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记忆”在中国档案界的传播与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10:22
本文关键词:“社会记忆”在中国档案界的传播与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记忆”原本是属于心理学或脑部科学范畴的一个概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容。受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社会记忆研究的影响,国际档案界于20世纪90年代将社会记忆的概念引入档案学,并在第十五届国际档案大会上以“档案、记忆与知识”为主题,将档案与记忆研究提升到新的高度,从而引起国际档案界的重视与研究热潮。我国档案界对记忆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但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记忆观在学术界一直未能形成较大的影响,直到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之后,国内档案界才逐渐兴起档案记忆观,对“社会记忆”展开了积极热烈的探讨,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产生了社会记忆研究范式。此外,我国档案界积极开展社会记忆实践工作,不仅使珍贵的档案得到保护,而且扩大了档案部门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为未来提供了丰富的记忆资源。本文运用文献调研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综合分析法,以文献计量结果为基础,结合相关实践项目,理清“社会记忆”在中国档案界的发展阶段,并对该项研究的代表人物进行介绍,最后分析“社会记忆”对中国档案界的重大影响。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创新之处。第二章,对社会记忆的概念进行汇总和界定,介绍“社会记忆”在国际档案界的产生与传播,以对社会记忆有一个总体了解和概况认知。第三章,对我国档案界“社会记忆”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从期刊文章、博硕士学位论文、图书、基金项目、会议和论坛等方面分析各类文献的年份、主题等,以把握我国档案界“社会记忆”的研究状况和脉络。第四章,从实践的角度研究“社会记忆”在中国档案界的发展,主要介绍世界记忆工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城市记忆工程的实践情况及意义。第五章,根据文献统计分析和实践综合的结果,归纳和理清“社会记忆”在中国档案界的三个发展阶段:档案记忆观的萌芽、档案记忆观的兴起和社会记忆研究范式的提出,并提炼丁华东、冯惠玲和任汉中等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第六章,总结“社会记忆”对中国档案界的重要影响,包括促进了国内外档案界的学术交流与传播,加深了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借鉴与影响以及推动了档案学研究新范式的探索与思考等。第七章,分析本文的不足之处,并对全文进行总结。
【关键词】:社会记忆 档案 传播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79.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1 绪论13-18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3-14
- 1.1.1 研究背景13-14
- 1.1.2 研究意义14
- 1.2 研究现状14-15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15-16
- 1.3.1 研究对象界定15
- 1.3.2 研究内容15-16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图16-18
- 1.4.1 研究方法16
- 1.4.2 研究思路图16-18
- 1.5 创新之处18
- 2 社会记忆概述18-24
- 2.1 “社会记忆”的概念18-21
- 2.1.1 记忆18-19
- 2.1.2 社会记忆19-21
- 2.2 “社会记忆”在国际档案界的产生与传播21-24
- 2.2.1 国际档案理事会21-22
- 2.2.2 国际档案大会22-23
- 2.2.3 国际档案圆桌会议23
- 2.2.4 国外档案学者的记忆观23-24
- 3 “社会记忆”在中国档案界的理论进展24-43
- 3.1 对期刊文章的统计24-30
- 3.1.1 年份25
- 3.1.2 作者25-27
- 3.1.3 机构27-28
- 3.1.4 期刊28-29
- 3.1.5 关键词29-30
- 3.2 对博硕士学位论文的统计30-36
- 3.2.1 年份31
- 3.2.2 高校31-32
- 3.2.3 关键词32-33
- 3.2.4 引文33-36
- 3.3 对图书的统计36-38
- 3.3.1 年份36-37
- 3.3.2 著者类型37-38
- 3.4 对基金项目的统计38-40
- 3.4.1 项目类别39
- 3.4.2 项目名称39-40
- 3.4.3 立项时间40
- 3.4.4 项目负责人40
- 3.5 对会议和论坛的统计40-43
- 4 “社会记忆”在中国档案界的实践进展43-55
- 4.1 世界记忆工程43-47
- 4.1.1 世界记忆工程简介43-46
- 4.1.2 世界记忆工程的意义46-47
- 4.2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47-49
- 4.2.1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简介47-48
- 4.2.2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意义48-49
- 4.3 城市记忆工程49-55
- 4.3.1 城市记忆工程简介49-54
- 4.3.2 城市记忆工程的意义54-55
- 5 “社会记忆”在中国档案界的发展历程55-64
- 5.1 发展阶段55-62
- 5.1.1 档案记忆观的萌芽(1996年以前)55-56
- 5.1.2 档案记忆观的兴起(1996年至2006年)56-59
- 5.1.3 社会记忆研究范式的形成(2006年至今)59-62
- 5.2 代表人物62-64
- 5.2.1 丁华东62-63
- 5.2.2 冯惠玲63-64
- 5.2.3 任汉中64
- 6 “社会记忆”对中国档案界的影响64-67
- 6.1 促进国内外档案界的学术交流与传播65
- 6.2 加深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借鉴与影响65-66
- 6.3 推动档案学研究新范式的探索与思考66-67
- 7 结语67-69
- 7.1 研究不足67
- 7.2 研究总结与展望67-69
- 参考文献69-75
- 附录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75-7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79-81
- 致谢81-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丽萍;;“社会记忆工程”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研究[J];浙江档案;2015年01期
2 曹兴华;强飚;;基于集体记忆视角下的高校档案资源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5年02期
3 吕颜冰;;国外档案记忆研究热点综述及启示[J];浙江档案;2014年12期
4 丁华东;余黎菁;;论特里·库克的档案记忆思想[J];档案管理;2014年06期
5 任汉中;;档案起源:人类记忆的一次嬗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6 丁华东;;论档案传承社会记忆的机制[J];档案管理;2013年05期
7 学会;;省档案学会举办“城市记忆学术论坛”[J];兰台世界;2013年25期
8 丁华东;;论档案记忆理论范式的研究纲领——“档案与社会记忆研究”系列论文之一[J];档案学通讯;2013年04期
9 杨安莲;;档案工作的新发展——谈社会记忆观[J];档案与建设;2013年06期
10 丁丽兴;;新史料·新视角·新价值——“中国侨批·世界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3年02期
本文关键词:“社会记忆”在中国档案界的传播与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4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7426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