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杂志_中国科技论坛杂志
本文关键词: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杂志简介 《中国科技论坛》(月刊),于1985年9月创刊。创刊17年来,是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科技部主管的科技政策理论刊物,《中国科技论坛》以其指导性、政策性、理论性、综合性为特色,独树一帜。始终坚持“科教兴国”的办刊宗旨,是一本具有高水平、高品位、高质量的全国性科技政策理论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以探讨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政策和管理问题为主,广泛开展有关科技发展规律、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管理与决策、技术分析与评价、科技人才开发与使用、科技引导社会发展以及国际科技关系等多方面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评述,总结交流全国科技工作的经验、方法和体会,研究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科技战线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探讨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中国科技论坛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收录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连续6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南大核心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
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
4、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5、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6、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1.297;总被引频次:2446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1.697;综合影响因子:0.932
7、中国科技论坛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期刊一等奖
首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中国科技论坛栏目设置 专题笔谈,战略研究,科技管理研究,创新研究,产业研究,企业研究,知识产权研究,人才研究,三农研究,国际研究,研究与探讨。 中国科技论坛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 一、作者需保证专稿专投,无抄袭等学术违规行为和署名纠纷。本杂志社仅接收网上在线提交的稿件。
二、为配合匿名评审制度,作者在学术投稿时请将文章名、基金项目、作者简介、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全部放在与正文内容相独立的首页;正文不得显示与作者相关的任何信息。否则稿件将被延后处理。
三、来稿篇幅以9千字以内为宜;若论文受到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并请尽量提供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文章题目请用中英文两种文字。
四、作者简介格式: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称,学历;研究方向。
五、规范参考文献格式。正文中的引文、转述等用上角标(如[1])标注参考文献序号,并与文末参考文献一一对应。
参考文献格式:①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序号]主要责任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②期刊文章[J]—[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③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④报纸文章[N]—[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⑤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⑥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⑦电子文献:Ⅰ.电子期刊[F/OL]、电子报纸[N/OL]、电子图书[M/OL]著录格式除按上述相应文献[J][N][M]的著录格式外,还需注明引用日期和具体访问路径(网址)。Ⅱ.电子公告[EB/OL]、联机数据库[DB]的著录格式:作者.篇名[EB/OL].访问路径(网址),(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
六、文中不用脚注。如有特殊需要,少量注释以括号形式出现在正文中。
七、所有录用稿件均被视为作者同意转让文稿版权(含各种介质、媒体的版权)给编辑部。录用后请先下载该协议,全部作者在该协议上签名后复印留存一份后,将原件寄回编辑部。
重要说明:本站仅协助已经获得授权的杂志社进行杂志订阅,非中国科技论坛杂志官网, 直投稿件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的编辑部。
中国科技论坛同类优质期刊(排名不分先后)
学术杂志网是专业学术杂志网站。历经7年多的发展与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现已成为全国会员较多、口碑较好的学术杂志订阅网站,先后3余次荣膺各类媒体的好评和推荐,并在2007年获得了中国最佳商业网站排行榜(教育榜)六强的荣誉称号。
《学术杂志网》订阅公告:
1、速度快:内部订阅通道快速下单,大大缩短了时间;
2、发刊快:凡是在本站下的订单,可享受快速见刊;
3、沟通好:专业老师和你一对一及时沟通,有问题可随时修改订单;
4、有保障:有专业团队,为您修改需要返修的《中国科技论坛》订单;
5、免费送:凡是在本站的会员,均可免费再赠送《中国科技论坛》杂志一本;
《学术杂志网》订阅声明:
1、《中国科技论坛杂志》为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
2、中国期刊网: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可查询,收录期刊
4、本站只收取最低限度的订阅费用,如果还有比本站订阅价格更低,一周之内可以退出多收款项。
5、本站成功率高,没有成功的全额退还一切费用。
《学术杂志网》订阅流程:
1.提出要求 → 2.推荐刊物→ 3.支付订金 → 4.确认订单 → 5.发通知书 → 6.快递杂志
1.《中国科技论坛杂志》订阅订阅价格能不能更便宜一些?
答:由客户确定类型,由本站为客户根据期刊排版日期、收费情况来推荐给客户,订阅价格可以适当下调,并且出稿的速度会更快。
2.信用有保证吗?
