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环并吡嗪类D-A型全可见光区荧光分子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2 05:25
  纯有机发光材料(包括普通荧光材料和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由于成本低、原料来源广泛等优势,成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领域最有应用前景的一类材料。TADF材料兼具制作成本低和激子利用率高的双重优势。这类材料以给-受体(D-A)型的研究居多,给体比较丰富,但是受体种类匮乏。因此,开发新型的电子受体是设计D-A型材料的重中之重。本论文以苯并吡嗪(即喹喔啉)或吡啶并吡嗪为受体基团,给体单元通过共轭或者适度阻断共轭的方式与受体连接,通过微调电子给-受体之间的电荷转移和空间构型,实现增强发光效率并使发光光谱覆盖整个可见光区的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喹喔啉或吡啶并吡嗪为受体的D-A-D型荧光材料:以喹喔啉(Q)或吡啶并吡嗪(PP或iPP)为电子受体骨架,氮乙基咔唑(NEtCz)为电子给体与之共轭连接,得到 D-A-D 型有机小分子 Q-NEtCz、FQ-NEtCz、TFMQ-NEtCz、iPP-NEtCz 以及 PP-NEtCz。其发光分布在蓝光至蓝绿光区域(455 nm~493 nm),电致发光最大外量子效率(EQE)均未超过5%,瞬态光谱研究显示其为普通荧光分子。进一步,以...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芳环并吡嗪类D-A型全可见光区荧光分子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研究


图1.1?OLED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图片来源于网络峋55^^

芳环并吡嗪类D-A型全可见光区荧光分子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研究


图1.2器件结构示意图??Fig.?1.2?Diagram?of?OLED?structure??

芳环并吡嗪类D-A型全可见光区荧光分子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研究


图1.4?TADF材料的发展历程,图片来源于文献[9]??Fig.?1.4?Development??


本文编号:3511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3511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c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