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过程所导师简介
本文关键词:过程工程学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Catalysis等发表论文二十多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
电话:010-82544815;E-mail:sgli@home.ipe.ac.cn
李洪钟,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化学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多相反应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41年1月出生于山西省昔阳县。1965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1965-1978年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工作,长期参加了国家顺丁橡胶攻关项目,从事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流化床反应器研究与开发工作。1981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工学博士学位。1986-1988年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博士后,研究多种燃料在中试规模循环流化床中的燃烧特性和微细颗粒循环流化床的流动特性。有关论文于1989年获第十届国际流化床燃烧会议最佳论文奖。1989年至今,为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研究员,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八五”重大项目与“九五”重点项目、开放实验室基金项目、中国石化总公司及大中企业科研项目。主要研究工业气固流化床和移动床结构与动力学行为的量化及调控理论与方法。将多相流基本原理与散料力学相融合,建立了移动床气固两相流理论。提出了颗粒与添加组分设计、流体设计、外力场设计、内构件和床型设计等旨在抑制气泡和聚团的生长,实现气固散式流态化的理论与方法。目前承担科技部973计划过程节能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与攀枝花钢铁公司和云南曲靖越钢集团公司等企业的合作项目。研究方向为工业多相流反应器结构与流动行为的量化预测理论和优化调控方法; 多相流结构与传递和反应的相互关系;多相反应与传递过程强化节能的理论与方法;流化床反应器模拟与放大规律的研究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撰写并出版中英文专著5部和5章,;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0项。在流态化理论研究和工业应用方面获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与郭慕孙院士共同主编我国首部“流态化手册”(316万字)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选为“三个一百”工程原创图书。现任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对外工作委员会主任,“计算机与应用化学”编委,“工程研究”编委,“中国粉体技术”杂志编委会主任。
电话:010-62556951;E-mail:hzli@home.ipe.ac.cn
朱庆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9年5月生。1997年7月获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1998-2000年在日本九州工业技术研究所工作,2000-2002年在荷兰安德霍芬技术大学做博士后,于2002年3月底通过中国科学院的"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回国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助理、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近年来,开展反应动力学、过程强化、清洁工艺及系统优化集成、工程示范等工作,致力于发展高效清洁的共性技术,已分别完成10万吨难选铁矿流态化磁化焙烧及万吨级钛精矿氧化/还原焙烧两项示范工程;同时还开展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全陶瓷牙科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7项、欧洲发明专利1项。现任国际期刊Particuology、Journal of Crystalliz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及International Review of Chemical Engineering编委,《过程工程学报》副主编,中国颗粒学会流态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电话:010-62536108; E-mail:qszhu@home.ipe.ac.cn
谢朝晖,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63年生。1990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0年进入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新技术研发工作。1999年到美国 Colorado 大学做访问学者,2002年获该大学理学硕士学位。2002年8月加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从事陶瓷与玻璃材料新制备技术研发工作。开创了湿化学法制备特种陶瓷编织材料新工艺,并在低熔点无铅玻璃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发表SCI期刊论文十多篇,国际会议论文7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目前作为专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各一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一项;主持某大型钢铁企业中试项目一项。研究方向为陶瓷材料科学与工程。
联系电话:010-62558393,E-mail: zhxie@home.ipe.ac.cn
陈运法: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5 年3 月生。1984 年获河北矿冶学院工学学士学位,1987 年获中科院化工冶金所硕士学位,1993 年获法国路易-巴斯德大学材料科学博士学位,1993-1994 年在德国新材料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过程工程所副所长、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国家纳米科学技术指导协调委员会委员、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长、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协会高技术陶瓷分会副理事长、J. Sol-Gel Sci. & Tech.副主编(Springer, SCI)、《过程工程学报》副主编、 Particuology(Elsevier, SCI)编委等职。研究方向为材料化学与应用技术,主要研究内容为纳微粒子的结构调控与工艺设计、颗粒组装技术与纳米结构功能材料研究、环境净化材料的研制、新型节能材料与技术等。发表学术论文150 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2项(其中国际专利2项),在国际会议上邀请报告20余次,应国际期刊邀请撰写论文3篇,取得鉴定成果7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4项。现在承担国家重点“863”课题1 项、中科院方向性课题2项、院地合作2项,科技部其它课题2 项、国际合作项目1 项,自然基金课题2 项、企业合作课题5 项等。在学博士后2 名,博士生11名,硕士生4名。 电话:010-82544896;E-mail:yfchen@mail.ipe.ac.cn
