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与路径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以2020年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更加完善为目标,针对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缺失状况和影响全局的关键问题,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总体层面的设计思路。主要是把握总体层面的问题,紧紧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破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障碍,统领各层次和领域的改革。
(一)现阶段经济体制中重大的不完善和关键问题
1.构成市场经济的组织功能不完整。政府和市场关系不协调,涉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大组织形态,是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一个有效率、有活力、有秩序的市场经济体系,是要在市场基础上形成政府调节监管、企业平等竞争和社会组织自协调治理的互动关系。当前,在组织体系的格局中,政府职能依然错位,对市场微观干预过多,监管和服务职能不到位:企业改革任重道远,不同类型企业在权利义务、公平竞争、平等使用要素等方面的机制不健全:社会组织在市场经济中应有的作用明显偏弱和缺位,政府职能难以有效转移。
2.市场体系构成不完善。我国市场体系中商品市场、要素市场、货币市场发展不均衡,,市场机制尚未能有效发挥基础性作用。目前,我国商品市场发展顺利,功能比较健全,但土地、劳动力、资本、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较低,货币市场不完善,利率、汇率市场化尚未实现,从而导致资源配置失衡、市场主体还不能实现公平竞争,成为基础性的体制瓶颈之一。现阶段体制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包括城镇化市民化滞后、经济结构与分配结构失衡、资源环境不可持续、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政府职能错位等问题,均与市场体系构成不完善,要素市场体系不健全有直接关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全面推进生产要素市场改革,重点进行阻碍城镇化与市民化的二元要素结构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平竞争的要素市场、货币市场功能。
3.权利和责任体系缺失。权利和义务完整、权责对等,是市场经济走向完善的基础性要求。当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市场经济所必然要求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建设滞后:收入差距过大,保障体系不完善:公共服务的权责体系不清晰。进一步深化改革,要完善市场经济的权利和责任体系,调节好效率与公平相互促进的关系,深化收入分配、社保、公共服务、市场公益等领域的协调性改革。
(二)新阶段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方法
1.更加重视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统筹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联动推进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经济体制与社会体制、民生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以全局层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引领各层面、各领域改革的统筹推进。
2.改革需要战略重点来牵引。
全局改革在战略重点上应当突出核心部位,疏通瓶颈部位。主要是围绕改革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快行政体制、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启动社会自律协调机制改革:围绕加快城镇化、市民化发展,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加快形成完善市场机制对结构调整的基础性作用:围绕公玉王与效率均衡的权利义务体系建设,加快收入分配制度、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围绕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自主创新、生态文明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等方面深化改革。
3.增强改革的协同性。要继续推进增量带动改革,必须对联动的存量进行改革,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坚持循序渐进改革,要重视按照改革事项的逻辑规律有序推进改革:统筹改革事项间的相互联系,在全局上加强改革时空序列的考量。
本文编号:28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bhzz/28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