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部分图文】:
论文的年度发文量一定程度上可以客观反映某研究的发展历史,也可根据历史预测近期的发文趋势[4]。通过中国知网(CNKI)检索我国近30年来体育强国建设研究的文献刊发量(见图1),从图中可知,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研究从1988—2005年期间,论文发表量呈现波浪式下降的趋势,这18年间共发表论文238篇,占论文总量(2 011篇)的11.83%,2006—2012年论文发文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这6年间共发表717篇,占论文总量(2 011篇)的35.65%,可知这6年体育强国建设研究的进展相对较快,平均每年以120篇的速度增长;2013—2018年发文量呈现波浪式增长趋势。2018年发文量高达246篇,同时,根据可视化分析可知2019年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研究的论文发表量预测值为210篇,反映出该研究发文量在2018年基础上开始出现下降趋势。2.2 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研究的作者分析
根据条件的设置,运行Cite Space V软件,可以得到由158个节点和88条线构成的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研究领域相关作者合作及研究团队知识图谱(见图2)。图中节点代表作者,节点的大小代表着发文量的多少,节点外的不同颜色代表作者发文的不同年份,节点的连线代表着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在图2中,共有158名作者,产生学术合作88次,其中作者出现频次最高的为8次,分别是张长城、刘志民、田雨普、鲍明晓四个人,所占比例为2.53%;出现频次5次以上的有5个人,所占比例为3.16%;出现频次4次及以下的有149人,所占比例为94.30%。说明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研究的关注度集中在少数人,关注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研究的作者处于比较分散的研究局面,仅存在以朱亚成为主要代表的研究团体;以钟秉枢为主要代表的研究团体;以杨国庆为主要代表的研究团体。其余大部分作者以及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基本处于独立研究以及两两研究的局面,学者之间缺乏学术交流与合作,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与学术争鸣,更不利于形成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研究长期、稳定、持续的研究团队。
对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研究机构进行分析,可以明晰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核心机构,有助于研究者从机构层面发现研究的方向与存在的问题,比较直观地表现出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研究的主要力量及影响力分布。将数据导入Cite Space V中,网络节点选择“Institution”,可以得到有关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研究机构的共现图谱(见图3)。其中节点代表机构,节点的大小与发文量成长比,节点间的连线代表机构间的合作情况,连线越粗表明合作密度越高。节点的颜色代表着机构发文的年份,节点的厚度与某时间内机构发文量成正比例。一般情况下,出现的频次与发文量成正比,节点越大,发文量相对越多。如上图所示,出现频次在10次以上的共有10家机构,分别为:北京体育大学的节点最大,出现的频次最高为36次;第二名为上海体育学院,出现的频次为19次;第三名为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出现频次为18次;第四名为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出现频次为18次;第五名为南京体育学院,出现的频次为17次;第六名为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出现频次为17次;第七名为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出现频次为13次;第八名为天津体育学院,出现的频次为12次;第九名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出现频次为12次;第十名为成都体育学院,出现的频次为11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编者按[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2 张玲玲;程林林;;打造支柱性体育产业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3 尹贤彬;张绪婷;;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的理论特质和时代特征[J];创造;2019年11期
4 寇晓娜;;基于体育强国理念下民俗体育文化发展与传承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年02期
5 臧海翔;程传银;;政策工具视角下体育强国政策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20年06期
6 季春美;刘东升;杜长亮;;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生态体育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04期
7 蒋菠;向金波;文艳红;曹莉;周楠锋;;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实施的视野与路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年04期
8 周玉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强国建设的内涵和路径[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年06期
9 李晓光;;体育强国背景下的体育产业融合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年15期
10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J];中国民族;2019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在军;当代竞技体育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冯宝忠;中国迈向体育强国途径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3 王智慧;体育强国的评价体系与实现路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4 郝强;我国由体育大国向强国迈进的竞技体育目标体系构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全汛;体育强国背景下甘肃省基层体校后备人才选材现状与问题分析[D];鲁东大学;2018年
2 闫君;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河北保定空竹项目面临的困境与发展机遇[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3 赵磊;建设体育强国背景下中国竞技体育利益补偿机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段光亮;建设体育强国语境下体育舆论的引导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12年
5 孟泓州;郑州市区业余乒乓球俱乐部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6 由飞翔;改革开放以来的“体育强国”观念史考察[D];南京体育学院;2014年
7 段传虎;体育强国目标下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创新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2年
8 苏宁;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思考[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9 孟号翔;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0年
10 杨武;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历史任务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7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857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