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P2P技术在虚拟参考服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2 01:49
【摘要】: 在当今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中,数字图书馆成了国内外基础建设的焦点之一。而虚拟参考服务作为数字图书馆的核心业务,首当其冲的被视为业务发展的重点,提供获取信息资源的全方位服务。目前的虚拟参考服务系统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高效服务的要求。在此背景之下,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课题——P2P技术在虚拟参考服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在广泛调研了多数图书馆的虚拟参考服务系统现状,并阅读了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论文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虚拟参考服务系统的服务模式、工作机制、通信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并剖析了目前虚拟参考咨询系统的不足之处。结合P2P技术的分布式特性,提出了基于P2P技术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系统模型。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构建和分析基于P2P技术的虚拟参考服务系统模型,阐述系统的工作流程,描述系统的功能;其次,对系统的两大主要子功能模块:实时在线咨询子系统和分布式FAQ库子系统分别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工作。通过对本论文提出的系统模型的研究和分析,充分说明了基于P2P技术的虚拟参考服务系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高效性,它将真正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知识服务理念。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252.6
【图文】:

结构图,P2P网络,网络结构


考服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a:C/S网络结构b:P2P网络结构图2.1C/S网络结构与P2P网络结构C/S网络结构的特点[21](1)存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分。服务器地位主动,性能强大;客户端地位被动,性能相对弱小。(2)存在系统扩展问题。随着客户数目的增多使得网络增大时,服务端需要占用的资源随之增加,其可能发生的瓶颈问题将最终制约客户数目的增长。(3)存在单点失败问题。中央服务器的失效将直接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例如DNS的故障将导致依赖其服务的用户无法访问互联网。P2P网络结构的特点(1)不存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分。各对等点既能够请求服务也能够提供服务。(2)理论上将不存在系统扩展问题。各对等点作为网络中的参与者,会为网络提供一些资源。随着加入网络的对等点的增多,系统性能将会相应增长 。(3)不存在单一失败点 。即使只有一个对等点是活跃的,P2P网络也被认为是活跃的。由以上分析可看出,基于C/S模型的分布式网络是一个中心化体系,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布。与传统的C/S或多层服务器网络不同,由于P2P网络中的主机降低了对服务器的依赖和分散控制

系统结构图,系统结构,对等点


系统以Gnutella为代表,如图2.4所示。Gnutella系统是一种多重树形的网络结构,处在网络中的各对等点提供消息转接服务。对等点登陆网络后,会被告知网络现有的邻近对等点的位置,可通过与这些邻近对等点联系得知其他对等点的位置,依此类推而扩展至整个网路。所有的对等点在所有的方面(查询检索,资源下载等)具有同等的角色和职责。图2.4Gnutella系统结构2.2 基于P2P的虚拟参考服务系统模型2.2.1 系统模型分析现在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一般是通过面向客户的门户式网站,集中存储和发布相关的信息资源,以C/S或B/S的方式实现信息交互,完成服务过程。在此过程中

系统模型图,P2P技术,系统模型


相互发送互通的信息和数据。在图2.5所示的系统模型中,引入了超级节点(SuperPeer)的概念[22]。这是由于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在实用性、带宽、处理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果让所有的Peer地位平等,在分派任务时同等对待,那么将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会产生瓶颈,危害整个网络的性能;可以用那些高性能节点形成网络的支柱,这样有能力的节点就能够更好地分担网络的负担,分配任务的时候根据节点性能的不同来分配适当的任务,这样就使资源的利用率更高,做到物尽其用。该网络结构具有高连通性,对于失效节点有较强的弹力。SuperPeer的角色由任一图书馆的虚拟参考服务系统的中心服务器承担,SuperPeer与SuperPeer之间通过在中央服务器进行注册认证,并建立P2P链接。在上述模型中,信息的共享包括“校园网内部”和“校园网外部”两个层次。首先,校园网内部网中各节点之间,包括读者与馆员、馆员与馆员、读者与读者之间,无论各节点处在何处地理位置,只要拥有网络,双方存在信息沟通的要求,就可以利用P2P软件协调双方的行为。信息的种类及行为目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韬;;从P2P技术发展历程浅析P2P识别技术[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2 徐帅;;艺术院校网络流量管理的研究[J];神州;2011年17期

3 许聪;;浅析P2P技术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影响[J];企业导报;2011年12期

4 宋曼;;一种基于知识的分布式网格资源管理模型[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6期

5 刘刈;;试论P2P技术在校园网络的应用及流量控制[J];实验室科学;2011年04期

6 马仲兵;;高校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最佳实践[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年12期

7 周秋燕;张娟;;虚拟参考咨询的发展与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1期

8 郭瑞芳;;广东高校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年07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梁达;王涛;郑为东;杨柳;;浅析P2P网络存储[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罗宁;;P2P安全问题初探[A];第十七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暨电子政务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梁达;王涛;郑为东;杨柳;;浅析P2P网络存储[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汤颖杰;李陶深;;高校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的构建[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房胜;张民;黄玲;魏永山;;个性化、智能化的虚拟研究社区系统[A];第二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6)——第2届中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06)论文集[C];2006年

6 戚战锋;何楠;刘晓莉;;基于P2P技术的网络电视实现方法——PPlive原理与分析[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张今;;数字环境下私人复制的限制与反限制——以音乐文件复制为中心[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林燕;姚青;;P2P中基于移动Agent的信息发现技术的研究[A];第11届全国计算机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市众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冯晓东;P2P技术在国内的困境与出路[N];计算机世界;2001年

2 上海易联网络公司 黄天;P2P技术与宽带内容建设[N];计算机世界;2001年

3 ;网络上我们当家作主[N];电脑报;2001年

4 ;P2P可以做什么?[N];电脑报;2001年

5 ;一条新的通道[N];计算机世界;2002年

6 王佳颖;知识产权:MP3风浪未平P2P又掀新波[N];中国文化报;2004年

7 清华大学操作系统与中间件技术研究中心 张曦;SOA携手P2P[N];计算机世界;2005年

8 海王星;P2P在千锤百炼中成长[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9 小杨;P2P进驻手机开始BT[N];电脑报;2005年

10 本报特约技术评论员 尹华强;谁将动电信的奶酪[N];电脑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甜;下一代网络统一服务提供平台和服务发现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敬;P2P技术在虚拟参考服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闫薇;基于P2P技术的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3 董钦文;基于P2P对等结构的信息门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孙雨婷;网格环境中资源信息服务的研究与设计[D];山东大学;2005年

5 李嘉;P2P技术下的间接版权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赵新宇;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责任研究[D];烟台大学;2009年

7 邱钊;P2P技术在PKI证书状态信息发布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8 张保社;P2P模式下协同软件数据处理的分析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黄李娜;中国大陆网络音乐的现状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龙;P2P网络的事务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51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751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c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