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基于课程主题的图书情报教育模式识别与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5 21:52

  本文关键词:基于课程主题的图书情报教育模式识别与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图书情报教育发端于图书馆员培训计划,最终服务于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并因此确立了以社群为基础的参与性研究方法(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ory research, CPBR),即通过假想一定的研究场景和服务场景,运用模拟和项目化训练完成图书情报教育。二战后,全球各国或地区的图书情报教育模式都以图书馆员职业认证体系和职业教育为蓝本,大力开展图书情报教育或培训的标准化、规范化与教育质量认证。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全民信息素养的提升,图书馆员的工作环境和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去职业化浪潮和iSchool运动逐渐兴起,引发了图书情报教育持续变革的风潮。图书情报教育的实践朝着多元化、跨学科、多层次发展,在丰富图书情报教育内涵的同时,也给全球图书情报教育带来一系列困惑。本文试图通过世界典型国家或地区的图书情报课程设置情况,分析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以及表征内容、结构、目标等要素的教学模式的差异。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围绕世界图书情报教育的争论和发展困境,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以及文本挖掘等方法,从图书情报教育的问题诊断为着眼点,立足于当前图书情报教育实践,比较目前世界图书情报学院的课程所属领域与主题的关系,探索图书情报教育变革的趋势或着力点。本文课题组搜集整理了主要英语国家和亚洲地区的图书情报教育机构461所,课程数据涉及155所,共识别课程13750门,包括培训认证、本科、硕士和博士4个层次。并对ALISE词表进行增补和修正,构建了15大类194小类的图书情报课程主题分类词表,对11053门可标引课程进行主题标引。通过对图书情报课程类型和内容以及潜在网络的深度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提炼出三大类图书情报教育模式,分别为:第一,就图书情报教育课程类型与层次结构而言,分为美英加所代表的成熟而传统的图书情报教育模式以及中、澳、南非和中国台湾地区所代表的新兴跨学科图书情报教育模式。第二,就图书情报教育课程主题内容而言,分为美加所代表的北美图书情报教育模式,英澳所代表的英联邦图书情报教育模式,中国、南非所代表的新兴图书情报教育模式。第三,从课程内容分布的相似性看,英美国家和中国的图书情报教育模式具有显著差异。同时,从课程类目角度,发现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跨学科应用、图书情报教育类、图书情报基础理论课程在本硕博阶段均发挥了显著作用。从图书情报课程网络角度,发现领域网络相对主题网络联系更为紧密,而领域内主题关系相对领域之间的主题关系更为紧密。以上实证研究结果,对我国图书情报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由于本文侧重与课程相关信息的比较研究,未来可以扩大研究调研范围,从教师学校机构背景等角度进行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图书情报教育 课程主题 教育模式 比较研究 网络挖掘与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50-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s6-12
  • 第一章 绪论12-34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的提出12-15
  • 1.2 相关研究问题综述15-31
  • 1.2.1 国内外图书情报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15-17
  • 1.2.2 国内外图书情报教育研究关注焦点议题17-21
  • 1.2.3 图书情报教育课程体系与教育模式典型研究21-31
  • 1.2.4 图书情报教育课程研究的启示与不足31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31-34
  • 1.3.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31-32
  • 1.3.2 主要内容与结构32-34
  • 第二章 图书情报教育课程资料采集及主题标引34-44
  • 2.1 图书情报课程体系34-37
  • 2.1.1 课程体系与课程界定34-36
  • 2.1.2 课程描述框架36-37
  • 2.2 图书情报教育课程数据库的设计与构建37-38
  • 2.3 图书情报教育课程库数据采集38-39
  • 2.3.1 图书情报教育课程数据采集范围38-39
  • 2.3.2 图书情报教育课程数据可用性分析39
  • 2.4 图书情报课程主题标引39-44
  • 2.4.1 图书情报课程主题标引方法39-40
  • 2.4.2 图书情报课程主题标引过程40-44
  • 第三章 图书情报课程类型与课程主题比较44-66
  • 3.1 图书情报教育课程总体规模与特征44-45
  • 3.2 图书情报教育课程类型与层次结构45-51
  • 3.2.1 图书情报课程层次与学历教育结构45-48
  • 3.2.2 图书情报教育课程类型与培养灵活性比较48-51
  • 3.3 图书情报教育课程主题结构与主题特色51-60
  • 3.3.1 图书情报教育课程主题与区域联合分布51-54
  • 3.3.2 图书情报教育课程主题与学历层次联合分布54-60
  • 3.4 图书情报教育中的数据课程与跨学科课程60-65
  • 3.4.1 图书情报教育中的数据课程设置分析60-63
  • 3.4.2 图书情报课程中跨学科课程设置分析63-65
  • 3.5 本章小结65-66
  • 第四章 图书情报教育核心内容与模式识别66-78
  • 4.1 图书情报课程主题共现网络的构建66-69
  • 4.1.1 图书情报课程主题关系矩阵构建步骤66-67
  • 4.1.2 图书情报课程主题关系算法67-69
  • 4.1.3 图书情报课程主题关系二值网络的构建69
  • 4.2 基于国家主题分布的主题共现网络分析69-72
  • 4.2.1 网络中心分析69-70
  • 4.2.2 网络中心-边缘结构分析70-71
  • 4.2.3 课程主题共现网络的核心群落71-72
  • 4.3 基于学校主题分布的图书情报课程网络分析72-75
  • 4.3.1 网络中心分析72-73
  • 4.3.2 网络中心-边缘结构分析73-74
  • 4.3.3 课程主题网络结构图74-75
  • 4.4 基于课程主题共现的高校网络分析75-78
  • 4.4.1 高校课程相似矩阵的构建75-76
  • 4.4.2 高校课程相似网络中的子群结构分析76-77
  • 4.4.3 高校课程相似网络多维尺度分析77-78
  • 第五章 图书情报教育研究分析与比较78-86
  • 5.1 图书情报教育模式区分与比较78-80
  • 5.1.1 图书情报教育的课程体系差异79
  • 5.1.2 图书情报课程内容差异79-80
  • 5.1.3 图书情报教育综合体系80
  • 5.2 图书情报教育模式差异成因与反思80-82
  • 5.2.1 历史与社会演进是外部环境成因80-81
  • 5.2.2 中西教育理念差异是内在原因81
  • 5.2.3 高等教育运行体制是现实因素81-82
  • 5.2.4 专业就业与行业环境是客观因素82
  • 5.3 中国图书情报教育改革借鉴82-86
  • 5.3.1 开展灵活多样的图书情报教育培养82-83
  • 5.3.2 加强应用实践教育,缩小理论实践差距83
  • 5.3.3 加强博士生基础创新能力培养83-84
  • 5.3.4 注重大数据分析和服务能力培养84-86
  • 参考文献86-94
  • 附录一 Williamson核心课程目录94-95
  • 附录二 LISEData元数据设计95-98
  • 附录三 图书情报课程信息采集名录98-103
  • 附录四 LISEData主题标引词表103-114
  • 附录五:图书情报课程主题分布表114-124
  • 致谢124-12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均平;;信息管理课程教育调研与发展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4年02期

