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北大核心期刊 >

【生态毒理学报杂志】生态毒理学报杂志社

发布时间:2017-02-09 15:44

  本文关键词:生态毒理学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生态毒理学报杂志基础信息:

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生态毒理学报》(AsianJournalofEcotoxicology)已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6年起正式创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生态毒理学报》是为顺应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的学科发展趋势,推动国内环境风险研究领域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创办的。该刊物的创刊为我国从事生态毒理和风险研究的学者和相关机构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填补了目前国内尚无专门刊载生态毒理学/环境风险研究领域学术论文的高水平专业期刊的空白,将在缩短我国在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学及基础理论研究与国际前沿研究的差距、促进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生态毒理学报》主要报道有毒有害化学污染物对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的致毒效应,在环境中的归宿(迁移、转化和降解),以及对整个环境(人体和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危害和风险研究。《生态毒理学报》将积极报道我国环境风险与生态毒理学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及新技术与新方法,推动该领域的学科发展,促进学术繁荣。

本刊力求及时报导国内生态毒理学/环境风险研究领域新近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跟踪最新学术进展,推动我国环境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生态毒理学报杂志收录情况:

本刊是生态毒理学类学术双月刊,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现已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美国化学文摘(CA)”、“《ThomsonScientific》”、“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检索机构收录。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8)》统计,本刊影响因子1.527,在环境科学、毒理学等领域均名列前茅。

生态毒理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生态毒理研究新方法/技术、污染物化学转化过程与其生物有效性关系、污染物对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态毒性、毒理变化及其风险评价。

本刊主要报道:①污染物环境过程研究;②污染物对活体生物毒性研究;③污染物对于种群水平可能导致个体数量、基因率或生态系统功能变化研究;④污染物对个体水平生物化学、分子、物理结构和功能危害,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群落及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破坏研究;⑤生物标记物测试方法及其在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⑥依据毒性测试数据和化学转化规划,评估化合物对整个环境(人体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危害和风险;⑦环境毒理学测试新技术/方法,典型区域环境污染的毒性测试;⑧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生态毒理学报杂志订阅方式:

ISSN:1673-5897,CN:11-5470/X,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北京2871信箱),邮政编码:100085。

生态毒理学报杂志社相关期刊
生态毒理学报杂志社投稿信息 1.论文题名:论文题名要简练并明确反映论文内容,一般在20~25字以内。

2.论文摘要:摘要应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3人称写,避免使用“本文研究了……”、“作者研究了……”等字样;摘要应阐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或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其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也能够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包含与论文同等数量的主要信息;英文摘要应与中文对应,无语言表达错误,,符合英文语言习惯;为便于国际交流,英文摘要可适当详细、篇幅适当加长。

3.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一般3~8个;应尽量使用主题词;应避免将词组作为关键词。

4.引言:引言部分应该有2个功能:一是对本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综述,如哪些研究者进行了什么研究,得到了什么结果,存在哪些不足?二是突出本研究的创新性和研究意义,这一点是承接于文献综述的,既然目前的研究存在不足,为此本文进行了哪些工作,与前人工作有何不同。引言中应着重论述本研究的创新点。行文要有根有据,要提供必要的引文出处。

5.正文:正文部分应明确阐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明确交待所用实验方法与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和实验条件。为了提高发表文章的质量,突出作者的原创性工作,本刊要求将实验结果和对结果的分析讨论分为2大节(文章一般分为引言、试验部分、结果、讨论4部分)叙述。具体要求如下:(1)结果部分以陈述数据为主,如,“通过...试验,得到...结果,如图(表)...所示。”在数据之后对结果作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但不要作进一步的讨论。既要避免只出现干巴巴的图、表而无文字的情况,也要避免文字叙述与数据图、表重复。(2)讨论部分在结果部分所列数据的基础上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地分析、讨论,与已有的规律、结果进行对比,深入挖掘本研究所得结果的意义。

6.结论:由于摘要部分已包含文中的主要结论,为避免重复,本刊要求不设结论部分。

7.致谢:可在致谢部分对项目资助机构、为作者完成项目或完成本文提供过帮助的机构或个人提出感谢。

8.参考文献表:引用他人观点、数据、图表及引用他人实验方法、公式时必须注明出处(参考文献或注解)。尚未公开发表的数据资料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只能以页下注解的形式列出出处。本刊引文标注和参考表著录格式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在引用文献后应立即在括号内标注著者、出版年份,不排引文序号。为便于国际交流,本刊要求作者分别著录中文参考文献表和英文参考文献表。其中,中文参考文献表仅著录原始文种为中文的文献;英文参考文献表除著录原始文种为英文的文献外,还应将原始文种为中文的文献条目译成英文(对于期刊或文集,英译以原文献的英文摘要为准)。 生态毒理学报杂志社编辑部征稿

环境污染物发育毒性机制研究的系统生物学方法进展
不同类型土壤中外源镍对赤子爱胜蚓的急性毒性
两种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草履虫急性毒性初探(英文)
硫氰酸钠对斑马鱼毒性的评价
北京官厅水库周边农药类POPs暴露的土壤生态效应研究
食物相暴露下三丁基锡(TBT)在疣荔枝螺(Thaisclavigera)体内的吸收和代谢动力学
应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对太湖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生态风险分析
孕哺期全氟辛烷磺酸染毒对大鼠海马细胞钙稳态的影响
天津水产业磺胺类耐药细菌及其分布
镉“加标”沉积物对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生物毒性研究
铜镉复合胁迫下硫素对小麦幼苗铜镉吸收、亚细胞分布及毒性的影响
液态或气态甲醛诱导大鼠骨髓细胞DNA-蛋白质交联形成的研究(英文)
太原地区食物中的林丹残留与人群摄食暴露
小白菜的干鲜状态对其铅的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与Aroclor1254单独与联合作用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效应
铅暴露致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幼鱼弯曲畸形与畸形恢复
3种氯酚类化合物对河蚬的毒性和氧化应激
低浓度阿维菌素对鲤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多壁碳纳米管存在环境下Pb、Zn对斑马鱼毒性的变化
生态毒理学报》投稿须知
三氯酚暴露致稀有鮈鲫肝脏损伤的比较蛋白质组研究
高锰酸钾及氯化锰对日本青鳉的急、慢性毒性


  本文关键词:生态毒理学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1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bhzz/241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2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