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北大核心期刊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官网_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发布时间:2016-11-13 11:42

  本文关键词: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官网_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介绍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是由上海市教委主管、上海体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体育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59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大16开,96页;国际统一刊号:ISSN 1000-5498,国内统一刊号:CN31-1005/G8。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以反映我国体育科学领域最新的、高水平的体育科研成果为主要任务。主要栏目:专题论坛、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读者对象:广大体育科研人员、大中学体育教师、教练员及体育管理工作者。

 电话:(86)-21-51253130  51253132

 传真:(86)-21-51253131   

E-mailxb@sus.edu.cn  

邮发代号:4-793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官网_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稿约简则

 

来稿应论点鲜明,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炼,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或实用价值。全文一般不超过7000字,题目不超过20字。凡以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为内容的论文,应在首页注脚用“基金项目”标识,并注明课题代码编号。例如: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03BTY005),并请附“基金课题”证明复印件。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等,也请在文稿首页末注明。
2 来稿应有题目、摘要、关键词,并有相应的英文对照。摘要应写成报道性文献(需包含研究方法、结果、结论等),以200字左右为宜,摘要中不宜用图表和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也不应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选取3~8个关键词,所选词应该是该文题目、摘要或正文中出现的能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文稿应有作者中英文署名(次序按贡献大小排列),用中英文标明工作单位全称及单位所在城市(邮政编码)。并请附第一作者简历[姓名、出生年、籍贯(如浙江杭州人)、学历、职称、职务、电话号码、E-mail、主要研究方向]。作者的署名排序在投稿时确定,之后不得另行更动。
3 文稿中的外文字母、数码、符号,要求工整、清晰,对容易混淆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应标明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属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区别要明显。量和单位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pH及特殊符号例外),量的单位一律采用正体。
4 文稿中的表格尽量采用三(横)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横)线,不留竖线和斜线。表格也应有相应的中文表名并具有自明性,表的内容切忌与图及文字表述重复,表内同一指标数字的有效位数应一致。
5 来稿所引用文献,请核实准确,注明出处。参考文献的引用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文献,且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文献标引序号请按文中引用顺序依次排列,并注意在正文引用处标上对应的序号;凡涉及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文献数量一般不少于10条/篇。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专著的著录格式:序号作者.书名.版次(第1版不标注)[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1] 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0-103
  (2) 期刊的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3] 杨文轩.21世纪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2001,6(2):7-9
  (3) 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页码
  (4) 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
    例如:[9] 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研究[EB/OL]. [1998-08-16/1998-10-04].
  (5) 报纸的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16]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6 勿一稿多投。自投稿日起,凡60天内未收到本刊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在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前,凡文章已在其他公开出版物或互联网上发表的,请作者务必及时通知本刊。文章内容严禁抄袭、剽窃,作者来稿文责自负。由一稿多投引发的作品重复刊登、同一作品作者署名变更(如作者人数增减,顺序改变等),以及因抄袭、剽窃等违反《著作权法》和其他现行法律的行为所产生的法律纠纷,本刊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作者稿件一经向我刊投送,即表明作者已同意将该作品的专有使用权授予本刊。所发表的文章版权属《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任何转载、摘登、翻译或结集出版均须事先获得编辑部的书面许可。

本刊用稿周期一般在6个月左右。作者不同意对文稿作文字性及少量内容删改,请投稿时注明。作者自留底稿,录用或未被录用的稿件均一律不退。

作者一经投送作品,即视为作者已同意并接受上述全部条款。

 

  地址:上海市清源环路650号《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200438。
    电话:021-51253130

 网址:
    E-mail
stxb@263.net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官网_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联系地址:上海市清源环路650号《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200438
电话号码:021-51253130 51253131(转)
电子邮箱:xb@sus.edu.cn

网址:

 



  本文关键词: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3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bhzz/173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7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