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基于用户体验与感知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1 20:15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存在与发展,使得信息无处不在,然而用户却在信息随处可取的信息时代感叹“信息贫乏”。信息质量不佳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因为信息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要求。而且,优质的信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相应的经济活动及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高信息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 体验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着各行各业关注用户体验与感知,尤其是交互活动中的体验与感知。而在网络环境下,提升网络信息质量,优化用户体验已经成为企业或信息服务者应对体验经济的必由之路。 信息质量问题的重要性以及体验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信息管理学科的研究人员从用户体验与感知角度来重新认识信息质量。因为,信息质量不仅取决于客观的信息内容,还取决于用户在信息交互过程中的体验与感知对它的影响。 因此,本文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化用户体验与感知和建立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研究》(项目编号:10BTQ007),对网络环境下基于用户体验与感知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思路如下: 首先,回顾前人研究成果,界定用户、用户交互行为、用户体验、用户感知、信息质量的概念以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其次,采用实验法与专家访谈法获取用户在与信息系统的交互过程中影响信息质量的因素,探索性的构建信息质量影响因素假设模型; 再次,根据实验与访谈结果,设计问卷,进行网络问卷调研,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影响信息质量六个方面的因素:信息特征体验与感知、系统帮助和支持体验与感知、感观心理体验与感知、过程服务体验与感知、技术功能体验与感知及用户个性体验与感知; 最后,根据影响信息质量的六个方而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用户体验,提升信息质量的策略:加强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提高界面设计水平、完善系统帮助功能、改善系统技术功能、提高过程服务质量、重视用户个性与需求等六个提升策略.为捉供信息产品,信息服务信息机构或企业提供借鉴,以在实践中改进信息产.完善信息系统.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学位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G35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1.6.1 研究创新点
1.6.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文献回顾及综述
2.1 用户信息交互研究综述
2.2 用户体验研究综述
2.2.1 国外用户体验研究现状
2.2.2 国内用户体验研究现状
2.3 信息质量研究综述
2.3.1 国外信息质量研究现状
2.3.2 国内信息质量研究现状
第三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概述
3.1 信息用户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
3.1.1 信息用户的基本内涵
3.1.2 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基本内涵
3.1.3 用户信息交互过程
3.1.4 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特点
3.2 用户体验与用户感知
3.2.1 用户体验的基本内涵
3.2.2 用户体验的特点
3.2.3 用户体验的层次
3.2.4 用户感知的基本内涵
3.3 信息质量
3.3.1 数据质量的基本内涵
3.3.2 信息质量的基本内涵
3.3.3 数据质量、信息质量、信息系统质量的关系
第四章 基于用户体验与感知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假设模型
4.1 实验研究
4.1.1 实验设计
4.1.2 实验对象
4.1.3 实验任务
4.1.4 实验过程实施
4.1.5 实验结果分析
4.2 专家访谈
4.2.1 访谈对象
4.2.2 访谈前期准备
4.2.3 访谈实施过程
4.2.4 访谈结果分析
4.3 影响因素假设模型
第五章 基于用户体验与感知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 #37模型构建与分析
5.1 问卷设计
5.1.1 问项来源
5.1.2 问卷结构
5.2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5.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因子分析
5.4.1 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5.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5.4.3 因子解释与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5.5 信息用户个人特征与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5.5.1 性别与各因子的独立样本T检验(T-test)
5.5.2 年龄与各因子的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5.5.3 教育程度与各因子的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5.5.4 职业与各因子的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5.5.5 接触网络时间与各因子的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5.5.6 日均上网时间与各因子的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用户体验与感知的信息质量提升策略
6.1 六维度信息质量影响因素
6.2 信息质量提升策略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37065
【学位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G35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1.6.1 研究创新点
1.6.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文献回顾及综述
2.1 用户信息交互研究综述
2.2 用户体验研究综述
2.2.1 国外用户体验研究现状
2.2.2 国内用户体验研究现状
2.3 信息质量研究综述
2.3.1 国外信息质量研究现状
2.3.2 国内信息质量研究现状
第三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概述
3.1 信息用户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
3.1.1 信息用户的基本内涵
3.1.2 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基本内涵
3.1.3 用户信息交互过程
3.1.4 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特点
3.2 用户体验与用户感知
3.2.1 用户体验的基本内涵
3.2.2 用户体验的特点
3.2.3 用户体验的层次
3.2.4 用户感知的基本内涵
3.3 信息质量
3.3.1 数据质量的基本内涵
3.3.2 信息质量的基本内涵
3.3.3 数据质量、信息质量、信息系统质量的关系
第四章 基于用户体验与感知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假设模型
4.1 实验研究
4.1.1 实验设计
4.1.2 实验对象
4.1.3 实验任务
4.1.4 实验过程实施
4.1.5 实验结果分析
4.2 专家访谈
4.2.1 访谈对象
4.2.2 访谈前期准备
4.2.3 访谈实施过程
4.2.4 访谈结果分析
4.3 影响因素假设模型
第五章 基于用户体验与感知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 #37模型构建与分析
5.1 问卷设计
5.1.1 问项来源
5.1.2 问卷结构
5.2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5.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因子分析
5.4.1 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5.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5.4.3 因子解释与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5.5 信息用户个人特征与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5.5.1 性别与各因子的独立样本T检验(T-test)
5.5.2 年龄与各因子的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5.5.3 教育程度与各因子的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5.5.4 职业与各因子的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5.5.5 接触网络时间与各因子的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5.5.6 日均上网时间与各因子的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用户体验与感知的信息质量提升策略
6.1 六维度信息质量影响因素
6.2 信息质量提升策略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作勤;数据质量研究与实践的现状及空间数据质量标准[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4年03期
2 宋立荣;李思经;;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信息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3 侯文君;吕菲;高歌;;三维虚拟环境中用户交互行为及用户体验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年03期
4 管尊友,冯建华;一个可扩展的数据质量元模型[J];计算机工程;2005年08期
5 苏颖,于明,张伯鹏;一种衡量中小制造企业管理信息质量的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4年02期
6 高智勇;高建民;王侃昌;陈富民;刘军强;;基于信息结构要素的信息质量定义与内涵分析[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年10期
7 王锦贵,王京山;关于建立网络用户学的思考[J];江苏图书馆学报;2002年03期
8 曹孟谊,吴建明,孟秀玲;国外信息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4年04期
9 张伯鹏;制造信息全面质量管理研究(一)[J];制造业自动化;2002年08期
10 王侃昌;高建民;高智勇;刘军强;;企业信息质量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分析[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立荣;基于网络共享的农业科技信息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837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837065.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