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北大核心期刊 >

生物学类中文科技核心期刊开放存取现状

发布时间:2017-05-16 04:17

  本文关键词:生物学类中文科技核心期刊开放存取现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收录的50种生物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为统计对象,调查了这些期刊的网站及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现状。结果表明:有38种期刊可以访问网站,占76%;有30种为OA期刊,占60%。OA期刊中,有19种开放论文追溯到创刊年,有26种网上开放全文与印刷版同步,所有OA期刊均可采用PDF格式进行下载。OA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平均值均大于非OA期刊。可见,生物学类OA期刊的影响力总体高于非OA期刊。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生物学类科技期刊 开放存取 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分类号】:G353.1
【正文快照】: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传播的载体,是科技人员了解学科动态、交流学术成果的重要文献来源。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是国际科技界、学术界、出版界、信息传播界为推动科研成果利用因特网自由传播而发起的运动,以此促进科学信息的广泛传播、交流与出版。开放存取期刊是基于开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冬梅;;开放存取资源整合及集成服务平台分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年02期

2 刘金铭;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课题组;;开放式访问期刊的创建及其对传统期刊的影响[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年03期

3 姜殿清;;中国开放存取急待解决的问题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凤丽;;农学类核心期刊开放存取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2期

2 史红,包务业,游苏宁;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探讨[J];编辑学报;2005年05期

3 葛赵青;赵大良;苗凌;;利用开放存取提高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影响力[J];编辑学报;2006年02期

4 马爱芳;王宝英;周晓光;程慧荣;;我国印刷型科技核心期刊开放访问现状分析[J];编辑学报;2007年02期

5 程维红;任胜利;;中国科技期刊开放存取出版现状[J];编辑学报;2007年03期

6 秦珂;;开放存取出版的若干问题及发展对策分析[J];出版科学;2006年03期

7 吴昌政;;开放获取资源质量评价初探——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和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为例[J];贵图学刊;2009年02期

8 易治宏;;知识交流与信息资源开放存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年04期

9 徐宏越;王志军;;国内电子预印本系统的再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年05期

10 郝明;;浅析我国OA模式发展的对策思路[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仲杰;郭娟;;建立个性化网站,创办OA期刊——《光子学报》创新办刊理念[A];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杨兆弘;;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探析[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赵洪明;;高能物理领域出版的数字化历程——兼论我国科技出版业发展的启示[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文勇;“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传播特点及发展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王冬青;开放存取期刊论文自动采集方法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3 白雄飞;基于聚类的开放存取资源群体个性化查询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4 张立新;开放获取资源的知识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锐;中外开放获取资源现状比较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6 张玉祥;高校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的整合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查丽华;;开放存取——开启学术信息交流的快捷之门[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年01期

2 任真;开放获取环境下的图书馆[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年05期

3 贺晶晶;刘钊;;我国开放存取政策探讨[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年01期

4 李映兵;;开放存取的思索——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情报杂志;2006年04期

5 夏翠军;;开放存取出版的发展背景[J];现代情报;2005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008年度生物学科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前10名期刊[J];生态学报;2010年01期

2 ;2008年度生物学科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前10名期刊[J];生态学报;2010年03期

3 ;2008年度生物学科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前10名期刊[J];生态学报;2010年04期

4 ;2008年度生物学科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前10名期刊[J];生态学报;2010年10期

5 ;2008年度生物学科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前10名期刊[J];生态学报;2010年11期

6 ;2008年度生物学科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前10名期刊[J];生态学报;2010年12期

7 ;2008年度生物学科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前10名期刊[J];生态学报;2010年14期

8 ;2008年度生物学科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前10名期刊[J];生态学报;2010年21期

9 范文田;;本刊2004年(网络版)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位居全国同类55种科技期刊前列[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年01期

10 ;2004年地球科学类期刊前20名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排序表[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辉;王志魁;徐宏;肖志军;孙梦婕;苏洪余;;自引对科技期刊影响因子作用的量化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戴罡;田菁;韩凤;;对比部分药学类SCI高影响因子期刊引发的若干思考[A];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范文田;何小燕;;《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的三种影响因子及其在全国各类高校学报中的位置[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六集)[C];2001年

4 谨玉梅;王新英;;高校学报影响因子亟待提高[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周琼;;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祥合;王丹;;如何正确理解和提高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影响因子[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罗全安;杨晶;袁锦文;饶华松;;五种文章的影响力及其对影响因子的贡献[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3年

8 董秀s,

本文编号:369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bhzz/369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1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