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博物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260-4
【图文】:
3.5.2美国高校博物馆专业课程地域分布从地域分布来讲,以下柱状图我们可以看出,美国高校博物馆专业遍布于全国各地,但大多集中在美国西部,东部及东北地区。如图3.2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米歇尔·柯蒂;吴晖;;博物馆——分享知识的地方[J];中国博物馆;1996年02期
2 魏淑民;;博物馆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年12期
3 张文彬;;前言[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08年Z1期
4 ;国家文物局批准成立《中国博物馆》杂志社[J];中国博物馆;2009年01期
5 邓宇;;“中国博物馆小镇”挂牌[J];广西城镇建设;2010年01期
6 理智;;论“县县办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1994年02期
7 吕济民;;张謇与中国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1995年03期
8 张誉腾;台湾的生态博物馆:发展背景与现况[J];中国博物馆;2005年03期
9 梁吉生;;博物馆学本土化发展及其今后路向[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10 张岚;;国际博协——博物馆专业人员自己的国际组织[J];上海文博论丛;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翠玲;;美国高校管理探析及其启示[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谢志远;;博物馆农业文物的档案管理[A];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9年
3 王宏钧;;展望21世纪博物馆和博物馆学的发展趋向——修订《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的主要指导思想[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4 闵泉;;市场的远与近——市场环境下的博物馆经营管理[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5 甄朔南;;世纪之交的博物馆与博物馆学[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俞剑咏;;前言[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7 沈晨霞;;博物馆职能的延伸[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8 俞剑咏;;前言[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9 徐学良;;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保管部的教育功能[A];以人为本促进科普场馆协调和持续发展——2004年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海南研讨会论文论文集[C];2004年
10 俞剑咏;;前言[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1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盈雁;“防”与“盗”的博弈[N];检察日报;2011年
2 陈宏京;博物馆学真奇怪[N];中国文物报;2001年
3 记者 张云宽;终身学习的无声课堂[N];湖北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王尧 陈晓星;服务·体贴·尊重[N];人民日报;2006年
5 潘守永;《面向未来的博物馆——欧洲的新视野》导读[N];中国文物报;2008年
6 梁吉生;追记博物馆学教育家王玉哲[N];中国文物报;2005年
7 练玉春;美国高校以新形态进入中国高教市场[N];光明日报;2007年
8 王昊飞 周慧敏 叶健;博物馆缘何遭“冷遇”?[N];贵阳日报;2006年
9 俞文君;经济体制和民主建设的发展是解决博物馆困境的关键[N];中国文物报;2007年
10 朱梅骄;美国高校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的几个动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禹;人力资源开发背景下美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燕;文化视野下的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Kapukotuwa Mudiyanselage Alexander(阿里克);博物馆学理论和原则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付晔;中国高校专利产出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巨山;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及博物馆化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潘峰;“同根同源”的文化展演[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彭永春;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演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游敏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段阳萍;中国西南民族地区不同类型生态博物馆的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韩延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慧;美国高校博物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李波;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文小莉;美国高校的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赖亚曼;美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5 李月华;美国高校妇女学系/项目的课程设置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周小情;美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明强;美国高校竞技运动运行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8 杨迎春;美国高校职业生涯辅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武澎;美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0 冯玉芳;美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85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785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