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植物育种,分子植物育种期刊发表,中国学术期刊网
本文关键词:分子植物育种期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分子植物育种》是由新闻出版总署认可关于植树类的学术期刊,是由海南省科学技术会主管,海南省生物工程协会主办。是一本为植物转基因育种、常规育种、分子标记育种交流创见一个学术平台。创刊于2003年,双月刊,每期为单月的28日出版,大16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46-1068/S,国际标准刊号:1672-416X,邮发代号:84-23。国内发行:由海南报刊发行,国内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国外发行是由:中国国际贸易总公司发行。也可通过联合征订:征订代码为6512.
《分子植物育种》影响因子、收录及荣誉
复合影响因子:1.440,综合影响因子:0.785
2011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收录
中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知网收录
被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网收录
万方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CBA)收录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CABI)收录
台湾花艺数数据库(TEPS)收录
《分子植物育种》主要征集围绕植物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及科学报道等论文。包括了:林业、棉麻、大豆、薯类、蔬菜、水果、花卉、茶、水稻等相关方向的学术论文。
《分子植物育种》2014年01期部分文章目录:
利用高世代回交群体定位水稻抽穗期和株高QTL
................................冯玉涛;蒋海潮;高冠军;张庆路;何予卿
水稻MYB转录因子冷胁迫表达谱分析
..................................刘晓月;张婷;黄立钰;王文生;傅彬英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兼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水稻恢复系
................................朱玉君;樊叶杨;王惠梅;吴建利;庄杰云
抗草甘膦基因GR79Mt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拟南芥和苜蓿的遗传转化
............................................孙展;郑兴卫;李聪;苗丽宏
高原藜米(ChenopodiumquinoaWilld.)单基因性状
......................................贡布扎西;吉万泉;昌西白;玛曲宗
水稻无叶枕突变体oslg-h鉴定及基因定位
..........................................张所兵;张云辉;林静;方先文
水稻柱头外露率QTL定位
..........................尹成;李平波;高冠军;张庆路;罗利军;何予卿
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TaCRE1变异对小麦次生根及分蘖的影响
............甘剑峰;刘胜男;王玉叶;常成;张海萍;司红起;卢杰;马传喜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的玉米自交系京24单抗丝黑穗病和茎腐病改良材料性
....................................余辉;宋伟;赵久然;王凤格;吴金凤
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与IFS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关系
....................练云;魏荷;雷晨芳;武永康;李海朝;王金社;卢为国
大豆百粒重相关分子标记的实用性分析与验证
........................................任海红;刘学义;朱保葛;林汉明
花生及其野生种质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LPAAT)的克隆及序列分............................................华方静;刘风珍;万勇善;张昆
转MvNHX1基因棉花抗旱性研究和株系变异分析
..............................钱进;杨云尧;任燕萍;朱超;陈全家;张桦
荔枝两个F1杂交群体的EST-SSR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孙清明;马帅鹏;马文朝;赵俊生;方静;杨晓燕;向旭
苹果三倍体杂种后代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MSAP分析
...................................王玉霞;何平;张丽杰;李林光;董文轩
分子植物育种期刊相关论文
分子植物育种期刊推荐相关期刊
分子植物育种论文模板范文
摘要:采用分子动力学分别模拟了FoxO1和两个不同的DNA序列IRE-DNA、DBE-DNA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结构。6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FoxO1/DBE-DNA系统较FoxO1/IRE-DNA系统更稳定,和试验中活性测试结果一致。两个系统的氢键计算显示,DBE-DNA在碱基Thy2、Gua3和Thy7′上和FoxO1形成了更多的高占有率的氢键,使得DBE-DNA和FoxO1结合得更加紧密。通过比较DNA构象参数,揭示了DNA序列在5′端小沟的压缩以及3′端大沟的扩张是有利于和FoxO1结合的优势构象。为从原子水平上理解FoxO1的调控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FoxO1;DNA;分子动力学模拟;大沟;小沟
