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磷光主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1-08-18 23:08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凭借着其自身突出的技术和应用特点,一经问世便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OLED材料开发及器件制备工艺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器件效率、亮度及寿命等性能指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达到或接近实用水平。OLED作为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材料是其核心组成部分,发光材料自身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器件的性能。因此高性能发光材料的开发一直是人们的研究热点。第一代传统荧光材料仅能利用25%的单线态激子的辐射跃迁过程实现发光,器件的最大内量子效率一般限制在25%以内;第二代磷光材料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荧光材料发光机制的制约,使得三线态激子的辐射跃迁过程成为可能,因而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激子利用率,器件可以实现近乎100%的内量子效率;第三代发光材料为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这种材料很小的单线态-三线态能级差(△EST)使得三线态激子经过反系间窜越(RISC)过程重新回到单线态的几率大幅提高,增加了原本三线态激子的利用率,器件的最大内量子效率理论上也可达到100%。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基于TADF材料的OLED器件可以获得很高的器件效率,但器件的色纯度、效率滚降以及寿命...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6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2我国古代最早关于发光材料的使用记录??在那之后的几十年里,关于博洛尼亚石的发光现象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求,笑国无线电公司(Radio??CorporationofAmerica,RCA)进彳P丫人欤的相关实验工作。其中?个屯要负齿??人H.?Leverenz开发并研宄f许多发光材料的性质,这些材料甚至现在仍在使用。??托、950?年,Lever.enz?发表—f?An?Introduction?to?Luminescence?in?Solids??书来总结??丨-1?li关丁?荧光粉的研究工作[461。多年来,这木书都被作为荧光粉材料的标准文本,??立到今人仍非常冇川。??_??图1-4?1937年巴黎博览会中用不同颜色灯具装饰的艾菲尔铁塔??19世纪主要的M程碑式发展在于发光材料在技术设备上的庖用,比如H.??Geissler和K.?F.?Braim作玻璃也立符屮对/_(休放和阳极财线14X1的研究以及??W.C.RGmgLMi对十X-W线的发观|491。仵20丨II:纪初期,荧光粉吸引/越来越多的??5??
平板显K领域发展也最??为迅速|61但是山于蓝色薄膜电致发光器件进展缓慢|6a611,这便大大限制/薄膜??型电致发光器件在彩色显¥中的应用。??随着对T半导体村料的基础研究以及相关制备技术的小断深入4成熟,发光??二极管(LED)的研制也有了快速的发展,性能也明显提高,应用领域也有了极??人的扩展,LED在显示与照明方面的应用也受到丫越来越多的重视。早仵1907??年,英国的无线电工程师H..丨.Round便报道丫在SiC晶体中通以正反两个方向??的电流时可以观察到微弱的黄光(如图1-5所示)WI,这一发现通常被认为是关??于LED最早的报道。由丁?观察到的发光太弱,3时这一发现并米能引起人们的??关注,研宄也就没有继续深入下去,后来这…报道也逐渐被人们遗忘。直到1923??年,这一现象乂被一位年轻的俄罗斯科学家O.V.?Lossev?(时年20岁)再次发现??[631,并拍摄了第一张SiC的电致发光图片(图1-6)。后来Lossev又对SiC器件??的电流-电压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如图1-6所示),并实现了在正向以及反向??偏压下的发光,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半导体电致发光(即LED)进行的细致??研究。??n,1?-tocai?BOiiiaaurr.:??Wt!f?t??j?i-?i?_?/????;-——J?????_?/s,:?:?「卜:??图1-6?1924年俄罗斯科学家Oleg?Vladimirovich?Lossev所拍摄的第一张LHD电??致发光图片(左图,Wireless?World?and?Radio?Review,1924,?271,93?);?Lossev?绘??制的SiC
本文编号:3350801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6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2我国古代最早关于发光材料的使用记录??在那之后的几十年里,关于博洛尼亚石的发光现象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求,笑国无线电公司(Radio??CorporationofAmerica,RCA)进彳P丫人欤的相关实验工作。其中?个屯要负齿??人H.?Leverenz开发并研宄f许多发光材料的性质,这些材料甚至现在仍在使用。??托、950?年,Lever.enz?发表—f?An?Introduction?to?Luminescence?in?Solids??书来总结??丨-1?li关丁?荧光粉的研究工作[461。多年来,这木书都被作为荧光粉材料的标准文本,??立到今人仍非常冇川。??_??图1-4?1937年巴黎博览会中用不同颜色灯具装饰的艾菲尔铁塔??19世纪主要的M程碑式发展在于发光材料在技术设备上的庖用,比如H.??Geissler和K.?F.?Braim作玻璃也立符屮对/_(休放和阳极财线14X1的研究以及??W.C.RGmgLMi对十X-W线的发观|491。仵20丨II:纪初期,荧光粉吸引/越来越多的??5??
平板显K领域发展也最??为迅速|61但是山于蓝色薄膜电致发光器件进展缓慢|6a611,这便大大限制/薄膜??型电致发光器件在彩色显¥中的应用。??随着对T半导体村料的基础研究以及相关制备技术的小断深入4成熟,发光??二极管(LED)的研制也有了快速的发展,性能也明显提高,应用领域也有了极??人的扩展,LED在显示与照明方面的应用也受到丫越来越多的重视。早仵1907??年,英国的无线电工程师H..丨.Round便报道丫在SiC晶体中通以正反两个方向??的电流时可以观察到微弱的黄光(如图1-5所示)WI,这一发现通常被认为是关??于LED最早的报道。由丁?观察到的发光太弱,3时这一发现并米能引起人们的??关注,研宄也就没有继续深入下去,后来这…报道也逐渐被人们遗忘。直到1923??年,这一现象乂被一位年轻的俄罗斯科学家O.V.?Lossev?(时年20岁)再次发现??[631,并拍摄了第一张SiC的电致发光图片(图1-6)。后来Lossev又对SiC器件??的电流-电压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如图1-6所示),并实现了在正向以及反向??偏压下的发光,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半导体电致发光(即LED)进行的细致??研究。??n,1?-tocai?BOiiiaaurr.:??Wt!f?t??j?i-?i?_?/????;-——J?????_?/s,:?:?「卜:??图1-6?1924年俄罗斯科学家Oleg?Vladimirovich?Lossev所拍摄的第一张LHD电??致发光图片(左图,Wireless?World?and?Radio?Review,1924,?271,93?);?Lossev?绘??制的SiC
本文编号:3350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3350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