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的社会网络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的社会网络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成为全人类最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近年来我国信息安全水平越来越高,对于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层出不穷,正是基于此,为了能够全面回顾信息安全领域论文的发展历程,从计量学的视角,通过复杂网络分析等各种研究方法展开。本文旨在以CNKI 2005年-2014年10年间信息安全领域期刊论文为数据源。从论文机构、期刊、关键词、作者等方面出发,在此基础上,运用共词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计量研究,并利用SATI对文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VOSviewer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PAJEK对论文机构合著、作者合著的点度、中心度、密度、分区等方面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最后,对数据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归纳,找出信息安全领域论文研究的核心机构群、核心期刊、研究热点、作者群及规律。基本反映了信息安全领域论文的研究及发展状况。在阅读了大量关于信息安全的内容和国外的有关信息安全的论文与文章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目标的深入思考,本文将对以下内容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探索:首先,从信息计量学、信息安全、社会网络分析等领域出发对文献的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其次,确立研究对象,选取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加工。然后,利用共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从论文机构合著、关键词共现、作者合著等方面进行研究。最后,对数据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归纳总结,以期得出信息安全领域的发展现状、研究进展等,便于信息安全领域的相关人士研究。
【关键词】:信息安全 社会网络分析 PAJEK 计量学 研究进展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09;G35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3
- 1.1 研究背景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1.2.1 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现状9-10
- 1.2.2 信息计量学领域研究现状10
- 1.2.3 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现状10-11
- 1.3 研究意义11
- 1.3.1 理论意义11
- 1.3.2 实践意义11
-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11-12
- 1.4.1 研究重点11
- 1.4.2 研究难点11
- 1.4.3 研究创新点11-12
- 1.5 本章小结12-13
- 第二章 研究对象、方法及工具13-16
- 2.1 研究对象13
- 2.2 研究方法13-14
- 2.2.1 共词分析法13
- 2.2.2 聚类分析法13-14
- 2.2.3 社会网络分析14
- 2.3 研究工具14-15
- 2.3.1 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14
- 2.3.2 聚类分析工具14-15
- 2.3.3 社会网络分析工具15
- 2.4 本章小结15-16
- 第三章 信息安全领域文献计量16-36
-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16-17
- 3.1.1 数据来源16
- 3.1.2 数据清洗16
- 3.1.3 数据加工16-17
- 3.2 信息安全领域论文概况17
- 3.3 机构分析17-24
- 3.3.1 机构统计18-19
- 3.3.2 机构聚类19-21
- 3.3.3 机构合著网络分析21-24
- 3.4 期刊分析24-25
- 3.5 共词分析25-31
- 3.5.1 关键词统计25-26
- 3.5.2 关键词聚类26-27
- 3.5.3 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27-30
- 3.5.4 标题分析30
- 3.5.5 摘要分析30-31
- 3.6 作者分析31-35
- 3.6.1 作者发文统计31-32
- 3.6.2 作者聚类32-33
- 3.6.3 作者合著网络分析33-35
- 3.7 本章小结35-36
- 第四章 数据分析36-41
- 4.1 机构方面36
- 4.1.1 机构发文量分析36
- 4.1.2 机构团体分析36
- 4.1.3 机构关系强度分析36
- 4.2 期刊方面36-37
- 4.3 关键词方面37
- 4.3.1 关键词统计分析37
- 4.3.2 关键词共现热点分析37
- 4.3.3 标题、摘要切词分析37
- 4.4 作者方面37-38
- 4.4.1 作者发文量分析37-38
- 4.4.2 作者聚类分析38
- 4.4.3 作者合著强度关系分析38
- 4.5 相关性分析38-40
- 4.5.1 核心机构、作者、研究领域关联分析38-40
- 4.5.2 热点机构、作者关联分析40
- 4.5.3 热点机构、研究领域特征分析40
- 4.6 本章小结40-41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1-44
- 5.1 结论41
- 5.2 建议41-42
- 5.3 展望42
- 5.4 存在问题42-44
- 参考文献44-46
- 附录46-47
- 后记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新东;朱少华;;大学生社会网络与学习的相关性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2 陈淑洁;叶新东;邹文才;;社会网络分析在网络课程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3期
3 魏顺平;;社会网络分析及其应用案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3期
4 党洪莉;;社会网络分析推进知识的共享与创新[J];图书馆学研究;2010年05期
5 杨利军;魏晓峰;;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外社会网络分析领域可视化研究[J];情报科学;2011年07期
6 赵丽娟;;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在情报学中的应用[J];图书馆学研究;2011年20期
7 李纲;李昂;;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学术团体合著研究——以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为例[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1年03期
8 温芳芳;;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专利合作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13年07期
9 谷斌;黄家良;;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情报;2014年01期
10 熊文鹏;徐江龙;;社会网络分析在网络公共领域舆论管理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绍奇;张楠楠;张敏强;;中国心理学界论文合作网络的社会网络分析[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蔡剑文;苏海潮;;厦门大学图书馆人文社科实验室的实践与启示[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赵燕平;孙铁铮;;基于多重社会网络分析理论的风险发现与监测[A];第12届全国信息管理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汪明亮;;犯罪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社会网络分析[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1年度)[C];2011年
5 李东泉;魏登宇;卢金河;;社会网络分析在规划管理组织中的应用研究——以常州市规划局新北分局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周明洁;王可欣;陈爽;;什么样的人更具有影响力:一项基于人格特征的社会网络分析[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陈百龄;;资料库中寻人脉:应用网络分析于电脑辅助报道[A];新闻学论集(第25辑)[C];2010年
8 郝志运;钟佳桂;莫云生;;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知识权力中心研究[A];2007年全国第十一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李勇进;陈兴鹏;;白银市资源型企业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吴冰;王重鸣;;软件产业社会网络分析:一个案例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徐勇;社会网络分析应用 稳步提升用户ARPU[N];人民邮电;2009年
2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郭台辉;社会网络分析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丹;社会化问答社区的社会网络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王韬;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政府微博有效回应网络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李如亮;Moodle社会网络分析插件的设计、开发与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伟;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泛珠三角经济联系与合作网络结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宋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Web数据挖掘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
6 杨黎明;基于模糊系统的社会网络预测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于新勇;“东突”恐怖主义威胁风险评估及管理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8 诸利亮;企业管理者职务犯罪的社会网络分析:“圈子”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9 刘芳芳;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跨区域产学研合作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10 张红菊;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竞争对手识别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的社会网络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302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