答:学术杂志网建站7年以来,各方面取得了非常的业绩,开通了支付宝信认商家服务,可以担保交易;网银在线支付是首批2005年用户;所有的银行卡号都是2004年注册的;付款可以支付到对工帐户(工商银行)。如果有欺骗行为,所有的收款方式都早就被注销了。
3.你们的网站有退款服务吗?
答:请客户保留汇款凭证。不成功全额退还客户。
4.什么是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
答:“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5.一般多长时间?
答:根据客户的要求和选择的期刊类型不同,而且编辑部也有时间安排,不排除有更长久的时间,建议有需求的用户一般提前2个月就开始提交订单比较理想。
6.我可以随时跟踪进展情况吗?
答:当然,我们的每一位客户,都会分配一名专职的客服经理为你全程负责,随时通报进展情况。
7.是否可以真的做到100%?
答:一般来说,可以做到98%以上,如果编辑手里的文章已经比较多的时候,就会推迟一些。该期刊特别忙的话,在征得客户你的同意后,可以免费更换同级期刊。
8.可以通过那些方式付款?
答:目前,我们支持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政储蓄等银行的柜台汇款;网银在线付款;支付宝、淘宝在线付款;企业的对工帐户付款。我们的法人代表是“任本芬”、对工帐户是“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有疑问请联系投诉与建议中心杨老师:13378216660。
因篇幅限制,更多问题请进入专题了解>>
学术杂志网有订阅合作的均为正规期刊的编辑部,可在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到相关信息。本站以7年相关经验,帮助选择最适合的正规杂志社,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客户最满意的效果。
在线咨询:
《中国科技论坛》文章范例
经济困境与产业技术战略选择 齐建国,杨起全,Qi Jianguo,Yang Qiquan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采用分散的经营模式 郭励弘
我国基因工程制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和政策建议 张木,侯爱军,刘育新,周永春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胡志坚,苏靖,Hu Zhijian,Su Jing
从专利申请看我国技术创新状况 赵捷,柳卸林,Zhao Jie,Liu Xielin
知识经济与企业创新方式的变革 马名驹,Ma Mingju
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中小企业成长的摇篮 张景安,Zhang Jing'an
浅谈我国CAD软件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毕克新,葛江华,陈阳
知识经济呼唤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孙敬水,蒋玉,Sun Jingshui,Jiang Yumin
高技术产业化中试配套协作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李恒光,唐兴信,Li Hengguang,Tang Xingxin
实施敏捷制造时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和经营管理上的敏捷化改造 陈国权,Chen Guoquan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白守仁,Bai Shouren
落后地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林智钦,Lin Zhiqin
陆贫困地区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白芳,Bai Fang
推动科技兴贸迎接新世纪挑战 惠永正
从技术贸易看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柳卸林,赵捷
加快推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思考 王亚平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对小企业作用的再思考 方新
进言于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陈秋,符希栋
21世纪中国综合减灾对策措施的思考 金磊
我国科学基金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王兰明
信息技术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支持 闫平
项目后评估及其实施 孙福全,刘彦
关于扩充现行科技统计指标体系的探讨 李佳,郑文范
高校应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王术
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问题 袁俊
合作科研开发与知识产权保护 董宏伟
我国西部开发的水利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 马德伟,张伟,陈献,刘景运
农业领域科技资源的知识产权管理问题 王志本,Wang Zhiben
我国传统制造业变革的法治环境构建 汪全胜,Wang Quansheng
科技活动中法与道德的功能互补及其实践把握 胡朝阳,Hu Chaoyang
跨世纪学术带头人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式研究 陈韶光,徐天昊,吴奎武,王淑兰
政府要积极稳妥推进我国的电子商务 刘育新,王亚平,李晓东,程家喻,姚国章,曾强,向欣
"十五"规划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目标选择分析 宋卫国,李军,Song Weiguo,Li Jun
"十五"期间地方科技工作发展趋势与特点 刘春成,Liu Chuncheng
中国高科技园区的产业和区域定位 周晖,Zhou Hui
技术壁垒"科技入关"面临的挑战 刘彦,Liu Yan
区域科技概念及其构成因素 徐建国,吴贵生,Xu Jianguo,Wu Guisheng
试论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战略 胡霖,李霆,Hu Lin,Li Ting
国家创新系统的内涵及其运行绩效的评估 王海燕,Wang Haiyan
