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关键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17-02-20 10:41

  本文关键词:数字信息的长期保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1 引言

随着数字信息的激增、数字化环境的形成,广大用户日益依赖数字资源和网络化服务。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日益受到重视,是一个新的复杂的问题。我国在这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在欧美、澳大利亚等国家,数字资源长期战略保存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应用性部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2004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中欧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国际研讨会”对于推动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关键问题分析

  2.1 标准问题
数字信息的长期保存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防止数字信息被非法变更与破坏,另一个是维护数字信息的长期真实可读。前者,IT界极为重视,国内外已开发了不少技术产品来防范非法变更与破坏数字信息,只要技术措施与管理手段科学地融合,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然而,对于维护数字信息长期有效读出,全球范围都在研究与努力,但至今仍在探索完美的解决方案。因为,它涉及的问题太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标准问题。标准是缓解技术更新与数字信息读出矛盾的一剂良方,但在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某些标准,特别是行业标准严重滞后;二是完全按照标准操作,目前还有难度。制定标准应当广泛地征求相关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意见,但现在有些行业标准的制定,仅仅是少数人在撰写,有些甚至是闭门造车,使指导与规范大家行为的标准严重滞后于国际发展水平。三是现实工作中存在标准兼容与选择的问题,如甲软件与乙软件都是符合标准的,但甲与乙又各有特点,这个特点就不在标准范围之内了,这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我们应当以哪个软件为主。如果以甲软件为主,则乙软件形成的非标准数据,或另类标准特色信息就要向甲软件形成的平台上迁移。因此,作为被保存的数字信息应当采用最稳定的技术与通用的标准归档,与相关行业标准及国际标准相互兼容,这也是我们首先应考虑解决的问题。
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中,标准化试图以某一为公共接受的标准来进行数字资源的存储、描述、组织与检索,其中OAIS参考模型是一项重要内容。OAIS是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与美国太空数据系统委员会(CCSDS)联合制定的标准,规定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术语、概念和参考框架,确定了一个存档系统的基本功能,提出了一个管理数字对象和信息包的信息模型。在一致性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并逐渐成了众多存储项目遵循的标准,被广泛的用于开发保存工具和存储系统。
  2.2 管理问题
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中,管理是从整体上进行宏观规划、组织和控制,是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基础与保障。内容主要包括:保存政策、责任体系及合作机制、知识产权等。保存政策是有效实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上的保证,内容应该涉及技术、组织、人文、法律、权益管理等方面,还应该包括国际国内合作、商业运作、相关者培训、质量管理和审计策略等内容。对于保存目标,许多专家认为基本的选择标准是首先保存那些容易丢失的、与未来有关联的、有重要价值的数字资源,保存重要的科学数据,特别是“原始数据”。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不仅仅是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献机构的职责,内容创造者、出版商等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为了有效实施长期保存,需要数字对象生产者(如科学家)、提供者(如图书馆)、传播者(如出版商、网站)等之间相互合作,需要图书馆之间相互合作,需要国家、国际层面上的合作。另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中还面临一些法律问题,在制定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时不仅要考虑版权法,而且还要考虑相应软件版权保护问题。目前数字资源所有者主要通过许可方式授权合法用户使用数字资源。如果我们希望长期保存这些数字资源,就应当在协议中增加“永久保存”条款。进行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如果未获得版权所有者的许可,也没有法律“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条款的支持,就很容易触犯知识产权法。如何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从教育经济学的独立研究到现代教育经济学的快速发展,西方经济学对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积极推动可谓有目共睹,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西方经济学对我国教育经济学发展作用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致力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教育发展问题,阐释经济建设与教育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揭示现代经济发展中教育与经济关系之运行规律,提供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源配置和教育发展中的经济决策与管理技术。从教育经济学的诊释当中小难看出,教育与经济的密切联系决定了西方经济学对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深刻影响。

  1西方经济学对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助推

  西方经济学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居统治地位的一门主流学科,其对社会经济的研究小仅孕育了教育经济学学科的独立,而且对教育经济学研究也具有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和指导价值。

  1.1西方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研究推动了教育经济学学科的独立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中的增长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再生产与长期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理论研究中,都注意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特别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这些研究在丰富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同时,也开拓了教育学研究的新视角,一些学者从对教育的文化与社会功能的重视转向对教育经济功能的关注,开始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分析教育投资对个人收益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学校运行等问题,从而越来越多地把对教育问题的研究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及哲学的思维框架中解放出来,把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进行专门论述。山此,20世纪60年代,教育经济学开始以一门学科的状态呈现在世人而前,并催生着教育经济学研究向着更具体化、系统化的方向前进。

  1.2西方经济学的相关思想与理论建构了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西方经济学认为社会资源是稀缺的,资源的稀缺小能使每个人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因此,人类需求的无限与资源的有限这一矛后决定了资源配置必须获得最大效果,这样才能以等量资源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最大满足。这一矛后小仅构成了西方经济学分析的前提,同时也确立了经济学分析的中心目标—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受此影响,教育经济学者认为,每个人都有着接受更高、更优质教育服务的需求,教育资源作为社会资源的一部分,同样也而临着稀缺}h}的考虑。因此,教育经济学基于解决教育资源的有限与人类受教育需求的无限这一矛后的思考,研究在资源稀缺条件下如何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并以此指导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方向和内容。这些可以说与西方经济学思想的影响是分小开的。

