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载体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22:10

  本文关键词: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载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红色文化是文化形态的一种,外化为物化形态的红色资源,内化为精神形态的红色精神。这种文化曾在苏维埃运动的“大本营”显示出勃勃生机,其所凝结的精神曾被专家学者称为“苏区精神”。这些曾高频率、大面积、多层次、全方位地呈现于苏区时空的文化样态,经过形式各异、灵活生动的载体传播后,使得中共“执政”理念迅速有效地得到苏区民众的体认,不但具有文化娱乐、兴利除弊的作用,而且起到了瓦解敌军、提振士气的功效。中央苏区文化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和典型性的执政文化,在中共红色文化版图中具有原创性和源头性的文化。论文以中央苏区的时空为研究视角,以苏区红色文化的生成、传播和体认作为切入点,研究中共的“执政”文化何以得到传播,何以得到民众认同,何以成为行动遵循。论文归纳了在中央苏区时期运用和呈现得最多、最有实效的图文载体、语言载体、活动载体和管理载体作为分析对象,基本遵循了单一与综合;静态与动态;平面与立体这样的思路和方向进行论述,着力对苏区文化传播载体的四种典型载体进行梳理和挖掘,相对完整和清晰地把握了苏区红色文化传播载体的运行机制、运行模式、运行特征、运行功效。从静态层面上来看,传播方式中大量使用图文载体进行有限度地传播,针对的对象是一定范围内的民众;从动态层面上来看,在动态传播方式中大量运用语言载体进行生动形象地传播,运用客家本地的山歌、当地的采茶戏、生动的戏剧对民众进行视听觉的冲击;从平面层面上来看,在综合传播方式中采用运动活动载体进行心理和情感上的传播,运用激烈性质的竞赛比赛来调动民众的积极性,运用查田、突击等运动震慑民心,利用晚会集会调节民众生活,利用诉苦和公开审判打击批判对象的意志。从立体层面上来看,中共充分利用管理系统中的组织和制度优势,使政策通过组织中的干部和制度向民众进行“灌输”。通过文化传播载体同向发力、共同配合的作用下,中共与民众,尤其是下层民众的联结更为紧密,中共软实力也得到了巨大提升。论文包括前言和结语在内,分七章进行论述。重点就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中典型存在和主要运用的图文载体、语言载体、活动载体、管理载体进行分析。前言部分,主要就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相关概念,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了粗线条的勾勒,为论文的展开论述作好铺垫。主体部分共五章,分别是第二章到第六章,分门别类地对图文载体、语言载体、活动载体和管理载体进行论述。在每章中对载体的发生背景、机制运用、形成过程、表现形态、运用技巧、实践效果等进行重点阐述。其中,第六章从历史全景的视角来浓缩文化传播载体的经验教训,借鉴当下。
【关键词】:中央苏区 红色文化 传播载体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42;G20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1章 导论10-40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10-14
  • 1.1.1 选题缘由10-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本研究的综述与评析14-24
  • 1.2.1 国内外关于苏区文化的研究现状述评14-18
  • 1.2.2 关于苏区文化传播载体研究现状述评18-22
  • 1.2.3 对当前研究现状评述22-24
  • 1.3 相关概念界定24-35
  • 1.3.1 苏区与中央苏区24-27
  • 1.3.2 文化与红色文化27-30
  • 1.3.3 载体与传播载体30-32
  • 1.3.4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载体32-35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35-40
  • 1.4.1 研究思路和内容35-37
  • 1.4.2 研究重点和难点37-38
  • 1.4.3 选题特点与方法38-40
  • 第2章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图文载体40-71
  • 2.1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图文载体类型41-57
  • 2.1.1 标语传单类41-50
  • 2.1.2 美术漫画类50-54
  • 2.1.3 书籍报刊类54-57
  • 2.2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图文载体运用57-64
  • 2.2.1 中央苏区图文载体存在逻辑57-59
  • 2.2.2 中央苏区图文载体把控59-62
  • 2.2.3 中央苏区图文载体创新62-64
  • 2.3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图文载体效果64-70
  • 2.3.1 内在创新64-68
  • 2.3.2 外在反馈68-70
  • 小结70-71
  • 第3章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语言载体71-112
  • 3.1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语言载体类型72-84
  • 3.1.1 音乐歌谣类72-76
  • 3.1.2 戏剧舞蹈类76-80
  • 3.1.3 谈话讲演类80-84
  • 3.2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语言载体特点和内容84-95
  • 3.2.1 中央苏区语言载体形态84-88
  • 3.2.2 中央苏区语言载体特点88-93
  • 3.2.3 中央苏区语言载体内容93-95
  • 3.3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语言载体创新95-111
  • 3.3.1 中央苏区语言载体实现条件95-101
  • 3.3.2 中央苏区语言载体运用创新101-108
  • 3.3.3 中央苏区语言载体现实功能108-111
  • 小结111-112
  • 第4章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活动载体112-138
  • 4.1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活动载体分类112-122
  • 4.1.1 活动主体类113-115
  • 4.1.2 活动内容类115-116
  • 4.1.3 活动时间类116-118
  • 4.1.4 活动频次类118-122
  • 4.2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活动载体特征122-127
  • 4.2.1 现实导向与理想情怀统一122-124
  • 4.2.2 典型示范与群众参与统一124-125
  • 4.2.3 氛围营造与压力传导统一125-127
  • 4.3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活动载体措施127-136
  • 4.3.1 活动主导性的组织筹划128-129
  • 4.3.2 激励性措施的正面鼓励129-132
  • 4.3.3 恩威并济式的反面推动132-133
  • 4.3.4 修补性措施的有力保障133-136
  • 小结136-138
  • 第5章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管理载体138-179
  • 5.1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管理载体主要类型和特点138-149
  • 5.1.1 制度管理138-143
  • 5.1.2 管理组织143-146
  • 5.1.3 中央苏区文化传播管理载体运行特点146-149
  • 5.2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管理载体运用149-167
  • 5.2.1 中央苏区制度顶层设计150-155
  • 5.2.2 中央苏区管理高效实施155-167
  • 5.3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管理载体创新举措167-176
  • 5.3.1 依靠群众与发动群众168-169
  • 5.3.2 制度刚性与弹性适宜169-171
  • 5.3.3 组织建立与有效管控171-173
  • 5.3.4 中心任务与文化育人173-174
  • 5.3.5 人才要素与管理创新174-176
  • 小结176-179
  • 第6章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载体运用的历史借鉴179-193
  • 6.1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载体传播功效179-183
  • 6.1.1 提振士气180-181
  • 6.1.2 兴利除弊181-182
  • 6.1.3 瓦解敌军182-183
  • 6.1.4 文化娱乐183
  • 6.2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载体传播经验183-187
  • 6.2.1 中心意识稳固184-185
  • 6.2.2 传播声势浩大185-186
  • 6.2.3 组织效能突出186-187
  • 6.3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载体传播启示187-191
  • 6.3.1 载体手段多样化188-189
  • 6.3.2 载体运用大众化189-190
  • 6.3.3 载体创新动态化190-191
  • 小结191-193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193-198
  • 致谢198-199
  • 参考文献199-20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20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一彪,朱腾云;论中国苏维埃选举制度的特点[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本文关键词: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载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20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3720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d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