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微灌技术发展阶段和特点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微灌技术发展阶段和特点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微灌能够适时、适量、均匀、连续、定量地湿润作物根区土壤,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节水灌溉技术。为了总结我国微灌技术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探究我国微灌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对1973年-2014年的有关微灌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整理后,采用excel和Cite SpaceⅢ等软件根据将我国微灌技术发展分为不同阶段,并分析了我国微灌领域不同阶段的研究重点和主要特点,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从文献分析角度,综合有关微灌的文献、研究机构和期刊的数量统计图上升趋势,按照三个因素的增长速率,我国微灌技术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起步阶段(1973-1986年),文献数量、研究机构数量和期刊数量随时间的增加量相对较快,增长较为平稳;波动成长阶段(1986-1993年),增长速率减缓而且不断变化,震荡增长;快速发展阶段(1993-2006年),微灌发展进入了快速成长期,增长速率很快,并且增长相对较为平稳;指数增长阶段(2006年至今),各方面发展都十分迅猛,整体呈指数式增长。2、我国微灌技术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从核心作者和代表研究机构两方面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阶段,核心作者数量和研究机构数量都比较少,增长速率较快,地区分布也都较为分散;第二阶段,核心作者数量增长幅度较大,分布较为分散,合作性较弱。国家级科研院所增多,并且出现了一些农业高校,华北地区的机构数量明显增多;第三阶段,核心作者数量和代表机构数量增长幅度都相对较小,核心作者在所有作者中所占比例较前一阶段却显著增大,代表研究机构的形式比较混杂;第四阶段,核心作者数量和代表研究机构都显著增多,核心作者所占比例非常大,并且合作关系密切,分布很广泛。代表研究机构中农业类院校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3、我国微灌研究领域核心作者群正在逐渐形成,研究机构主力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但企业对微灌研究也很重视,校企合作对于推动我国微灌研究有着重要作用。4、我国微灌研究热点主要有:微灌效益、灌水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未来我国微灌研究重点应为:滴灌技术的应用及其效益、新型灌水器的研发、新型灌水制度、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以及对作物、土壤的影响、微灌智能化控制技术等。5、微灌技术的研究逐渐深入,正在逐渐趋于成熟。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化、集约化研究将会是未来我国微灌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我国未来的微灌技术在节水同时会注重效益,向着一体化的高效节水模式发展。
【关键词】:微灌研究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Ⅲ 研究热点 发展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275;G353.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绪论12-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12-13
- 1.2.1 微灌概述12-13
- 1.2.2 文献计量学的相关概念13
- 1.3 我国微灌和研究计量学的研究进展13-15
- 1.3.1 我国微灌的研究进展13-15
- 1.3.2 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进展15
- 1.4 存在的问题及切入点15-17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17-20
- 2.1 研究内容17
- 2.2 研究方法17-18
- 2.3 技术路线18-20
- 第三章 我国微灌技术发展阶段的划分20-26
- 3.1 数据检索和处理20
- 3.1.1 数据采集20
- 3.1.2 数据处理20
- 3.2 结果与分析20-25
- 3.2.1 文献数量的分析20-21
- 3.2.2 研究机构分析21-22
- 3.2.3 载文期刊分析22-24
- 3.2.4 我国微灌研究发展的阶段划分24-25
- 3.3 学科分析25
- 3.4 本章小结25-26
- 第四章 我国微灌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26-35
- 4.1 CiteSpace软件介绍26
- 4.2 数据来源与转换26
- 4.3 初始条件及阈值设置26-27
- 4.4 结果与分析27-34
- 4.4.1 核心作者分析27-29
- 4.4.2 代表机构分析29-31
- 4.4.3 研究热点分析31-34
- 4.5 本章小结34-35
- 第五章 我国微灌技术的发展趋势35-39
- 5.1 阈值设置35
- 5.2 结果与分析35-37
- 5.3 微灌技术发展趋势分析37-38
- 5.3.1 微灌智能化控制技术37
- 5.3.2 水肥一体化技术37
- 5.3.3 滴灌技术的应用及效益37
- 5.3.4 新型灌水器37-38
- 5.3.5 新型灌溉制度38
- 5.4 本章小结38-39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39-41
- 6.1 结论39-40
- 6.2 存在问题及建议40-41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46
- 作者简介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留运,叶清平,岳兵;我国微灌技术发展的回顾与预测[J];节水灌溉;2000年03期
2 党力,王仁法;结合国情 坚定不移地开发中国微灌产品[J];节水灌溉;2000年06期
3 王庆安;发展微灌技术 做科技成长型企业[J];节水灌溉;2001年03期
4 刘永华,原瑞芬;微灌技术要点[J];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2001年02期
5 张波,王宏梁;浅议微灌技术在山西省的应用前景[J];山西水利;2001年05期
6 王胜利;新型微灌技术——微灌地膜[J];山西农业;2001年11期
7 ;国外微灌技术[J];吉林水利;2002年11期
8 ;微灌技术在我国[J];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2年08期
9 吴克研;微灌技术简介[J];新农业;2002年03期
10 余根坚,龚时宏;喷、微灌技术发展状况与发展模式研究[J];节水灌溉;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余根坚;李久生;龚时宏;高本虎;杨继富;胡亚琼;;喷微灌技术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2 耿琳;王朝勇;周芸;;四川省微灌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问题[A];中国水利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李永川;白丹;宋立勋;江彩萍;;微灌田间管网水力计算研究进展[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5年
4 曹红蕾;;微灌技术在设施农业中防治土壤盐渍化的研究与探讨[A];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4年
5 陈瑾;刘述丽;;微灌过滤器适用性分析[A];2012全国灌区信息化建设与防渗抗冻胀技术专刊[C];2012年
6 姚振宪;张薇薇;张志强;高进;;我国滴灌发展历程回顾及建议[A];多学科在现代农业建设中交叉运用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赵智;武阳;王伟;黄兴法;;微灌方式对成龄香梨生长效应的影响[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实 ;微灌技术:再造山川的魔术[N];经济参考报;2005年
2 记者 高立洪;我国微灌发展前景看好[N];中国水利报;2007年
3 高立洪;微灌亟待由潜力变为现实生产力[N];中国水利报;2007年
4 本刊记者 高立洪;推进微灌快速健康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7年
5 记者 周维海;全国微灌大会工作交流会召开[N];科技日报;2007年
6 余根坚 李久生 龚时宏 高本虎;哪些因素影响喷微灌技术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2年
7 ;微灌技术成为发展的主题[N];中国水利报;2002年
8 ;微灌技术在我国[N];中国水利报;2002年
9 本刊记者 高立洪;做好技术支撑 加快微灌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9年
10 记者张渊;微灌节水 农业发展的方向[N];酒泉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利峰;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微灌技术发展阶段和特点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王争利;微灌工程CAD软件开发及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3 段俊丽;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微灌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蔡小超;自压软管微灌田间管网水力性能及优化设计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6年
5 李明刚;太阳能微灌供水系统试验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6 高照阳;基于温室微灌的双湿度(土壤和空气湿度)自动测控系统设计与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4年
7 李宝珠;微灌工程干管环状管网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张鑫;微灌灌水均匀度智能测试仪的研制与试验[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9 杨红伟;微灌工程CAD软件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10 侯俊丽;高速公路中央绿化带智能微灌绿化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微灌技术发展阶段和特点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5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385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