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探析
发布时间:2020-08-12 20:21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人类的记忆、情感和审美,以其独特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鲜明个性展现着一个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标识。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主要依靠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加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发祥并流传于民间,在民间封建传统习俗的影响下,长久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依靠家族内部实现承传,这样的传承体系使其很容易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遭到破坏,有些甚至已经濒临灭绝。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但在实际的保护过程中,仍有大量优秀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因此,采取何种保护方式既可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的、活态的保护,又能够不断提高它的生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理论上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保护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文化内核,是那些很难展示的传统知识、经验、技能与技术,似乎与以实体形式存在的档案不着边际,但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积极探索,使得运用档案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从档案学的基本原理出发,依托具体的管理活动,将档案工作中收集、整理、鉴定、检索、编研、保管、利用等具体管理活动中的研究成果,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工作。 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研究,正是在档案视域下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全新模式,以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和传承方式、价值和形态等进行整体的、活态的保护,实现“保存过去,服务未来”的宏伟目标。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73.3;G122
本文编号:2790978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73.3;G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拥军;王薇;;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应增强五种意识[J];北京档案;2012年02期
2 王云庆;赵林林;;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其保护原则[J];档案学通讯;2008年01期
3 吴司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专业人才培养[J];大舞台;2011年02期
4 柳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的建设[J];东岳论丛;2008年06期
5 王玉平;;论档案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J];东岳论丛;2010年07期
6 王先发;孙二明;;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新视野——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J];湖北档案;2007年09期
7 吕建昌;廖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国际认同——兼谈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法律地位[J];中国博物馆;2006年01期
8 吕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口述档案[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9 吴品才;储蕾;;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的理论基础[J];档案学通讯;2012年05期
10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安葵;[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覃美娟;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2 陈竹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90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790978.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