欠发达地区构建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 杨晓年,廖光展,Yang Xiaonian,Liao Guangchen
国家创新体系中技术服务的作用 伊彤,Yi Tong
重视产业结构的创新 蔺东,Lin Dong
也谈创新研究 裴世兰,Pei Shilan
中国入世后的科技发展 杜占元,冯锋,姜万军,俞文华,潘菊英
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的科技发展战略 曾进康
经济转型中北京制造业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张嵘,刘新国
我国基础研究环境恶化的1O个方面——我国基础研究的环境研究之一 柳卸林,赵捷
煤炭企业的非煤及后勤系统民营化改造 何烨
纳米科技:我国位于何处 汤世国
深化转制科研院所产权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建议 王元,胥和平
科研院所转制上市的探索与实践 才让
关于中小城市发展信息产业的思考 黄宁燕
论台湾科技产业发展的缺陷与两岸合作模式 郭国庆,李先国,,牛海鹏
中国国际竞争力国际排名涨落分析 李京文,李文军,李仁良
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测度 陈劭锋,牛文元,杨多贵
高校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若干问题研究 黄跃雄,胡卓加,吴锡尧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 潘谷平,章滢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基本态势 杜谦
科技全球化及中国的对策 王春法,郭新有,欧阳斌,武夷山,薛澜
发展中的中国基因产业 周永春,林琳,徐新来
应当重视生物信息学及其产业的发展 赵友春,张长铠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支撑体系研究 陈向军,田志龙
高科技产业开发区集聚效应与区域竞争优势 张元智
试论高技术企业治理结构创新 唐更华
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黄燕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黄晶
有效利用技术创新中取得的自主知识产权 王九云
中国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瓶颈因素分析及对策 顾海
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契机 李雄文,孙燕
正确运用美国创业投资的选择偏好 鲍志效
清洁生产政策设计中引入市场机制的研究 杜祥瑛
电子信息技术对科学活动方式影响的社会学考察 莫少群
基于博弈论的公共政策分析 田大山,邱菀华
我国科技人才队伍面临的危机及对策 赵红光
关于基础科学与基础科学人才培养的思考 眭平
<科普法>与中国的科普事业 武夷山,陶世龙,赵南元,方舟子,刘华杰
中国全球变化战略行动计划纲要 张雪芹,葛全胜,林海
强化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中的国家意志 "中国战略技术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
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的道路选择、发展目标与优先领域 戴小枫
WTO/TBT协定下我国的实验室认可战略 朱星华,郝国防,朱丽
试论我国技术创新战略的基本取向 丁国安
关于推进基础研究工作的几点思考 王葆青
基础研究不是免费物品国家社会科学 刘立
知识经济背景下产学研合作创新对策 朱建设
知识经济与研究生教育的互动 廖湘阳,王战军
美国政府反恐科研部署及对我国的启示 李石柱,汪涛
公益型科研机构科技投入的调研与分析 张庆阳,王亚光,张沅
京沪深三市软件行业发展及政策比较分析 韩雪,方新
信息化对北京市就业的影响 陈皓,武夷山
地方科技管理特点研究 彭富国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供给与需求的信息学分析 詹慧龙,胡明文,刘燕
管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问题初探 程华,刘建一
根治淮河流域洪涝旱灾害新方案战略分析 彭泽云,丁祖荣,丁在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杜占元
我国高科技园区企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探析 朱静芬,史占中
试论制造业先进适用的共性技术与推广 吴玉广,张志明
我国29个省区市装备制造业聚类分析 孙伟
加快杭州医药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施勇峰,林晔,周恺秉,倪芝青
福建省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监测分析 雷德森,张良强,林共市
构建经济强国的科技创新体制--日本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解析 龚旭
企业间R&D合作与技术创新效率 刘卫民,陈继祥
公共财政体制下产业技术创新政策的选择 张平,余志良,蓝海林
草原畜牧业创新经营与牧民收入递增的经济学分析 陶克涛,乌仁,吴梅荣
城市创新系统与绵阳科技城的建设 张平
法国近20年来科研与创新政策的演变--科尔伯特政府在大型计划中的消失 丁秀棠
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界定与特点分析 白献晓,薛喜梅
科技企业集群的自组织机制与条件探讨 李兴华
重构科技企业孵化器运作体系的思路 钟卫东
工业生态园的启示--对我国工业园区构成的反思 李强,王桂侠
知识型企业的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 张方华,朱朝晖
企业R&D投入的影响因素:基于资源观的理论分析 刘立
科技全球治理下的政府行为研究 董新宇,苏竣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彭鹏,李丽亚
本文地址:
本文关键词: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1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bhzz/191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