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AD情感模型的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5 01:08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日常社交带来了变革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习惯于依靠移动智能设备获取并交流信息,随着高学历用户规模的扩大对信息获取效率与质量的要求也大幅度提升。社会化问答类社区因此而适时诞生,其知识性和社交性双重属性特征满足了用户对信息的要求和需求并深受用户喜爱。但仍存在仅浏览而不进行实际内容贡献与社交建立的情况。且互联网快速发展伴随着信息碎片化、时间碎片化的特点,均会从情感体验方面间接影响用户在社区内的信息行为。一方面,如何理解用户信息行为背后的情感原因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已成为学术界目前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然而已有研究尚未形成系统化结果,因此对虚拟情景下用户情感与行为的研究是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网站看重的是流量,而社区讲究的是价值、是沉淀,并非全民参与。要想吸引更多用户群体参与并留住用户,促使社区知识活动氛围更加活跃,这就需要社区运营者熟知平台用户情绪对其不同信息行为的影响程度及方式过程,其直接关系到社区运营结果。此外,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信息行为-情感研究也是对国家关于―信息行为中的情感体验研究‖号召的响应,具有切实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了社会化问答...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2.1 社会化问答社区及其相关研究
2.1.1 社会化问答社区定义
2.1.2 社会化问答社区相关研究
2.2 情绪/情感相关研究
2.2.1 情绪/情感概念界定
2.2.2 PAD情感模型及其相关研究
2.2.3 情绪/情感与行为关系相关研究
2.3 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相关研究
2.3.1 用户信息行为的定义
2.3.2 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3.2 研究模型
3.3 研究假设
3.3.1 刺激(S)与机体(O)相关假设
3.3.2 机体维度(O)与反应维度(R)相关假设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4.1 问卷设计与前测
4.1.1 问卷设计
4.1.2 变量的测量
4.2 数据预调研
4.2.1 信度分析
4.2.2 效度分析
4.3 正式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4.4 本章小结
5 实证分析与结果
5.1 样本特征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信度与效度分析
5.3.1 信度分析
5.3.2 效度分析
5.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5 模型适配度检验
5.6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6.1 模型构建与评价
5.6.2 模型拟合度分析
5.7 假定检验与结果分析
5.7.1 假定检验
5.7.2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管理建议
6.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主要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82418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2.1 社会化问答社区及其相关研究
2.1.1 社会化问答社区定义
2.1.2 社会化问答社区相关研究
2.2 情绪/情感相关研究
2.2.1 情绪/情感概念界定
2.2.2 PAD情感模型及其相关研究
2.2.3 情绪/情感与行为关系相关研究
2.3 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相关研究
2.3.1 用户信息行为的定义
2.3.2 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3.2 研究模型
3.3 研究假设
3.3.1 刺激(S)与机体(O)相关假设
3.3.2 机体维度(O)与反应维度(R)相关假设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4.1 问卷设计与前测
4.1.1 问卷设计
4.1.2 变量的测量
4.2 数据预调研
4.2.1 信度分析
4.2.2 效度分析
4.3 正式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4.4 本章小结
5 实证分析与结果
5.1 样本特征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信度与效度分析
5.3.1 信度分析
5.3.2 效度分析
5.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5 模型适配度检验
5.6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6.1 模型构建与评价
5.6.2 模型拟合度分析
5.7 假定检验与结果分析
5.7.1 假定检验
5.7.2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管理建议
6.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主要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82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3782418.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