叶树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 1966年12月生,江西余干人,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循环经济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1987年7月毕业于华东冶金学院并进入江西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工作;1999年3月获北京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后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01年2月出站留所工作至今。2002年~2004年曾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做客员研究员。一直从事冶金工业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及冶金资源高值化利用研究。主持了国家重大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及一批企业委托课题,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反应机理、尺寸效应的研究,开发出了动态高温钢坯防氧化涂层制备和应用工艺,提出了防氧化涂层作用的相关机理;通过冶金工业废气综合治理工艺研究,发展了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采用纳微颗粒溶胶制备技术,革新了含铁尾矿浮选富集的新工艺。建立了我国首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坯高温动态防氧化示范工程和氰化尾渣无害化高值化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曾获上海市、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17篇,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28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3项,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13名。 电话:010-82544893;E-mail:sfye@mail.ipe.ac.cn
刘海弟: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76年10月生,1997年获得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1997-1999年在化工部第六设计院工艺一室从事工艺设计工作,2002年获得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化学工艺博士学位,同
年进入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研究院601室进行博士后研究,2008年博士后出站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多相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材料课题组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新型环境净化功能材料、功能纳米颗粒制备等。负责承担863课题“新型稀土NOx阱催化剂研制及其烧结烟气脱硝新技术”一项,院方向性项目两项,并参与了本课题组多项纵向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授权专利8项。
电话:010-82544893,Email:liuhaidi@home.ipe.ac.cn
魏连启: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76年12月生,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1999年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材料工程系,2004年获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3月获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工作至今,一直从事金属高温腐蚀与涂层防护、冶金高温功能材料制备及冶金资源高值化应用研究,专业研究方向:表面工程与新材料制备。先后参加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关键性技术研究并承担多项企业合作课题。近年来共在国内外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2余篇,提交申请发明专利20项,授权4项,其中申请国际发明专利3项,授权1项。
联系电话: 010-82544899,Email: lqwei@home.ipe.ac.cn
武晓峰: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75年7月生,1999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材料系,获双学士学位,1999-2002年在铁道部唐山机车车辆厂从事工艺设计开发工作,2008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赴韩国国立全北大学先进材料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7月进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纳米颗粒的可控合成与量产制备技术,节能材料、能源转换材料及应用技术等。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1项,中科院GF创新基金1项,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部署项目1项,企业合作项目2项。作为科研骨干参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研究项目、院地合作重大研究项目等多个各类研究项目。近几年在Langmuir,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Sensors &Actuators B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1篇,其中,SCI论文15篇;EI论文6篇,申请国家专利6项,授权3项。
联系电话:010-82544899;E-mail: wxftsjc@mail.ipe.ac.cn.
目前兼任澳大利亚Curtin University客座教授、日本IHI株式会社客座主任研究员,集中式城市生物质燃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烟气脱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会理事,中国颗粒学会理事会理事、《过程工程学报》编委。1967年4月生。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同获工学与经济学双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本所,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6月至2006年9月工作于日本与德国,曾依次在日本Gunma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任日本New Energy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NEDO)产业技术研究员,在德国Technical University Hamburg-Harburg进行洪堡学者研究,,在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IHI)基础技术研究所任代理课长研究员,2006年通过“百人计划”回国工作,2009-2011年兼任中科院与BP合资公司-上海壁科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100多篇,被他人引用近400次,申请国际专利三项,日本专利14项,国内发明专利20多项,获2011年“百人计划”终期验收优秀,2010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0第八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与实验装备展览会自主创新奖,2010年2nd Int. Symposium on
Gasific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获优秀论文奖,2003全国优秀发明专利奖,2001中科院科技发明一等奖。目前研究先进能源技术工艺,反应器,催化剂,分析测试方法和相关的流动传递基础,具体包括:(1)煤的高值化综合加工,涉及褐煤提质加工、煤热解制备燃气与焦油、碎煤气化制备工业煤气、焦煤预热调试等;(2)生物质能技术,涉及高水分工业生物质废物热解气化制备燃气、生物质燃气利用、生物基炭材料;(3)应用催化,研发合成气制备SNG流化床工艺与催化剂,烟气脱硝SCR催化剂,木质素制备化学品催化剂与工艺;(4)新型分析仪器,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服务于能源转换研发工作的新型反应测试与分析仪器,目前主要包括微型流化床等温微分反应分析、加压水蒸汽热重分析等。
电话:010-82544886; E-mail: gwxu@home.ipe.ac.cn
高士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4年12月生。现兼任过程工程学报专业副主编。1990年8月在沈阳化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院工作。1992年10月赴日本群马大学工学部留学,1996年3月获博士学位后留校担任助理教授。1998年4月到日本广荣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研究所工作,2000年6月回国到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迄今合作撰写专著1部、编著和译著章节5章,发表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8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30多项,已授权10项。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项目、科学院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企业合作项目等多项;目前承担国家973项目课题、科学院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主要从事流态化技术、烟气净化技术、催化反应、洁净煤和生物质利用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加了干法同时脱硫脱硝流化床反应器、吡啶合成循环流化床催化反应器、循环流化床焚烧炉、旋流干燥器、解耦燃烧锅炉、煤炭热解反应器的研究开发工作。现主要研究方向为煤炭能源分级综合利用,烟气净化及相关的颗粒流体系统中流动、传递和反应过程的应用基础研究。
