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经济法律论文发表 > 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研究
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研究
发布日期: 2013-09-11 发布:
2013年13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当今社会信息资源共享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图书、情报、档案同根同源,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这为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能。目前我国的网络建设已经基本成熟,网络环境为三者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契机。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国内外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当今社会,信息资源共享的呼声越来越高,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这不但是社会的要求同时也是图书、情报、档案学科发展的需要。
1.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概念
图书、情报、档案的信息资源整合,说到底是一种竞争性的互补关系,即各种要素通过竞争冲突,不断地寻找、选择自身的最优功能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互补匹配,打破图书情报档案之间的层层壁垒,加强三者之间的协调与合作,通过网络共建、资源共享、分布式收藏、远程存取等手段,实现信息、信息人员、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标准等各种要素之间的匹配与磨合,为用户提供集成的一站式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经历了合—分—合这样一个发展历程。到了现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网络环境为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能。在网络环境下,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远程登录、链接等方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真正意义上实现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以网络为平台,建立以国家图书馆、情报中心、档案馆为节点,以省市图书馆、情报中心、档案馆为网点,以各基层单位图书馆、情报中心、档案馆为成员,最大限度地实现图书、情报、档案三大系统之间的文献资源的交流与共享[1]。
2.国内国外关于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实践
在世界范围内,在历史的长河中,各国对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研究已经有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相比较而言,国外关于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要远远早于我国。国外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此方面的研究,而我国则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外在此方面积累的学术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都要比我国丰富的多。
2.1 国内关于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实践
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始对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进行了理论研究并进行了实践。1978年,中国科学院率先提出了“图书情报一体化”的概念,并决定在全国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体制,一时间引起全国图书、情报、档案界的广泛关注。1984年,武汉大学成立了图书情报学院。1985年,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更名为“文献情报中心”,建成中国第一个集图书、情报、档案管理于一身的机构,整个系统实现了图书情报工作一体化管理。1987年国家组织建立“部级图书情报协调委员会”,随即部分企业如武钢、宝钢等相继实行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了文献信息的整体功能[2]。1966年上海情报所、上海图书馆合并成立了上海图书情报新馆,这是我国最早实行图情一体化的大型图书馆,为我国实现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参考价值。2003年天津泰达图书馆成立,这是我国目前唯一实行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现代化图书馆。2009年11月江南大学图书馆与档案馆合署办公,新机构运行两年来,馆藏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资源共建共享取得新进展。
2.2 国外关于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实践
国外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对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化进行研究,至今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不但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还进行了广泛的实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就实现了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在进行借阅图书、查阅档案等工作时全部使用电脑操作,电脑中心的图书管理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都被看作是信息管理人员[3]。
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政府间国家文献、图书馆、档案馆基础结构规划会议”,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国家情报系统”(NATLB)的计划,其目的是要把一个国家内的情报所、档案馆和图书馆统一协调起来,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内人民的信息需要,进而开展国际方面的情报交流[4]。
1994年,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由该州投资2000万美元完成了一项庞大的工程。这项工程把图书馆、情报中心、档案库三者自动化联网,使全州18个最重要的图书、情报、档案部门联成一个信息网络,信息用户可以在网内查到所有馆藏信息,馆际互借十分快捷,期刊文章、档案、情报资料等文献传递可以通过传真方式来实现[5]。
2002年,加拿大政府宣布合并原来的国家图书馆和国家档案馆,成立加拿大图书和档案馆[6]。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国外,很多国家都在尝试着进行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并且取得了初步成绩,这为我国进行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参考价值。
3.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信息资源共享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馆、情报所、档案馆,有着信息资源宝库之称,三者几乎承载了所有的信息资源。因此要想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必须进行图书、情报、档案的信息资源整合。三者信息资源整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信息资源共享的程度。然而,目前情况下,三者各自为政,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着交叉重复建设的情况,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严重浪费。因此,三者进行信息资源整合是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也是图书馆、情报所、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需要。
3.1 信息资源共享是内在需要
信息资源共享理论在我国已经提出了很长时间,并且已经进行了初步实践。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呈几何级的速度快速增长着,各级各类信息机构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交叉重复建设的状况,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严重浪费,与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的初衷相悖。因此,信息资源共享是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内在需要。 要想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必须首先进行信息资源共建,信息资源共建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和保证。如果没有信息资源的共建,信息资源共享就是水中月、镜中花。图书、情报、档案素来有知识宝库之称,作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情报、档案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程度直接影响着信息资源共享的程度。信息资源共享是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最终目的。