  同时,西方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投资于教育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整个国家都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回报。另外,社会资本理论对社会关系的研究,认为教育中存在社会资本,通过教育促进群体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以及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激励群体中成员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群体的力量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使人力资本的价值得以充分展现。这些研究使得教育与经济活动的密切关系以及教育本身的经济特质在更大范围内被深入探索和发现,为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与剖析教育的经济价值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山此奠定了其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的理论基础地位。

  1.3西方经济学提供了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工具与范式

  经济学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小是一些现成的可以用于政策分析的结论,而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智力工具,是一种思维的技巧。教育经济学者运用经济学中社会产品的理论,分析教育产品的属性,探讨教育的投融资体制;通过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进行教育成本分析;在揭示教育政策的经济效益,评析教育改革的可行性,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及办学质量等方而,也都离小开经济学分析工具的采用。只有掌握一定的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我们才能对教育中的经济问题进行探究。山此,西方经济学对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工具性价值可见一斑。

  另外,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是西方经济学最常要的两种研究范式。实证研究运用数量统计方法,对经济理论关于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分析,而规范研究则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教育经济学在研究中遵循的也是这一研究范式,通过对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教育成本与教育投资收益率的大小的定性研究,使人们对教育经济问题的分析更为科学,而对教育产品属性、教育市场化的争论,则使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呈现出更多个性化的色彩。

  2西方经济学对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制约

  从教育经济学的独立研究到现代教育经济学的快速发展,西方经济学对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积极推动可谓有目共睹,但西方经济学理论山于其本身的经济追求与阶级属性,其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是有局限的。

  2.1注重教育的经济效益

  西方经济学研究社会中的经济问题,其所建构的理论与模型,追求的是以成本的最小化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教育经济学借助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小免受到西方经济学庸俗思想的影响,过多地注重教育的经济效益,以此指导教育实践,难免小会使政府及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片而追求教育的办学效益,而忽视教育质量的提高,偏离教育“育人”的根本任务。我国近年来实行的高校扩招政策,规模经济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固然节省了生均培养成本,但同时数量的增长造成的教育设施的缺乏、教师数量的小足已成为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从长远考虑,其对整个国家人才素质的提高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极为小利的,这显然与我们发展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2.2放大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具有经济功能,通过投资教育,小仅有助于个人收入的增长,而且对一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小可估量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对一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因素的分析,使各国对教育的经济价值倍加关注,这对于教育经济学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小无积极影响,但在研究中也小免导致过分夸大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虽具有生产力的属性,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但让教育自接承载经济的功能,则未免过于急功近利,以致对教育的认识失之偏颇,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易滋长家庭对教育的非理性投资,,使家庭自目追求教育的高收益而小得小蒙受沉重的经济负担。

  2.3忽视教育的阶级属性

  自古以来,教育就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教育经济学研究是为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及人民大众的利益服务的,它小仅要保证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也要保证社会中的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享受教育。西方经济学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其阶级性决定了它对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远大于对社会公平的关注。当前,我们看到有些学者,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小加区别地、片而地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简单地移植到教育当中,倡导“教育市场化”、“教育商品化”,这对保障我国的教育公平造成了极其小好的影响。

  3对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思考

  西方经济学对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从更好地利用它以促进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研究来看,我们需注意以下几方而。

  首先,教育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对它的研究仅借助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其认识与理解毕竟有限。厉以宁在我国教育经济学发展初期就曾指出:“教育经济学研究必然越来越走向多科性的研究。”rn即是基于教育经济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密切关联,同时只有博采各家所长,我国的教育经济学研究才能有所深化,有所突破,进而更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因此,在研究中,我们还应从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及政治学等学科中汲取营养。

  其次,任何理论都有其适用条件与范围,教育经济学研究无论是对西方经济学还是对其他学科的借鉴与参考,都应从本国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这是山教育发展的规律性所决定的。教育发展的规律表明,教育发展必须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并综合考虑国家、社会对教育发展可能提供的条件,实事求是地确定其发展的类型结构、规模速度,实现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结合。r>)因此,我们在注重教育经济效益、宣扬教育经济功能、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小能忽视教育发展的规律。唯有将教育经济学研究置于我国实际的教育环境中开展,才有助于增强研究的针对性,使之更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

  再者,教育经济学研究虽涉及教育的经济效率问题,但其研究终小能脱离实现人的发展的根本任务。西方经济学基于“经济人”的人性假设,把人视为获取资源的手段和工具,主要考虑的是人的生产性价值。当前,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成员已从物的追求向人的自身发展的追求转变。山此,时代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决定了当前发展教育事业小应仅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生产能力,还要关注受教育者作为“人”的本体性价值的实现问题,以满足人的全而发展的需求。因此,这就决定了教育经济学研究小能仅着眼于人作为社会生产的环节,而是要更加全而地围绕人的发展和人本价值的实现来开展,将人本理念贯穿于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始终。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北京汰民教育出版社,2001(20).

  [2]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北京湘L械上业出版社,2003(2).

