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1994-2013建筑类论文生产、空间分布与关键词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06 02:19

  本文关键词:1994-2013建筑类论文生产、空间分布与关键词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研究 数据景观 学科热点 教育状况


【摘要】:从20世纪初期至现在,中国现代建筑规划行业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城市化过程的迅速加大而成形和发展。迄今为止,国内许多建筑研究讨论的兴趣更多在于最终物质的空间实践结果——或许可以称之为“建筑作品”之中,而对中国现代建筑学科整体演化变迁过程的思考却是相对缺失的。近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建筑价值判断失衡、跨文化对话失语、体制和制度对建筑设计质量的管理软弱缺位,种种城市空间超高速增量背后的问题逐日浮现。由此,在现今阶段回顾中国建筑规划学科近年来的演进过程,梳理其变迁脉络,对于学科在城市化进程下半场中的转型和发展,无疑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本文选择论文生产作为观察学科发展变迁的切入点,以国内主要建筑类院校与十种建筑与城市规划主流期刊为研究样本。对它们在1994-2013二十余年间的生产量以及高频次关键词做出统计与分析并观察其格局演变,以期对这段时间内的学科发展变迁概况做出管窥之测。全文共五章,第一章提出研究论文生产的必要性,综述对期刊和论文的国内外既有研究,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切入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梳理了媒体传播理论的社会影响与变迁过程,以及在空间三元论的理论框架基础上构筑了知识生产在空间再现、再现空间和空间实践中的大致关系,并由此推演院校和期刊在此间的角色、功能与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第三、四章是本文主要的实证章节,主要基于CNKI的论文检索和统计功能,对1994-2013年中国主要建筑类院校学术论文生产的总量、年度产量、在各种建筑与城市规划主流期刊上的分布状况、相应的地域空间分布等方面,做出统计与初步分析。以及院校和期刊的发文关键词年度产量与分布等。第五章在前面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以论文生产为剖切面,探讨二十余年间建筑学界学术研究状态和话语权的变化;同时,基于这一观察和相应的结果,判断业界知识生产未来可能的发展格局,同时提出论者观点。文章最后对展示的数据景观做综述性讨论,认为下一个阶段总体建设规模可能的减少和速度的减慢,市场的萎缩将迫使建筑学和城市规划行业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的拓展,要求行业更具社会性和深化专业能力。这也将导致原有的教育格局产生变化,出现综合性发展和单一领域深化共存的多元状况。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353.1;TU-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玉琪;浅议传统、传统建筑和地区建筑[J];安徽建筑;2003年01期

2 戴念慈;在中国传统建筑及园林学术会议上的讲话 建筑传统的精神实质(开幕式上) 中国建筑传统的生命力何在(讨论会上)[J];建筑学报;1991年02期

3 林锦辉;中国建筑传统与现代建筑[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4 魏大中;建筑传统与时代的融合──西藏大厦创作回顾[J];建筑学报;1998年07期

5 阳静,贾强;中国传统建筑与传统文化——论建筑的矛盾性、复杂性与中庸之道[J];中外建筑;2000年05期

6 王昀;音乐中的数和建筑中的数——为揭示隐藏在一张乐谱中的5个建筑而作的理念分析[J];华中建筑;2002年03期

7 王贵祥;两难中的北京新建筑[J];装饰;2002年05期

8 刘阳;构建体现传统、有地域特点的现代建筑文化[J];南方建筑;2003年02期

9 邹惠萍;建筑的传统继承与现代化关系初探[J];山西建筑;2005年13期

10 苔瑞·伯尼斯;更新换代-保护我们城市的建筑传统[J];现代城市研究;2005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东;;建筑更新的观点与方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杜锐;张大玉;;浅议全球化进程中的建筑趋同[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李先逵;;古代巴蜀建筑的文化品格[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五辑[C];1993年

4 孙皓;张永强;;传统—现代—建筑[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2008年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先逵;;巴蜀建筑文化品格与地域特色[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罗哲文;;哪些古建筑需要保护——选择保存古建筑的条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二辑)[C];1981年

7 蔡镇钰;;世纪之交建筑随想[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郭维钧;;建筑由智能化到数字化[A];04'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暨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9 杨鑫;张琦;;意大利南部特鲁利建筑文化与建造技艺的发展与更新[A];第六届优秀建筑论文评选[C];2012年

10 聂向东;;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和谐——从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等工程设计谈起[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敏邋陈琳;建筑与其缔造的政治话语[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汤璇 实习生 王游婧;取传统文化之精髓 应现代建筑之需求[N];广东建设报;2007年

3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李行;“建筑是艺术”吗?[N];中国建设报;2008年

4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李行;建筑二律——地点律[N];中国建设报;2008年

5 ;千姿百态的竹建筑[N];中华建筑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查玮;在现代建筑中找寻传统印记[N];中国环境报;2004年

7 伯克;重拾现代精神 再释建筑自由[N];中华建筑报;2009年

8 记者 王尚锋 见习记者 陈波;张锦秋院士在我市作“和谐建筑”专题讲座[N];商洛日报;2012年

9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张锦秋;传统建筑的空间艺术[N];中国建设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杨赛 刘维维;中国传统建筑:现代社会中的古典意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彤;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时间观念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2 赵慧宁;建筑环境与人文意识[D];东南大学;2005年

3 汪丽君;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赵劲松;建筑的原创与概念的更新[D];天津大学;2005年

5 王绍森;当代闽南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戴路;经济转型时期建筑文化震荡现象五题[D];天津大学;2004年

7 王又佳;建筑形式的符号消费[D];清华大学;2006年

8 白晨曦;天人合一:从哲学到建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耿虹;安顺屯堡建筑环境景观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朱力;新中国现代民族建筑之路初探[D];中央美术学院;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翔民;养生农庄建筑的地域性表达[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东海;建构视野下沙溪古镇工匠技艺与材料表达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姜川;基于类型学理论的廊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朱昌龙;成都及周边地区传统建筑材料现代演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宋露;拱的地域化表达[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宋冉;设计概念的构思与贯彻[D];苏州大学;2015年

7 斯达尔汗;唐宋绘画中的建筑表象及其源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8 周畅;中国当代实验性建筑中的砖建构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9 陆禹杭;当代建筑形态特征的地域性表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NTHULIKILA MUNALI SILUYELE(图利);赞比亚传统建筑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46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1146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e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