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供给侧改革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光明日报·社会周刊·社会治理】
供给侧改革是优化经济结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面对产能过剩、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问题,单纯刺激消费已经不能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供给侧改革,使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运转,共同发力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系列问题。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强大动力,也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打开了一条通途。
以供给侧改革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应该将供给作为基点,致力于供给与需求的持续有效互动,通过多种举措为农村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创造有利条件,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形成合力。
培育农村绿色消费观念。以供给侧改革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不仅要以绿色供给带动农村的绿色消费需求,还要通过农村的绿色消费需求来推动绿色供给。只有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绿色消费观念,在生活消费过程中不奢侈、不浪费、不攀比,并且注重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才能为绿色供给创造最广大的市场,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营造公平公正开放的市场环境。市场是连接供给与需求的纽带与桥梁,只有为生产者营造公平公正开放的市场环境,才能推动市场积极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断创新制度运行的体制机制,形成公平公正开放的市场环境,才能使具有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的生产者在市场胜出,,并不断提供利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新产品、研发和使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新技术、形成利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新业态。
大力支持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当前,农村中低端消费品库存过剩,高品质消费品则极为紧缺。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支付能力的提升,农村对高品质环保产品的需求不断攀升,这是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的重要驱动力。同时,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和修复,也需要绿色环保产业提供各种设施和服务。具有专业知识的绿色环保产业从业人员更了解市场、更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其选择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方案和技术工艺能够更符合农村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也会更具有治理实效。
积极培育生态人。人是供给和需求的主体,积极培育生态人,能够为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人力支撑。培育生态人要从小学生抓起,使其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后备力量。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农村环境保护专业,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培育专业人才。要注重家庭的作用,通过组织各种家庭活动来传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如进行秸秆回收利用、禽畜粪便还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处理等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实践。还需以农村企业为平台,通过政策激励、资金扶持、税务减免等手段,激励农村企业的经济人升级为生态人,激励其不断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素养和能力,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优质的创意、产品、技术和服务。每个治理主体都成为生态人,农村才会拥有一个绿色的未来。(田春艳,作者单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本文编号:28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bhzz/28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