  [3]张学敏,叶忠.教育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7.

  [4]厉以宁.教育经济论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24).

  [5]朱德个,易连云.教育学概论.重庆洒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4.

《西方经济学对我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双面作用》相关文章:

1.基于经济学视角对我国职业教育起源进行探讨

2.关于中国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3.教育的产业属性与教育产业发展

4.以美国为镜,看中国经济学教育的改革

5.综述和借鉴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解决我国就业矛盾

6.对我国近两年来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的分析

7.师范教育与大学:比较分析及其对香港的启示

8.百年史学历程回顾二题

9.软件倾销的经济学分析

10.浅谈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重视教育技术的研究能够更好的为国家培养更出色的行业人才,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教育技术学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教育技术学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与创新,研究出来很多引以为豪的成果,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是这些成果仅仅影响到了专业的教育技术学,只能让专业的技术人才和教育人才所关注,关注的局限性太小,影响力太小,其实教育教学的技术更倾向于发展到社会性以及创新型,教育技术学要更接近社会性,就是将已经发展的教育技术领域从校园发展到社会区域,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将在学校的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使得教育技术学的与社会性教育密不可分,绩效成果的引用,就是让教育技术的实效性,在学校与社会性教育之间有共同的互助性,引起技术人员的观念改变以及整个教学教学的良性循环。

  一、教育技术学研究社会性的缺失

  (一)研究成果众多但影响不广

  现代社会人们对教育技术的认知停留在表面的基础上,如果他们能清楚的认识与发现,就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兴趣与开阔学习的思维。通常没有认识到一些教育技术内在的含义,比如教育技术对社会的发展以及改变的影响。与本质学科都不能很好的兼容更别说其他复杂学科的融合程度。

  (二)研究技术应用但不实用

  从教育技术的发展来看,很多技术人员都是从其他的行业递进过来的,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培训的所谓的技术人员,就是上一批技术人员培训出来的,所以不管是教育技术学还是电化教育学都只注重技术本身,从而对社会性的教育关注度不够,其实教育技术学的应用并不是和现代信息教育学是有关系的,而是现代信息技术学的本身有很大关系,教育研究人员研究出来的教学课件曾经就是他们的骄傲,可是专业的研究人员研究出的教学课件并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

  (三)研究领域扩展但不深入

  本人根据自身经验认为,教育技术学一直对社会的掌控以及研究不到位,是教育技术学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南国农老前辈在自己研究的《电化教育研究》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电化教育是教育技术学的前身,电化教育是遵循着社会教育的经验,比如利用乡村巡回播放电影来推动乡村民众教育,这个就是和社会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电化教育刚刚起步后,我国电化教育的教育方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社会电化教育发展到学校的电化教育,但是电化教育的重心依然没有转变,还确立在电子设备的教学基础上。

  二、启示与建议

  (一)注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没有层次感,对于教育课程的变化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以后教育研究的学者要更多的参考本学科的社会性以及特点进行研究,从而更好的对教育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

  (二)教育技术注重人才创新的培养

  教育技术注重人才创新的培养,不能一味的运用旧观念进行教育,要学会创新,学会进步,要接受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性与创新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未来输送更多关于创新自主创新的社会性人才。

  (三)教育技术的社会性

  教育技术的社会性需要提高师生的课外教学,利用社会信息技术的今天达到社会教育的完美效果,使得师生很好的运用在线教学与离线教学的完整性,使得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能更好的体验社会,体验社会教学的优势性,使得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好的交流。

  (四)教育技术人才的优势与特点

  每个技术人才都不是万能的,要取其所长补其所短,让更多适合性人才能很好的容纳社会,研究出什么样的教材适合什么样的学生,要有目标不能盲目教学,不能盲目的运用当前的教育,要适才适所,让教学效果达到完美化。

  (五)整合教育技术学

  将教育技术学与信息技术学还有其他的教育方式进行整合,研究出一套自己的教学课程,使得缺乏实际教学的师生能很好直观的接受教育,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实践理论的效果,让师生同学有一个互帮互助的效果。

  (六)进行社会性的实践理论

  教育技术人才通过互联网,网络平台技术研发与建设的成果有了很明显的进步,但是其本身还需要进行社会性的实践理论来提高自己,更好的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研究来加强实际理论研究,更好的开发学习技术教育建设。

  (七)教育技术的人才要敢于创新

  教育技术的人才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需要探索自身的价值,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研究一套自身的教育技术结构,对教育技术本身的研究,对教育技术社会性的研究,对教育技术社会性人才培养的研究,以及专业技术本身的研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技术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重视教育技术的研究能够更好的为国家培养更出色的行业人才。所以,我们应注重教育技术的研究,让它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郭冠平。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社会性[J].中国电化教育,2011,02:33-36.

