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
【摘要】:东巴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巴档案文献记录着纳西族民族的历史变迁、社会形态的变化,其研究有助于揭示世界上原始宗教与各民族的关系和人类文化史中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文化发展变迁的源流。对于东巴档案文献的研究一直被受海内外学者所关注,具有大量国际化研究需求。但目前,东巴档案处于分散状态甚至濒危状态,其研究相互交流极为不便。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是文、理、工三大学科相交叉的综合性研究,是指以信息技术、网络传播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对东巴档案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检索及传播,将东巴档案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突破以传统纸质修复的抢救模式来保护东巴档案,实现东巴档案的长久保存。该研究在推动东巴档案的抢救保护、实现其大范围有效地传播利用、进而促进纳西族地区旅游文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将正文分成四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概述。全面的诠释了纳西族东巴档案的定义,详细介绍了纳西族东巴档案的特点和分布,在此基础上,解析了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的内涵,并提出了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原则。第二部分: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意义。详细阐述了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介绍了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在肯定已取得成绩的同时,发现了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促进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持续发展的对策。结合东巴档案的特点,以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寻求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东巴档案 东巴档案数字化 数字化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70.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一、绪论9-15
- (一) 选题背景9-10
- (二) 研究综述10-12
- 1. 研究综述10-11
- 2. 文献数量的年度分布11-12
- (三) 研究的意义12-13
- (四) 研究方法13-14
- (五) 创新点14
- (六) 难点14-15
- 二、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概论15-23
- (一) 纳西族东巴档案15-18
- 1. 纳西族东巴档案的定义15-16
- 2. 纳西族东巴档案的特点16-17
- 3. 纳西族东巴档案的分布17-18
- (二) 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的定义18
- (三) 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主要内容18-21
- 1. 纳西族东巴档案收集整理18-19
- 2. 纳西族东巴档案扫描加工19
- 3. 东巴文识别19-20
- 4. 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图文编辑处理20
- 5. 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成果验收20
- 6. 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成果存储与备份20-21
- (四) 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原则21-23
- 1. 抢救保护原则21
- 2. 利用价值原则21
- 3. 保真原则21-22
- 4. 安全性原则22-23
- 三、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意义23-27
- (一) 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建设是保护和抢救东巴档案的必要措施23-24
- (二) 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是开发利用东巴档案资源的基础24
- (三) 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使东巴档案工作更规范化、标准化24-25
- (四) 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是实现东巴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前提25
- (五) 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能促进纳西族东巴文化产业发展25-27
- 四、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现状27-33
- (一) 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27-29
- 1. 纳西族东巴档案的数字化建设的政策支持27-28
- 2. 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已经取得的成绩28-29
- (二) 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29-33
- 1. 缺乏数字化专业技术人才30
- 2. 各机构数字化建设基础薄弱30-31
- 3. 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31-32
- 4. 尚无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缺乏统一规划32-33
- 五、促进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对策33-46
- (一)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33-34
- 1. 提升原有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33-34
- 2. 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34
- (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34-36
- 1. 加强数字化建设硬件设备建设34-35
- 2. 加大数字化建设软件开发力度35-36
- (三) 多元化的资金投入36-38
- 1. 政府投资为主,基金资助为辅36-37
- 2. 政府投资为主,联盟资助为辅37
- 3.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型投资37
- 4. 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型投资37-38
- (四) 建立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统一机构,统筹规划38-40
- 1. 成立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委员会38-39
- 2. 统筹规划,加强合作39
- 3. 统一东巴档案数字化标准规范39-40
- (五) 加强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质量控制40-43
- 1. 选择合适的扫描参数,保证扫描质量40-41
- 2. 加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41-42
- 3. 选择合适的图像储存格式42-43
- 4. 加强数据验收,保证数据质量43
- (六) 采取严格措施,确保数字化档案安全43-44
- 1. 确保东巴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数据安全43
- 2. 保证东巴档案数字化后储存安全43-44
- (七) 构建东巴档案数字化目录中心和分布式数据库44-46
- 1. 建立东巴档案数字化目录中心44
- 2. 建立东巴档案数字化分布式数据库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1
- 科研成果51-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章应;;和云章东巴所写经书研究[J];西南学刊;2013年01期
2 梁屹峰;传自远古的足迹——纳西族东巴经[J];云南档案;2002年02期
3 张美芳;秦佳心;;纳西东巴经数字化抢救过程中的技术保障措施的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6年05期
4 和继全;;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馆藏东巴经跋语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李敏;;纳西族东巴经书目述评[J];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11期
6 杨中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纳西族象形文东巴经书和文献[J];档案学通讯;1986年04期
7 和力民;杨亦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东巴经书目简编[J];长江文明;2009年01期
8 和继全;;纳西东巴古籍藏语音读经典初探[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9 萧霁虹;东巴古籍的整理与研究[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10 赵世红;倾情护宝藏 众志写华章——百卷《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的抢救整理出版[J];今日民族;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佳;;东巴经中与“茶”有关的常用语用字分析[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毛龙发;;纳西族东巴经对病因的认识[A];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首届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6年
3 马文丽;;论纳西东巴经的译注模式[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郑长丽;;东巴经中的“写”字用字分析[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5 和晓蓉;和继全;;丽江东巴宗教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反思[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6 李晓亮;;东巴后人今安在——以南溪村调查为例[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7 和志武;;纳西族古文字概况[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8 和发源;;从东巴经书的记载看纳西族古代婚姻家庭的演变[A];民族学研究第八辑[C];198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红;东巴古籍文献:保护在行动[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池玉玺;东巴造纸技艺:在市场挤压下面临困境[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王跃平 玲子;东巴古籍列入世界记忆遗产[N];云南日报;2003年
4 黄曲;东巴·白水台·二月八节[N];中国文物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唐红丽;加强国际学术合作 推进东巴古籍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杨福泉;东巴:纳西族的宗教专家和艺术家[N];中国民族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唐红丽;探访东巴:纳西族的民间“智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宋鸿军;难得一见的东巴纸明信片[N];中国集邮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雷新;东巴经典:抢救正在消失的记忆[N];人民政协报;2013年
10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喻遂生;东巴经的解读已成为学科发展瓶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冬梅;节日的教育功能探析[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蕾;纳西东巴经数量词用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吴双;纳西东巴绘画艺术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3 和川军;寂寞的见证者—纳西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4 高春华;纳西东巴经封面形制和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5 王艺蓉;通往神性之路的图像[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6 谢敏;纳西族东巴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7 周莹;《回归的东巴经卷》翻译实践报告[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8 吴志军;东巴视觉艺术符号的特征分析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郑长丽;《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跋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郑洁莹;丽江纳西族东巴武术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42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842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