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中国CCUS专利池的适用性分析及其构建

发布时间:2017-10-29 12:21

  本文关键词:中国CCUS专利池的适用性分析及其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CCUS 专利池 专利池构建


【摘要】:[目的/意义]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技术途径,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严峻的形势下,组建中国CCUS专利池被认为可以助推这一低碳技术的技术实施和知识共享,为中国CCUS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扫除障碍。[方法/过程]分析了组建专利池的驱动性因素,并从要素和特性两方面系统研究了专利池模式在CCUS领域的适用性。[结果/结论]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已具备组建专利池的主体要素,客体要素也趋近成熟,加之专利池的多维聚合效应顺应CCUS技术发展,认为组建中国CCUS专利池适逢其时。最后,提出了中国CCUS专利池构建和运作的策略建议。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CCUS 专利池 专利池构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导技术创新的专利信息挖掘与分析技术研究”(编号:71072033) 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委托项目“中欧煤炭利用近零排放(NZEC)合作——CCS示范项目知识产权、共享机制及技术转移研究”
【分类号】:G306;G353.1
【正文快照】: 引用格式尹聪慧,余翔.中国CCUS专利池的适用性分析及其构建[J].情报杂志,2017,36(3):131-136.0引言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技术,即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一种在不降低化石燃料使用量的情况下,减少温室气体排入大气的新兴清洁能源技术,在当前全球面临着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愿斌;赵新泉;向书坚;;基于网络结构的专利池许可费计算方法[J];微计算机信息;2012年07期

2 王震;;基因专利与专利池[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年04期

3 曹勇;张诗瑶;;辩证分析专利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理论述评[J];情报杂志;2012年11期

4 张军荣;丁璇;袁晓东;孟奇勋;;深圳LED专利池技术分析与发展策略[J];情报杂志;2014年01期

5 刘文东;赵启杉;翁儒复;黄良才;李佳晶;;MPEG LA DVB-T专利池授权协议初探[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8年Z1期

6 胡世龙;;企业专利保护范围的膨胀现象及其影响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年09期

7 罗信瑶;李靖;;MPEG LA中的MVC标准专利池分析[J];有线电视技术;2013年12期

8 李靖;;MPEG LA的MPEG-4 Visual专利池分析[J];有线电视技术;2012年09期

9 ;Sisvel宣布推出DVB-T2专利池[J];电脑与电信;2010年09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胜利;;危机中的生机:论陕西企业专利池的组建策略[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2 王胜利;;危机中的生机:论陕西企业专利池的组建策略[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金融危机与陕西经济发展专题学术论坛论文选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瑕;专利池:新商业模式[N];中国企业报;2008年

2 ;尽快确立专利池法律地位 以行业力量应对专利战[N];中国电子报;2008年

3 ViaLicensing公司亚太区授权总监 安小鹏;专利池授权需提供非歧视性一站式服务[N];中国电子报;2008年

4 ;国内企业需联合建立专利池[N];中国电子报;2009年

5 张颖;中国彩电专利池基本建成[N];中国技术市场报;2009年

6 Patrick O’Reilley Esther H.Lim 宋嘉瑜;第三方如何应对美国专利池[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梁晓亮 广州市波视多媒体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吴宜钦 美国博通亚洲资深发展业务经理 韦裕京;构建“专利池” 促进国产数字视听产业发展[N];经济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孙鸿凌;飞利浦:蓝光专利池为竞争提供公平环境[N];中国电子报;2012年

9 会客记者 张海志 王康;蓝光专利池能否突破专利授权困局?[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年

10 杨阳腾;十家彩电企业携手打造“专利池”[N];经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詹映;专利池的形成: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灵芝;基于自主创新上的专利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张云霞;专利池形成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李慧民;以替代、互补性专利为基础的专利池效率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董冰;我国通信企业专利池的构建[D];烟台大学;2014年

5 王歆迪;专利结构对高科技产业专利池形成的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6 赵艳;我国生物技术专利池的构建[D];暨南大学;2015年

7 王舒平;我国专利池模式与企业创新产出效应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林贵苗;论专利池的反垄断法律规制[D];福州大学;2014年

9 张诗瑶;专利池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王杰;高科技企业技术多元化及网络位置对专利池形成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12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1112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d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