  [2]黄硕,项国雄。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电化教育》2001-2007年发文统计分析[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10.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提升教学质量、保证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教育技术创新应用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前言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是学生的引路人。大批青年教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社会对高校教育质量要求的提升,而涌入高校教师队伍。另外在2012 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作为高校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意见要求“要求各级政府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尽管构成教师教学能力的要素非常广泛,而教师教学最基本的如的认知能力、设计能力、调控能力、信息收集运用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六大方面,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教师教学效果的能力因素都被包括在其中。在六项能力要素中,创新是贯穿始终的能力,因此教学创新能力就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最高水平[1].而教育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也是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

  一、教育技术属于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必备成分

  教育部在 2004 年正式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我国第一个有关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标准,尽管与国外相比,针对我国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出现姗姗来迟,和美国而言,晚了将近十年。但此标准的实施对我国的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故此该标准的颁布是一个具有里程碑式作用的事件[2].据教育部统计,中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师 1301.86 万人。故而,这个庞大的教师队伍为了保证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也急切需要进行该从业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而针对这一需求,《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 2010 年 9 月)》的出台,为制定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标准提供了参考[3].对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内进行新课程改革而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对其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课程形态的变化,无论是教学资源的获取和还是教学资源的重构,此外,既包括教学方式也包括评价方式的变革、都离不开教育技术能力的支持[4].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就是技术在教育事业中的应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及理论为指导;现代教育技术不只是最新的现代技术手段在教育中的运用,其中还应当包含传统的教育技术手段。[5]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提升教学质量、保证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学工作者要积极地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的技术,并灵活地在教学中加以应用,使教育质量得到切实地提高。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教师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力量。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发展,师资队伍趋于年轻化,中青年教师的比例逐年扩大,但是由于许多院校的专业特殊性,专业授课的教师绝大部分为非师范类毕业,尽管他们不缺乏专业知识,但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相对缺乏,表现出授课教师们在教学能力上差异较大,因此对整个教学水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6].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如何尽快适应陌生的教学环境和了解教学活动,如何把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显得尤为迫切。所以青年教师急需学习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因此补充式教师培训模式(重视知识、技能和充分开发应用教育技术)对青年教师非常适用[7].虽然青年教师多是博士、硕士,在入职前学习了学科专业知识,但是以此形成的知识结构往往制约着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他们在学科知识、教学方法知识及实践知识基础普遍相对薄弱。尤其是教学的规律、原则、方法、策略与教学行为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实践经验等都非常欠缺,在青年教师身上体现出基础知识薄弱、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的弱点。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下,教师的知识结构已不仅仅包括“学科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的模式,还包括教师必须具备人文科学、教育、工具性学科以及技能技巧(包括教育技术)。由于青年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难以获得,情境性学习的机会比较缺乏,从而影响其教学能力的增加。[8]

  相关学者认为,高校青年教师应侧重发展教学能力,并把提高教学能力作为自己教师生涯的终身奋斗目标,在教学理念、职业道德及教学技能等方面,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逐步地向专家型教师的目标前进。这就要求青年教师要为人师表,以学生为本,自觉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踏踏实实提高教学水平,加强团队合作,形成集体进步。青年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就是要求青年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思想,要不断增强自主发展意识,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青年教师应用教育技术后,他们的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会加快,反过来,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教师教学能力、专业技能水平要更高,因此青年教师在工作中需要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同时补充新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以满足教学要求。

  二、近年来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不断更新,为提高教育质量发挥积极作用,也促进了教师教育能力的发展

  现代教育模式由过去经典的板书式讲授,慢慢发展到应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学,而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及普及,网络教学也慢慢深入人心。这些信息服务和技术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强有力工具。信息化在竞争激烈的 21 世纪国际教育领域,既是全球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时期,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变革发展的重要生长点和战略资源[9].尤其在现阶段,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已进入 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时代,MOOC 为人们提供的在线课程,方式上开放、灵活、质量高,价格低廉甚至免费提供,因此对于学习者而言,学习成本大大降低,在学习方面不限制时间、地点和人数约束,因此这种学习方式突破学校围墙的禁锢、跨越国籍的界限而流行于全世界,MOOC 凭借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现代教学模式和以“学”为本的育人理念,颠覆传统教学,引领了第三次教育革命,既在全球范围兴起了教育及教学信息化的革新运动,使得全球教室扁平化发展加速进行,而对传统教育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使得传统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机遇与挑战,对 MOOC 及其引发的一切,各国政府、高等院校及商业机构给予了极大的关注[10].

  三、教育技术也是优秀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主要技能

  有研究发现教师的教龄超过 15 年以后的教龄时期,教师的主要困惑集中在“如何有效的开展教育研究”,而解决该问题的的核心是,该阶段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技能,既深刻理解学科本质和思想方法并针对其开展教育研究和实验,充分开发和应用教育技术[11].另外决定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育高度的关键因素,是教师一定要具备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这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对大多数教师而言,是终其一生也很难达到的高度。知识能力结构的是否合理,信息渠道和专业指导渠道的多寡,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是否形成以及同行之间切磋、交流的频度和机会的多寡,这些因素是造成一般教师与优秀教师的差距所在。

  四、教育技术是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之一

  在教育研究领域应用的研究方法一定要精致、坚实,否则,得到的研究结论就会受到质疑。而研究方法在使用过程中要做到准确、精致和坚实,就必须对研究者既教师进行训练,研究者研究方法论是必须的,特别是在培训专业研究人员的过程中,对方法论的研究和学习尤为注重[12].对方法论的研究具有提高研究人员素养与研究能力的普遍意义。与之相对应的,教育研究人员素养(包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研究方法的创新、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而从观念创新的角度,以及从提高方法论的普及与创新、研究手段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思路、研究模式的创新思维等方面,可以提高科学创新能力。分析教育技术在教师教育能力发展方面的创新及应用过程中形成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学(修订本)[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350.

