • 5.3 仿真实验81-84
  • 5.3.1 网络的存活节点数81-83
  • 5.3.2 生命周期内能量消耗83
  • 5.3.3 网络的负载均衡程度83-84
  • 5.4 小结84-85
  • 第6章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矿井安全智能监测平台85-100
  • 6.1 概述85-86
  • 6.2 智能监测平台架构86-93
  • 6.2.1 平台描述86-87
  • 6.2.2 无线传感器网络主要节点硬件87-88
  • 6.2.3 智能监测平台软件架构88-93
  • 6.3 节点定位93-98
  • 6.3.1 系统定位功能概述93-94
  • 6.3.2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节点定位94-97
  • 6.3.3 基于WT-AUKF节点跟踪97
  • 6.3.4 GIS辅助定位97-98
  • 6.4 小结98-100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100-103
  • 7.1 研究工作总结100-101
  • 7.2 研究工作展望101-103
  • 参考文献103-116
  • 致谢116-117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11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会群,蒋亚军,孙晶,李正熙,高远;路由联盟建模与震荡检测[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5年09期

2 曲荣欣;张春宏;高远;;基于安全配置准则的路由策略冲突级别的确定[J];计算机工程;2006年11期

3 徐昕;顾云丽;;自私路由及其解决方法[J];科技资讯;2008年29期

4 曹煦晖;;混合式P2P的路由搜索算法[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唐明董;张国清;杨景;张国强;;互联网可扩展路由[J];软件学报;2010年10期

6 杨锋;;路由策略与策略路由分析及实例一则[J];中国教育网络;2007年11期

7 陈弘,刘彦,高军,杨宇航;路由仲裁技术在交换网络中心建设中的研究和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0年02期

8 赵玉震;骨干出口路由策略及节点增容方案探讨[J];电信建设;2003年06期

9 赵会群,孙晶,王国仁,高远;路由网络代数[J];计算机学报;2004年07期

10 段小荣,付爱英,鄢志辉;双网分流的路由策略[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会群;孙晶;高远;;一种基于路由网络代数的路由振荡检测算法[A];第十届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严钢;周涛;傅忠谦;汪秉宏;;复杂网络上的有效路由(英文)[A];第二届全国复杂动态网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李玉剑;杨涵新;汪秉宏;;信息处理延时情况下通讯网络中路由策略研究[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4 郭成安;李建华;李明伟;;自适应分布式路由算法研究的新进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5 周万春;吴博;;一种优化的分层式移动IPv6路由策略的分析与研究[A];2007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孟涛;杜文建;侯志胜;;辽宁省联通169网网络扁平化的路由策略研究与应用[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09年

7 张雪松;胡九川;郑崇友;钟章队;;基于可能性分布的资源质量路由[A];第12届全国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晶晶;;煤炭企业网络多出口路由平台的规划与实施[A];煤矿安全、高效、洁净开采——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姚谛;胡慧俐;朱培栋;;基于加同态加密机制的互联网路由异常检测[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赵会群;孙晶;高远;;路由“活锁”检测方法[A];全国第13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云;全面控制Internet路由[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2 ;线速交换 安全路由[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3 ;智能路由控制改进BGP[N];网络世界;2002年

4 潇潇;会诊中山大学[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5 林海;IP地址需双管齐下加速申请[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6 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陈华其;以太网直接接入CERNet[N];网络世界;2001年

7 王;面向电信级核心[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8 ;清华比威推出路由器新品[N];通信产业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志鹏;结构化P2P网络抖动的应对策略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赵丹;基于逻辑集中控制的网络路由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赵阳明;数据中心网络中路由与资源分配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孙海峰;VANETs路由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于灏;复杂网络传输及资源限制下负载能力提升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6 王小娟;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虚拟路由通信安全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陈良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及路由策略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8 郭华明;标识路由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侯美佳;互联网路由保护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10 江昊;Internet QoS路由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志群;WSNs中基于网络资源利用效率的层次型路由算法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2 徐金卯;可重构网络中元能力组合及服务路由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王宇飞;3D NoC容错路由算法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长锋;基于能量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非均匀分簇路由算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丽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地理位置路由算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张群;基于WirelessHART的低功耗可靠路由算法和调度[D];山东大学;2015年

7 张珊珊;面向紧急情况下DTN网络的移动模型和路由算法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邹剑芬;赣东北地区电力数据网的研究与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9 覃广荣;基于节点位置偏好地点DTN路由算法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10 刘斌;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路由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及路由策略的研究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1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331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8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