3.2 网络环境是外在需要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用户把网络信息作为获取所需信息资源的第一渠道。因此,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被数字化保存,各种各样的数字化信息载体出现并被推广普及,目前社会上已经出现了诸如计算机、汉王电纸书、MP3、MP4、平板电脑等手持阅读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真正实现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有力支撑。因此,网络环境是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外在需要。
目前,人们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了。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改变了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网络的触须已经伸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毋庸置疑地,图书、情报、档案作为文献信息集散地,不可避免的受到网络的极大冲击。图书、情报、档案需要结合网络,把它们所储存的信息进行数字化、网络化,通过改变信息存储和利用的方式,达到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发展自身。
3.3 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的学科发展是内在要求
从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的学科发展起源上来看,它们学科发展渊源相同。在古代时期,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是同为一体、同根同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逐渐分离出来,形成了各自的学科。到了现代,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各自为政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封闭守旧的局限性必将制约学科发展,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学科的发展,与我国目前提出的信息资源共享的初衷相悖,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呼声越来越高。
我们应该建立统一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学科体系。例如我们可以把它们统一划分到信息管理学这一学科,在课程设置上同时开设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三个学科的专业课程,使学生同时掌握它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培养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所需要的专业的、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在学术研究上,鼓励学者深入分析影响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主要影响因素、不断探索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主要措施,从而能更好地指导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具体实践。
4.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可行性
图书、情报、档案同根同源、同为一体,这是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基础。当今社会已经为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足够的物质保障,条件已经基本成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法律的完善等等,都为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4.1 同源性是基础
从图书、情报、档案三者的发展起源和学科发展历史来看,三者同根同源、同为一体,这为网络环境下进行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同的事务有共性才有可能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共性是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图书、情报、档案同根同源、同为一体,存在着很多共性,例如图书、情报、档案都是知识信息,工作环节相同,工作程序相似,管理方法相似,信息载体相同等等。因此,图书、情报、档案的同源性是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基础。
4.2 计算机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持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技术支持,包括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生存环境。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情报、档案部门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工作中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例如在文献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和利用等方面都广泛利用计算机,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信息用户也能更快更好的查询收集到所需信息。各机构都建立了各自的数据库,并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超越时空的服务,这些都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技术保障。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图书、情报、档案领域不可避免的也深受其益。目前,很多计算机技术已经运用到图书、情报、档案领域,为图书、情报、档案在新时代的学科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当前,已经掀起了一股研究Web2.0、Web3.0、云计算等在图书、情报、档案领域应用及推广的浪潮,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这些都促进了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进程,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持。
4.3 信息政策与法律提供了制度保障
要想真正意义上实现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必须有相关的信息法律和信息政策保驾护航。国家必须制定完善的信息法律和信息政策,为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创高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从政策上保证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能够顺利进行。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体系,这为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制度保障。2000年以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政务的建设,各地加紧对网络法规及信息公开发、网络安全法等法规的建立健全,地方性信息法规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数量上明显有很大的增幅。这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
5.结语
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必将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每一个转折,,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一定能找到一条成熟的道路,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杨锋.信息社会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实施途径探讨[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22-24.
[2]栾晓红,张慧.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0):97-99.
[3][6]钟晓玫.网络环境下图书档案情报的合作共建[J].技术与市场,2011(7):452-453.
[4]栾晓红,张慧.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0):97-99.
[5]陈明艳.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SWOT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4):77-78.
本文关键词: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9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159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