  [2]何克抗。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11):20.

  [3]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EB/OL].2010-09-26.

  [4]宋光辉。实践应用取向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与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4):118-120.

  [5]周洪兴。现代教育技术在计算机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5(6):233-233.

  [6]杨莉,石焕焕。广西普通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及培养问题的研究[J].高教论坛,2006,12(6):136-140.

  [7]谢维和。教师培训:补充还是转型[J].高等师资教育研究,2002,14(1):17-22.

  信息化教育它是一种教育模式,一种现代化的教育过程和教育形态,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现状的劳务费我,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出台,是我国近年来首次发布政府规划文件明确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方向、任务和措施。它标志着教育信息化越来越显示出其突出的地位和重要性,并对我国今后10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已被视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教育信息化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信息化教育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信息技术

  序论

  近年来,随着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校校通、农远工程、教师网联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部署和实施,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教育信息网络;二是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初具规模,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的数字资源开发和共享资源库建设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三是应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开始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深化;四是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招生录取、就业认证、学籍管理等电子政务、电子校务系统都有了较大发展。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出台,是我国近年来首次发布政府规划文件明确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方向、任务和措施。它标志着教育信息化越来越显示出其突出的地位和重要性,并对我国今后10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已被视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教育信息化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信息化教育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教育信息化从基础设施、数字资源、人才培训、关键技术及标准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应用能力建设与投资效益提高、缩小数字鸿沟、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是教育信息化发展正面临的挑战。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期,将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趋势。

  二、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

  (一)相关概念

  1、教育信息化

  虽然这个概念在我国由来已久,但是一直以来它的定义确是众说纷纭,难以统一。目前我国学者提出的众多定义中,主要有以下:“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李克东)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祝智庭)“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南国农)

  上述定义均从不同角度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教育信息化概念的主要内容,如:强调了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界定了教育信息化的领域及范围;突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原始动力和直接目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体现了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等[2]。

  2、信息化教育

  信息化教育,它是一种教育模式,一种现代化的教育过程和教育形态,是一种经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双重改造后的结果运用,是一种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二)、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1、定义区别

  首先,从概念界定上看,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实质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信息化是在对传统教育的变革与重建的基础上,在教育领域开发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建立信息化的教育环境,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目的是推动教育向现代化发展,其结果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3]。

  教育信息化建设范畴很广,有信息技术设备、设施的硬件建设,信息技术课程和教材的建设以及信息技术理论、方法的建设。信息化教育是以信息科学和教育科学、电子科学及哲学等为理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教育信息化和信息科学技术教育为基本任务,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教学过程和表现形态,是研究应用信息科学技术进行教育的方法、过程和规律,实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最优化的实践过程。它研究的范畴主要包括信息科学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人才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电化教育等。其特点是教育观念现代化(全民化、终身化、个性化、多元化和全球化);教育内容专业化;教育过程信息化(教育信息显示多媒体化、教育信息存储光盘化、教育信息传输网络化、教育信息管理智能化)。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是具有不同内涵和外延的两个概念。

  2、功能与语义区别

  从功能和语义上讲,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是两个现象、两类活动、两种文化。作为社会现象,它们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促进社会信息化、国家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和国家信息化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作为人类活动,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方式:“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化”,是向着某种标准行进的一种复杂的动态过程。

  因此很多研究者都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上;“信息化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因此,它是一种教育模式,一种现代化的教育过程和教育形态,是一种经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双重改造后的结果运用,是一种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教育信息化”中的“教育”区别于“信息化教育”中的“教育”,意指一种信息运用的领域范围特指教育领域,即在教育领域(包括学校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现代远程教育领域和教育管理、信息技术队伍培训领域)内全面深刻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的过程。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信息化的本质是实现信息与知识的共享,而作为人类文化,它们具有不同的历史涵义,教育信息化的出现和发展有着极强的时代烙印,是和现代科技的发展紧密联系的。信息化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电化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4]。

  同时,两种语境中“信息化”的含义不同,教育信息化中隐含着一种技术和教育标准,这种技术标准是指对教育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运用和评价中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水平程度,这些大都可以对其进行量化测度;相应的教育标准是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开放性、非线性、共享性和易获得性等和教育观念上的现代化、信息化、个性化、情感化、最优化与综合性、深入性、开放性、人文性以及教育和学习方法上的交互性和协作性程度,这些则不容易被量化评估,因此常被教育信息化工作者忽略。

  3、评价指标体系与联系

  从教育信息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来看,信息化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推动教育向现代化发展,其结果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用一句话串接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这两个词就是:用信息化教育手段促进教育信息化。因此,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教育联系紧密,两者相辅相承。信息化教育的实施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进展程度,而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又有力地推动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进步。由于市区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建设加大了投入力度,加快了建设步伐,实现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网站、资源和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校校通”工程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的进展。

  为了了解我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充分了解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通过调查和研究获取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为全市搞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搞好“校校通”工程建设、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远程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为学校的信息化教育发展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二)信息化建设现状

