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的演变初探

发布时间:2020-05-09 05:32
【摘要】: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图书情报学经历了巨大变化,研究内容在不断拓展。学科领域的核心期刊作为学科交流的主要载体,最能反映研究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社会价值。众多学者基于图书情报学期刊论文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但大多从关键词或主题词等角度研究,鲜见从地域视角对我国图书情报学进行时空演变的可视化研究。本研究基于北大图书馆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2版)中图书馆学情报学全部19种核心期刊1987-2011年发表的论文数据,综合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突出地域属性,用GIS和共词分析等方法展示图书情报学发展的脉络和演变轨迹。首先利用样本数据定量分析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论文的总体情况,通过词频统计和共词分析法挖掘学科的研究热点,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和Ucinet软件可视化展示主要研究热点的时空变迁和区域差异。然后运用GIS空间数据挖掘中的空间统计和重心演变方法研究我国图书情报学不同历史时期研究主题的变迁,可视化展示学科研究的空间重心迁移轨迹,最后对影响迁移的驱动因素进行讨论。1、针对不同类型和形式的题录数据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全面收集1987-2011年19种核心期刊中所有题录信息,删除消息类文献数据和增刊数据,形成88909条有效数据。期刊名称以2011年期刊名称为统计依据,归并曾用名;机构名称以2011年机构名称为标准进行合并;根据第一作者单位信息,增加区域字段;合并标引不规范的关键词,去除通用词和泛义词。2、整体分析我国图书情报学论文产出的论文总量、时空分布、高产作者、重要学术机构。结果表明,我国图书情报学论文数量整体呈波浪状起伏上升,先后经历了平稳发展、自动化、网络化、快速发展四个时期。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论文所属地域呈现不均衡分布,主要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相对较少。北京、广东、湖北、江苏是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研究中心。二十五年间发文量前5的高产作者是王知津、邱均平、王世伟、马海群、蒋永福,高产作者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发文量前3的学术机构是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高等院校是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的绝对主力。3、研究我国图书情报学的热点和重要主题的时序演变。以关键词为研究对象,构建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基于Ucinet知识图谱可视化展示不同时期的热点问题。以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服务、图书馆管理、图书馆自动化、数据库建设、数字图书馆、图书情报事业、情报学研究等9个主题为例,利用Ucinet和GIS工具可视化展示每个主题研究地域和热点的时序变化。结果显示,每个主题研究都呈现明显的时序性变化特征,7个主题研究由北京发起,2个主题研究由广东发起,继而扩展至全国其他区域。4、基于G1S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图书情报学热点主题的时空演变。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与时代特点紧密结合的研究主题。1987-1994年以图书情报事业、文献资源建设、文献分类与编目等为主题的学科论文居多。1995-2000图书馆自动化、数据库建设、信息服务业等成为学者们热议的话题。2001-2005年间学者们热衷于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信息服务、信息检索等主题。2006-2011年知识管理、信息计量学、竞争情报成为新时期学者们的研究重点。5、基于GIS可视化展示我国图书情报学论文产出的空间重心迁移轨迹。结果表明:1987-2011年间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研究空间重心偏东南,在安徽、江苏、河南三省界内运动,移动轨迹大致呈勾字形,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夏邑县-虞城县-梁园区-虞城县-夏邑县-安徽省毫州市谯城区-阜阳市临泉县-太和县-毫州市谯城区,活动范围东经从115.24°到116.44°,北纬从32.57°到34.29°,覆盖面积6603km2。2000年之前,天津、山东论文的增长率比广东、江苏、浙江地区论文的增长率更高,使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研究重心逐渐向东北方向偏移;2001-2005年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区发文量增长迅速,研究重心向南偏西迁移;2006-2011年,北京、天津、四川地区发文量的快速增长,研究重心向西北回归。较发达地区发文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空间重心的迁移。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50;G35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党跃臣,詹德优;试论图书情报学创新教育[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0年06期

2 杨琳;明确使命,继往开来——“2000年全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综述[J];图书馆学研究;2000年06期

3 孙波;图书情报学期刊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J];新闻出版交流;2000年05期

4 党跃臣;张荣凤;;试论图书情报学创新教育[J];图书馆杂志;2000年08期

5 华凌;知识经济与图书情报学教育[J];江苏图书馆学报;2001年04期

6 ;欢迎订阅2001年《农业图书情报学刊》[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1年02期

7 邱均平;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创新[J];情报资料工作;2002年03期

8 邱均平,段宇锋;论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变革[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年02期

9 许俊达;多出精品,注重特色,更上一层楼——写在《大学图书情报学刊》创刊20周年之际[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3年02期

10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征稿启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敏;;浅议图书情报学的可持续发展[A];山西省科技情报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图娃;图书情报学需建资格认证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支岭;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图书情报学文献计量学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谌敏;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的演变初探[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何南洋;图书情报学知识图谱的构建及解读[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杨爱青;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研究态势的可视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5 徐迎迎;基于引文分析的图书情报学学科交叉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55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655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7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