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d期刊目录2016_哪位有工程设计学报投稿模板
本文关键词:工程设计学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来稿格式
文稿必须包括(按顺序):中文题名,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单位须至系、所一级,并包括省、市名,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姓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及单位译名、邮编、国别,英文题名,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一致,用第3人称撰写),英文关键词(与中文一致),正文,致谢(可缺省),参考文献。格式请参考学报近期已发表的论文。
中文题名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20字,最长不超过25字。若有困难,可采用主标题加副标题的方法解决。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摘要不宜太短。学术论文应采用报道性文摘,500字左右,主要表达文章中有创新意义的内容,含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用第三人称撰写,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英文摘要800~1000字符左右。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的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的结论。(英文摘要写作要求请见附件1)
关键词选词要规范,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词如有必要也可作为关键词选取。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一般选3~8个。
中图分类号一般选1~3个,放在关键词下面。
论文(含图表)中出现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不可随便定义。下标为变量时应斜体,为含义(英文或拼音缩写)时应正体。计量单位、化学元素符号等为正体。矩阵、矢量、张量符号均为黑斜体;非负数集,自然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复数集C符号均用正体。外文字母的大小写、上下角标及易混的字母应书写清楚,1个字母在文中表示同一意思。
论文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1.1, 1.2,...,2.1,2.2,...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1.1,1.1.2,...,2.1.1,2.1.2,...排序;引言不排序。
文中插图与表格应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置于文中相应位置。图表中的图序图题、表序表题一律采用中英文对照。插图要求线条清晰、主辅线分明(一般要求选用线条中最细的一根);图中文字、符号、横纵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必须写明,且标值线一律朝内;图的标目即横纵坐标的说明要规范,表示成“量名称或量符号/单位”的形式,如:t/min;单幅图片宽度不超过7.5 cm,图很大时可排成通栏,宽度不超过15 cm,插图为图像时,最好能单独提供tif,jpg,bmp等格式的最清晰原始图件;图中所用文字一律用小五或六号字,中文用宋体,英文、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文中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表头在上,内容在下;表头中内容尽量用符号表示;表的内容切忌与图和文字内容重复。
文后参考文献务须按本刊格式译成英文(中国作者和期刊在括号中注出中文名)。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的全部写出,超过3人列前3人,后加“,等”或“,et al ”; 无论中英文署名,一律姓先名后。英美等国作者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中国人名不缩写(只在参考文献中作此要求,正文不必)。(具体可参见后文附件2)
以下内容在首页页脚处用五号宋体注上: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位,从事……研究,E-mail.
通信联系人:姓名,职称,E-mail.
投稿约定
原稿必须是在中外文正式刊物上未发表的论文。本刊严禁一稿多投、重复内容多次投稿、和不同文种重复投稿。一旦发现上述情况,稿件将按退稿处理,并将通知作者单位及同领域有关期刊;作者本人的稿件今后将不被录用。
在稿件修改过程中,若超过稿件修改时限60日,编辑部有权对稿件做出退稿处理。
文责自负,编辑部有权对稿件做技术性、文字性修改,在征得作者同意后可以进行实质内容的修改。
来稿经改定,拟于刊用,作者须按标准缴纳版面费。
论文发表后,版权即转让给编辑部(包括上网的版权)。本刊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数据库等。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均同时在上述载体发表。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给并赠当期样刊。作者若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稿件流程
投稿:网络远程投稿,请登录本刊网站;投稿成功后E-mail回执。
收稿:编辑收稿,为稿件分配稿号,并由E-mail发送稿号信息。
初审:编辑初审,通过后送外审;否则直接退稿。
外审:送同行专家进行外审。
终审:结合外审意见给出最终结果:录用,改后再审,退稿。
编辑:对录用稿件进行编辑、加工、出版。
欲对投稿事宜进一步了解者,可向编辑部询问。
附件1
Ei(《工程索引》)的文摘要求
文摘是给读者一个信息,即该篇文章所包含的主要概念和讨论的主要问题。它帮助科技人员了解这篇文章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有用;也是检索机构评估文章内容的窗口,决定是否收录该文。因此,必须对文章进行认真的主题分析,找出文章的主题概念,正确地组织好主题内容,准确、完整地写出来。
科技文章的摘要(Abstract)主要由研究对象(目的)、方法(所用的设备、材料)、结果、结论 四部分组成。作者在写作时,请按照这四部分一步一步写下来,不能因为某些内容不好翻译就弃掉要点。
中、英文摘要写作要点
1) 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
2) 文摘第一句应避免与题目 (title) 重复。
3) 取消不必要的字句,如 “In this paper”, “It is reported …”, “Extensive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 ,The author discusses …” , “ This paper concerned with … ;取消或减少背景信息(background information);不说废话,如“本文所谈的有关研究工作是对过去老工艺的一个极大改进”,“本工作首次实现了……”,“经检索未发现与本文类似的文摘”等词语不可进入文摘。
4) 尽量简化一些措辞和重复的单元,如:
不用 而用
at a temperature of 250 ºC to 300 ºC at 250-300 ºC
at a high press of 2 000 N at 2 000 N
discussed and studied in detail discussed
has been found to increase increased
5)可用动词的情况尽量避免用动词的名词形式,如:
用 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r was measured.
不用 Measurement of 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r was made .
6) 摘中不能出现“图×”、“方程××”、“参考文献××”等句子。
7) 对那些已经为大众所熟悉的缩写词,如rader, laser, CAD等,可以直接使用。对于那些仅为同行所熟悉的缩略语,应在题目、文摘或关键词中至少出现一次全称。
附件2
参考文献在6条以上, 按照在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在文章所引之处用上标形式标出。(可能的话, 请引用本刊的文章)
注意参考文献的书写规范,格式如下:
(1) 作者名. 文章名. 刊物名, 年, 卷(期):起止页码.
(2) 作者名. 图书名. 出版社所在城市名:出版社名, 年:起止页码.
(3) 作者名. 论文集名. 出版社所在城市名:出版社名, 年:起止页码.
(4) 标准起草者.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出版社所在城市名:出版社名, 年:起止页码.
(5) 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 专利公开日期.
(6) 作者名. 学位论文名. 学校所在城市名:学校及系名, 年:起止页码.
如是电子文献,则还需加上文献发布日期或作者引用日期,网址
如文献为中文文献,请将对应的英文翻译(包括文章题目名、刊物名、出版社名等)排在中文文献下,作者名用拼音。如:
张义民,贺向东,刘巧伶,等.任意分布参数的机械零件的可靠性稳健设计.工程设计学报,2004,11(5):233-236.
ZHANG Yi-min, HE Xiang-dong, LIU Qiao-ling, et al. Reliability-based robust of mechanical component with arbitrary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Journal of Engineering Design, 2004, 11(5): 23-236.
本文关键词:工程设计学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2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bhzz/222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