  1、总体概况

  到2003年10月份全市有学校488所。高中13所,职专6所,中学69所,小学388所,其它教师进修学校等12所,全市中小学教学班4832个,有学生190060人,教师13811人,专职计算机教师408人,有计算机教室358个,拥有计算机13405台,上网计算机有3239台,具有校园网的学校19所,教育信息化资源合计7057.8G,电子阅览室12个,网站和培训中心各8个。全市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上按不完全统计达到4696.53万元,其中政府投入1582万,乡镇政府投入267.84万,各级各类学校自筹资金2846.69万元.全市334所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开课率为68.4%[5]。

  2、计算机教室建设情况

  2000年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区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1年市区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市直高中、职专等学校是自筹资金或从银行贷款建设12个多媒体教室,基本满足了高中和职专的开设信息技术课的要求。

  县(市)区中小学主要以自筹资金为主、部分村里或乡镇投入、还有部分的与电脑公司或个人集资等形式,建设了计算机教室,采用向学生收取上机费用偿还等方法,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是在政府投资较少的情况下,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举万民之力,打造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提早开设信息技术课,这种以点带面的星火燎原之势,奠定了我市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情况。

  3、信息化工程和校园网建设情况

  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情况全市城乡中小学开课率为68.4%。全市城乡中学已经全部开课基本上每周一课时,城区的小学已经全部开课我市农村小学350所现有197所小学开课,开课率达到56.3%,还有153所没有开课。开课的学校基本上能按照省里的要求使用规定的教材。

  全市有488所学校,据调查统计能用计算机上网的学校有111所,占全市学校的22.7%,上网的计算机3239台。按照省里要求实现“校校通”工程,各县(市)区各级各类学校还要加快计算机上网工程建设。全省上网的学校占全省学校的10.7%。

  (三)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

  一些地方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对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缺乏足够认识。有的不能认真贯彻落实文件政策要求,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缺乏组织领导,由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专人负责、专人领导。造成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滞后。

  2、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保证,通过调查发现有的地区多年来在学校教育信息化上没有投入,造成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因此,辽阳市各地区差距大,这与领导不重视、不投入有直接的关系。由于不投入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造成地区落后。

  3、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档次低、不规范、不统一

  一些农村中小学由于缺乏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自行建造计算机教室,使用一些低档次甚至淘汰的计算机产品充当。有一些计算机没有硬盘、无法满足现行教材要求,造成计算机教室无法使用。

  4、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不足,素质偏低

  专职计算机教师,由于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较少,一些从其他学科转行的计算机教师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达不到要求。所以,不能胜任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全市408名教师通过“校校通”工程网络培训的只有92人,能达到网络建设管理要求,其余多数达不到要求。有的学校由于缺乏专业教师不能开课。有的学校领导由于缺乏教育信息化专业知识不懂如何去建设学校教育信息化。因此,由于领导和教师缺乏专业知识也是制约全市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5、重建设轻使用

  重硬件轻软件我市的一些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把校园网、备课间、多媒体教室建设起来,但忽略了配套的软件管理平台。有资金只管硬件投入不管软件建设,造成网络不能使用,有备课间不让教师应用,有上网条件的计算机只放在少数人的办公室里,大多数教师得不到应用。大量的投资、大量的资源白白浪费掉,只能作展示品或用来迎接检查、充当门面,应用率极低。这是学校不懂教育信息化,不重视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结果[6]。

  6、教育资源建设乏力,缺乏整合

  有一些学校由于缺乏资源不能应用在教学上,对学校需要的各种资源投入的很少或不投入,总体上对教育教学资源不重视。有的学校虽有一些资源素材,但缺乏网络支持,不能应用到教学中,有的只在上公开课时能应用一点。总体上各级政府在教育资源上投入是非常少的。因此,教育信息化资源中心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加强计算机教室建设,努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我市现有计算机教室358个,城市中小学、农村中学和小学中心校基本上都建有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351所,开课197所,还有153所学校没有开课,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帮助农村未开课的学校建设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并加强配备师资力量,满足开课的需要。

  (二)加快“校校通”工程建设

  首先,加强教育信息网的建设,要求在现有教育信息网的基础上,根据县(市)区各类学校建设的基本情况,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依托现有因特网建成覆盖市县校的传输网络,建立三级管理服务体系和三级用户接入工程。实现全市内各级各类学校之间、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网络互联和资源共享。

  第二,加强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要建成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系统,交互式网上教学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管理系统要覆盖市、县、校三级教育机构的大型教育网络平台。未来的现代远程教育要以教育信息网为基础,建成一个连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并进入千家万户,能为所有学校和社会公众提供教育服务的相对独立的开放性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建立交互式网上教学平台,形成教育资源群,并逐步构成我市终身教育体系。

  第三,加强“校校通”工程建设,要建立以电信宽带为主要联接方式的上网工程。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要以市区中小学、农村中学、农村小学中心校以及农村小学逐步的实现“校校通”工程。加强“校校通”工程软件管理平台建设,要按期实现全市“校校通”工程。