电话:010-82544885; E-mail:sqgao@home.ipe.ac.cn
汪印: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69年5月生。1992年毕业于吉林化工学院获环境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获应用化学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获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2年~1996年和1999年~2001年期间,就职于吉林化工学院,从事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工业“三废”污染治理科研工作。2006年获博士学位后进入日本国立研究所—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任博士后研究员,从事高温高压水蒸汽法煤制氢研究与新型CO2和H2S吸收剂制备及其再生方法开发。2008年5月,回国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收录15篇。申请日本发明专利2项、中国发明专利7项。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环境、材料工艺过程研究开发和能源转化过程的流动传递、热化学及反应器。具体包括:煤和生物质气化、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废水处理、CO2捕集分离和应用于能源化工等过程的仪器设备研制。目前主持国家“863”课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课题1项、中科院重大装备研制项目1项、国际合作基金1项、与企业合作课题1项。 电话: 010-62621607; E-mail: wangyin@home.ipe.ac.cn
张伟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8 年8 月生,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1998 年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获得材料学博士学位,1998 年至2003 年在卡尔斯鲁厄大学化学技术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现任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温复合材料与涂层技术课题组组长。研究方向:1.化学气相沉积及高温复合材料与涂层的制备研究:热解炭、碳化硅、氮化硼等高温材料的沉积动力学、材料微观结构表征和生成机理的研究;炭/炭、炭/碳化硅、炭/碳化锆-碳化铪等超高温复合材料的快速致密化和微观结构控制研究;高温抗氧化
涂层研究。2.纳米-微米颗粒复合技术的研究:高压氢还原、化学镀和水热合成技术制备特种复合粉体材料研究;3.等离子-火焰喷涂涂层研究:燃气涡轮发动机用多功能涂层、热障涂层、高温固体润滑材料研究。曾经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 余篇,在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 余篇,获中国专利10项,著有《化学气相沉积》一书(科学出版社,2007)。 电话:010-82544908;传真:010-82544902。E-mail:wgzhang@home.ipe.ac.cn
朱永平: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并于1995年9月,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主持了自然科学基金“金属氧化物分解法制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及联接极膜的研究”等项目。2000年4月~ 2003年9月,先后在日本高知大学理学部水热化学研究所和日本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所(RITE ),作为非常勤讲师和博士后研究员,主要从事:电池材料及超微粉体的水热合成;乙醇水汽重整制氢的催化及催化反应等方面的研究。制备出高选择性(85 %以上)、高转化率的催化剂。申请有多项日本专利。 2003年10月回所,目前主要从事纳微功能粉体的研制、电池材料、催化剂及热防护涂层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负责主持了多个军品配套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子课题和新型热防护涂层的研制等项目。通过对纳微功能粉体的粒度、形貌和相结构的控制,满足各应用领域的不同的功能需求。新型的高热辐射率涂层、高反射率涂层及超高温热防护涂层,可实现对热端部件在超高温条件下耐高温、抗氧化的热防护。 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7项,其中日本专利4项。
电话:010-82544922,E-mail:ypzhu@home.ipe.ac.cn
杜令忠: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76年出生。2005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进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201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访问。主要从事湿法冶金、粉体合成和表面工程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研究方向包括,纳微粉体合成、粉体组装、热喷涂技术、可磨耗封严涂层和热障涂层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科院创新基金1项,国家新材料项目2项,参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多项中科院和国家重点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40余篇,其中被SCI与EI检索30余篇。已指导或协助指导博士生4名,硕士生2名。
电话:010- 82544964,E-mail:lzdu@home.ipe.ac.cn
王丹: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9年生。199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1997年获该校硕士学位后赴日留学,于2001年获日本山梨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4月-2004年1月,先后在日本高知大学、地球环境技术产业研究所、京都大学等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任创新课题组组长,2009年兼任佛山市高明区(中国科学院)新材料专业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先进无机功能材料和多孔催化材料的设计与开发,发表学术论文篇84篇,其中SCI收录61篇(包括Angew. Chem. Int. Ed., ACS Nano, Small, Chem. Mater.等国际知名期刊),申请专利15项,授权4项。作为会议主席主持国际会议2次,国际国内会议邀请报告22次。现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院地合作项目,企业合作等多项课题研究。曾荣获2005年度日本陶瓷协会21世纪纪念国际交流个人冠名奖:仓田元治奖,2006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兼任国际溶剂热水热协会执行委员,中国颗粒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专家组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合约教授、兼职博导,《过程工程学报》编委等。
电话:010-62533616;传真:010-62631141。E-mail:danwang@home.ipe.ac.cn
卢旭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4年9月23生,博士,研究员,专业为材料科学与
本文关键词:过程工程学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8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bhzz/248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