2 王姗姗;张英杰;;高校电编专业主持人课程教育的思考[J];成才之路;2008年22期

3 陈志宏;论大学生知识产权课程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年01期

4 周宇;李丰;;试论VB课程改革[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5 王晶;胡凡刚;;基于课程的教育虚拟社区建设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2期

6 马虹;刘建;马学颖;;大学潜课程的双重作用透析[J];甘肃科技纵横;2006年02期

7 史兴燕;任文杰;;论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J];河南农业;2012年22期

8 王红飞;武莹;;五年制计算机专业数学课程教育方法探析[J];魅力中国;2009年26期

9 沙俊臣;李建文;艾崧溥;邢建平;;以标准化研究应用带动研究型大学课程建设[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2年07期

10 朱玉媛;周耀林;;《档案学基础》课程的回顾与改革发展[J];档案学通讯;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高爱军;;从学生的角度反思课程改革的成功[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2 罗英茹;王炜;张景仁;马民;;网络课程教育质量初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正;;构建蓝色校本文化 提升学生海洋素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浙江卷)[C];2010年

4 徐卫明;;影响小学环境课程有效教学的因素及对策研究[A];探索科技创新人才成才之路[C];2010年

5 王杭;叶玲;袁泉;张凌琳;;长学制口腔医学教学中强化素质教育[A];第八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葛婷婷;;长期性培养对学生科技素养发展重要性的研究——以业余无线电课程教育为例[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年

7 胡涌;王辉健;;高校性别教育课程效果的典型抽样调查研究[A];性与性别研究(第3辑)——学校性健康教育[C];2011年

8 哈尔滨市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总课题组;魏振国;;“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报告[A];走进新教育: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成果集[C];2006年

9 章继华;;英语教师应如何适应“新课程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世文;全课程教育的区域突围[N];中国教师报;2010年

2 天津市实验中学副校长 曹学良;提升课程领导力 拓展培育新课程[N];天津教育报;2009年

3 王瑟;乌鲁木齐:校本课程有喜有忧[N];光明日报;2008年

4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赵北扬;课程与文化:对民族学校校本课程的生存空间调查[N];中国民族报;2009年

5 张箐;高职高专会计的课程模式[N];财会信报;2009年

6 王柏玲;春游活动纳入课程体系[N];文汇报;2008年

7 记者 陈强;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身课程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唐景莉;视频公开课引领教学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宓家峰 通讯员 张方成 吕茂盛;强势校本课程体系助推素质教育实施[N];淄博日报;2008年

10 李春雨 新精英生涯高校事业部总监,全球职业规划师,,北京市优秀辅导员;从课程到工程,为生涯发展注入“原动力”[N];中国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耿富云;本科生学力发展与课程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解月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千少文;体育院校术科课程目标与内容及实施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婵;微课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设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2 汪茹;基于课程主题的图书情报教育模式识别与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3 黄升霞;从法定课程到师定课程:课程教学中教师对课程的重构[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树凤;课程观转变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D];复旦大学;2009年

5 李琳;自然科学相关校本课程评价方案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郑勇;深化课程改革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雷蕾;教师课程权力的实施现状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8 隋月;小学生书法课程资源现状调查[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仁勇;从知识到经验[D];河北大学;2008年

10 费汝海;论课程自觉[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课程主题的图书情报教育模式识别与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0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50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7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