  (三)加强资源建设,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要加快市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并重,教学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我市没有共享资源,要认真规划建立市级的资源库,成为全市的公有资源,实现全市的资源共享,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要把资源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特别加强市资源中心建设迫在眉睫,教育资源中心是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要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快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引进工具型、平台型、资料型和素材型的教育教学软件,充实丰富我市教育资源,组织广大教师软件技术人员研制开发适合我市中小学校必修课并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软件,我市要分学科、分年级、分地区、分学校进行组织开发。形成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要整合教育资源把分布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有用资源整合成为市公共资源部分。实现全市教育资源公享,在教育资源建设要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全市资源中心建设。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各级学校配备足够的合格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保证全市所有中小学都有一名合格的教师满足开课要求,现在全市信息技术教育教师有408名,实际需要648名,全市还要补充信息技术教师240名。这些教师主要要通过社会招聘高校毕业生中选拔,还有在职教师经过培训合格转学科录用。另外,除授课教师以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都应具有一名经过培训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和维护。

  每一所学校至少要有了3-8名经过培训的信息化骨干教师带动其他教师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今后3年内要完成对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和中小学校长进行计算机及网络等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其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教育信息的基本技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全市要建立专业教师技术人员和骨干教师考试合格特征上岗制度[7]。

  (五)加强投入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

  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参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力度,增加投入是搞好计算机室建设、“校校通”工程建设的物质保证。建立起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市场运作,社会捐赠,单位自筹,政策性收费等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机制。一是要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统筹安排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设备配置经费;二是要不断拓宽学费筹措渠道,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三是要以市场运作方式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走良性发展道路;四是要认真落实《关于取消信息技术课上机费的通知》每年市县区政府要设立信息建设专项经费用于本地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六)提高各级领导教育信息化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

  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提高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高度认识,把教育信息化建设认识提高到是建设教育现代化的必然,现实教育信息化是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功和失败,关系到国家民族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存亡。要使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

  (七)加大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各级领导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认真学习落实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落实省关于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现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加强各级学校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上级要求制定各项措施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制定严格的标准来统一规范教育信息化行为,要加大规范管理,检查评比的力度。

  (八)建立完善的督导评估系统

  要建立市县区督导评估小组,确定评估体系,实施督导。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程度和信息化发展水平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各级各类学校评估标准之中,以评促建。全市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校的评比工作,对为全市树立榜样的学校要树立典型积累经验。要宣传推广一批教育信息化的典型地区和学校,对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以促进全市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发展。要积极落实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制定的我省中小学多媒体网络教室和校园网建设标准,落实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实行教育软件准入制度,以规范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教育信息化是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基础;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培养社会各行业信息化的前提;是发展信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五、教育信息化未来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

  纵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不论从个别化、引领性的个别单位的教育信息化探索,还是区域性、示范性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活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大多归于“点”形态。这种“点”的形态是教育信息化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的必经之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探索并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各种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也在不断的尝试中摸索出具有一定普遍使用性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自2003年国家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开始呈现整体推进的态势。宏观来看,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将涉及到整体推进的战略目标、整体推进的内容;整体推进的保障措施的三个方面,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呈现三大特点[8]:

  1、教育信息化将加速教育系统的体制变革

  知识经济对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立学习型社会,即全民习、终身学习和灵活学习的社会。相应地,教育体系必须成为提供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和灵活教育的体系。我们的学校和教育系统亦步亦趋,正处于被动适应外围环境变化而进行体制变革的巨大压力中。

  这些压力从观念层面上包括(但不仅限于)来自多元知识观的挑战、来自学习内涵和外延变化的挑战,以及来自重新定位学校在知识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挑战。教育系统的变革有不同的层面(级别构成),分别是教室层面的变革、学校层面的变革、学区层面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首先关注宏观层面的教育体制、教育法制,而后又重点关注课堂教学及课程改革,对于中观层面的学校组织变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直到近来才逐渐受到重视。通过不断迁移工商管理领域的变革经验,学校的变革才开始被认为是“一个独特的层面,是对微观领域的统筹,也是与更大的外界系统交互作用的界面,是教育改革由外部向内部、由宏观向学校、由创造条件向改造实践转换的关键层面,是教育改革走向升华和成熟的重要部分”。

  以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让人们看到了他促成教育变革(学校变革的潜力。因为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学习。

  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不需要,甚至不应该被局限在一个特定的阶段(入学时间)和特定的地点(学校),更不应该标准化运作和一以贯之”。1998年,当时的教育部领导就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与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的论断,何克抗教授进一步将之论证为ME命题。如果说,过去若干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只是在强化和维护已有的体制,或仅只是少量的改进和重组。那么,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人们将愈来愈多的挖掘教育信息化对于体制变革的促进作用。

  教育信息化除了能重构教学过程从而支持教育系统的变革外,信息化环境也能直接助力于优化学校内部的管理与沟通,有助于学校开展知识管理并促进学校向学习型组织转变;教育信息化也能有效地改善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与互动,从而优化教育系统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2、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创新扩散将以扩展型

  扩散为主要形式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宝贵的、值得推广的经验与做法,但多数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中国。世界银行“信息促进发展”项目《知识地图:ICT在教育中的应用》报告指出,(被调查的发展中国家)在很多地区已经有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但很少被广泛传播,没有以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给决策者。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9]。

  当前,人们对于技术的认识正不断加深。对技术创新源头的理解,由原来的“科技和发明”或“市场需求”等单因素观点,逐步让位于“演进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等多因素观点。由此引发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思路,也正在由原来简单的“将最新技术引入教育”转变到以“关注教育系统特征,充分考察教育系统需求、推广措施合理性、应用者特征、决策类型、关键人物以及时间特征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扩散思路上。该思路所遵循的规律属于“创新扩散”理论研究范畴。关于创新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⑴创新包括具体的事物,特别是科技类产品或技术,及抽象的思维和观念;⑵创新是个体主观上的认定,它是个体过去所未具有的认知经验和行为,与时间无关;⑶创新对个体应可产生认知、态度、价值取向与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创新扩散是指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经由特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团体的成员中传播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迁移扩散、扩展扩散两种,而扩展扩散又可分为传染扩散、层级扩散和刺激性扩散三种类型。教育信息化发展所表现出的由点到面的整体推进的态势,已经摆脱原来的局部地区试点后以个别、零星的“迁移型”扩散思路,转变到有目的、针对性、分类别、分层次的扩展型扩散方式。扩展型扩散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迁移型扩散,具体表现形式既可以是类似病毒扩散机制的传染扩散(类似学校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可以是层级扩散(某种类型的学校或某种角色、地位的教育者对其他层次学校或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自下而上的刺激性扩散(一线教育工作者或学校受新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创新,并重新进入扩散进程)[10]。

  3、教育信息化将呈现出服务型业务特征

  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人的发展不可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来完成,这就要求必须构建起能够适应变化的社会和人的多元需求的教育体系。教育信息化本质是教育,而不是技术。这种本质规定性要求教育信息化要以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随着以提升应用能力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将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服务型特征。

  具体来看有两个方面:⑴教育系统内部信息化服务特点的日益明显;⑵面向社会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初具规模,并表现出强大的作用。传统的教学就其过程而言,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媒体与技术的引进,使得教育过程进行了重构,原有已经形成的整体化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学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应对这一信息化所带来的各种变革对任何人来说无疑都是极具挑战的,因此需要专门的组织与部门负责[11]。

  伴随着技术在教育中应用而产生并不断壮大的教育技术机构,如各级各类学校中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政府直属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培训和支持单位(如电教馆、教师进修学校、师范学院等),正在这场教育信息化为教育带来的变革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其服务特征日趋明显,由此而产生的各种专门服务,如信息资源开发、教育信息管理与发布、网络教学支撑服务、网络通信系统等,已经成为教育发展强有力的支撑部分[12]。此外,由于借助信息技术、远程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构建起来的面向全社会更为广泛人群的远程教育系统,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教育信息化服务型特征的重要表现。

  目前,所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办学机构和模式使得教育服务的信息化特征日渐纷繁。各种类型面向基础教育的网校,将名校、名师资源通过互联网络,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面向企业员工的E-Learning系统,将以提高员工绩效作目标,将工作与学习有机整合,从而构建起企业永葆持久竞争力的机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所构建的以卫星推送教育资源、以计算机教室作为辅助手段的做法开创了中国基于信息化手段大规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办学模式;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开创了信息化提供全面教育服务的新局面,从而打破了传统高校统治的高等教育市场。[13]这些都清晰地表明:教育信息化已经不再是以往人们认为的传统教育的信息化,而是新型信息化教育,并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六、结束语

  我国教育信息化在当代科技水平发展的推动下,会一步一步向着国际先进水平靠拢,它不但会有外国先进技术的支持,也会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融入,这是一种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前端学术,创新始终是这一门技术的前进内核。然而,在教育信息化持续推进,促成教育创新、体制变革的服务建构的过程中,人仍然是最主要的因素。教育信息化是一种需要引导方能正确使用的变革之力,从教育管理和服务层面看,另一个操纵信息化这一魔杖的则是学校和教育系统的管理者,他们决定着如何利用信息化环境来改善学校及教育系统的内部管理与沟通,以及改善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沟通和互动。

  参考文献:

  [1]杨宗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8):3-12.

  [2]黄荣怀,江新,张进宝.创新与变革: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焦点[J].中国远程教育,2006,(4):52-58.

  [3]汪基德.从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11,(9):5-15.

  [4]钟绍春.关于教育信息化一些关键问题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3-10.

  [5]李姗枝.简谈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J].咸宁学院学报,2008,(2):131-133.

  [6]张建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框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9-13.

  [7]刘万年,冯晓晴.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6-10.

  [8]李姗枝,易理清.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的相关性讨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07):27-28.

  [9]李云林.论“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8,(1):5-10.

  [10]李祺.论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1-5.

  [11]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7-33.

  [12]李龙.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4,(5):32-36.

  [13]李华,杨伟民.中美信息化教育之比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2):47-51.

《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规划》相关文章:

1.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规划

2.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的结构(1)

3.教育技术创新应用与教师教学能力

4.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5.[学术论文]创新理念下“张法”教学模式的拓展与延伸

6.清代的"家人"

7.传统德育思想资源的开发与创造(1)

8.元朝的特性#183;蒙元史若干问题的思考

9.善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1]


  本文关键词:数字信息的长期保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40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440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c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