FoxO蛋白是Fox家族的一个亚群,它们在哺乳动物细胞的凋亡、应激、细胞周期阻滞、DNA损伤/修复以及糖代谢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1]。另外,小鼠基因敲除研究证明FoxOs也是肿瘤抑制因子[2]。作为FoxO蛋白家族的主要成员,FoxO1转录调节因子在动物的生长和肉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可能是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治疗靶点[3,4]。FoxO1含有一段约1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DNA结合域,此区域称为FoxO1保守叉头(forkhead)盒序列,也叫做带翼螺旋(Wingedhelix)。FoxO1保守叉头和不同DNA的复合物晶体结构研究[5]揭示了FoxO1与不同DNA序列结合调节着FoxO1的活性。如图1所示,FoxO1保守叉头可以分别和IRE-DNA识别序列(5′-TTGTTTTG-3′)以及DBE-DNA识别序列(5′-TTGTTTAC-3′)形成稳定的复合物结构FoxO1/IRE-DNA和FoxO1/DBE-DNA。比较IRE-DNA和DBE-DNA,这两个序列在第7和8号位点的碱基对不同,这导致了FoxO1对DBE-DNA的结合活性是对IRE-DNA结合活性的两倍[5]。那么,FoxO1和不同的DNA序列结合导致活性差别的原因是什么,FoxO1保守叉头和DNA之间具体形成了哪些稳定的相互作用,DNA在结合位点上的构象如何影响着与FoxO1蛋白的结合等问题有待进一步阐明。为探讨以上问题,本研究对FoxO1和IRE-DNA、DBE-DNA结合的复合物结构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以深入理清FoxO1和DNA的相互作用机制。
1模拟方法
分别以FoxO1和DNA复合物的两个晶体结构(PDB代码:3COA和3CO6)为初始结构[5],采用VMD1.9[6]软件搭建两个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dynamics,MD)体系:FoxO1/IRE-DNA系统和FoxO1/DBE-DNA系统。每个初始结构被放置在填充了TIP3P水分子的周期性立方盒子中心,距离水盒子边界的最小距离大约10?魡。25Na+和24Na+分别被加到FoxO1/IRE-DNA和FoxO1/DBE-DNA系统中进行电性中和。然后,使用NAMD2.6软件包[7]和CHARMM27[8]对核酸的全原子力场,对两个体系进行MD模拟。SHAKE算法[9]用于约束键长,PME方法[10]用于计算静电相互作用,非键相互作用的截断距离设为12?魡。每个模拟过程均包含3个步骤:①对体系进行20000步的能量最小化;②约束溶质分子进行0.5ns的预平衡MD模拟,约束力常数为0.1kcal/(mol·?魡2),这个阶段对体系进行缓慢升温,温度从0K逐步升到310K;③放开约束,进行6ns的恒温(310K)恒压(1atm)平衡MD模拟,其中温度和压强采用Langevinpiston[11]的方法控制。平衡MD模拟的积分步长为2fs,蛋白质和DNA结构坐标每2.0ps采样1次,因此每个体系均收集了3000个构象用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整体结构变化
首先检查FoxO1/IRE-DNA和FoxO1/DBE-DNA两个系统在6ns动力学模拟中势能随时间的变化,两个体系的势能分别为-31211kJ/mol和-34013kJ/mol,对应的标准差约为86kJ/mol和92kJ/mol,势能波动范围均在0.27%左右,反映两个体系的动力学模拟是平稳可靠的。被模拟结构的稳定性一般用方均根偏差(Rootmeansquaredeviation,RMSD)来测量。两个系统中FoxO1蛋白和DNA的骨架原子相对于初始结构的RMSD随时间的变化见图2。由图2可以看出,两个体系的RMSD均在3ns以后保持稳定,因此3~6ns部分被作为平衡轨迹。计算平衡轨迹的RMSD,FoxO1/IRE-DNA系统中的FoxO1和IRE-DNA的RMSD分别收敛于2.3?魡和2.0?魡;FoxO1/DBE-DNA系统中的FoxO1和DBE-DNA的RMSD分别收敛于2.1?魡和1.8?魡。因此,FoxO1/DBE-DNA系统比FoxO1/IRE-DNA系统结合得更稳定。FoxO1/IRE-DNA晶体结构分辨率为2.2?魡,FoxO1/DBE-DNA晶体结构分辨率为2.1?魡,同时试验结果表明FoxO1对DBE-DNA的结合活性大约是IRE-DNA的两倍[5]。由此可见,本研究的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一致,故本研究的模拟结果是可靠的。
被模拟结构的柔性一般用方均根涨落(Rootmeansquarefluctuation,RMSF)来表示,它反映体系在模拟过程中相对于平均结构所发生的构象变化,残基的RMSF越高则柔性越大。两个体系平衡轨迹中蛋白FoxO1的Cα原子RMSF的分布和相关性见图3。从图3A可知,两个体系中RMSF分布比较相似。RMSF相对较低的位置在Tyr165(N端)、Ser184~Tyr187(α2螺旋)、Asn211~Ser218(α3螺旋)、Ser235~Trp237(wing1)这几个区域上,这可能是因为在这几个区域FoxO1蛋白和DNA形成了稳定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运动幅度降低。两个体系中RMSF相对较高的位置基本分布在Ser175~Lys179(连接α1和α2螺旋的loop区)、Lys198~Asn204(连接α3和α4螺旋的loop区)、Glu229~Thr231(wing1)这几个区域。值得注意是,和DBE-DNA结合的FoxO1的稳定性比和IRE-DNA结合的要高(图2A),同时和DBE-DNA结合的FoxO1的柔性比和IRE-DNA结合的也相对偏高(图3A)。这可能是因为蛋白FoxO1在以上loop区和wing1区的高柔性有利于帮助调整其DNA结合域上残基的方位,从而更好地和DNA形成相互作用。两个体系中蛋白FoxO1的RMSF的相关性比较见图3B,其相关系数(R)达到0.8,表明两个体系虽然在DNA识别序列的最后两个碱基对的类型上有所不同(图1),但蛋白FoxO1的运动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2.2氢键分析
分析蛋白FoxO1和DNA副链上形成的氢键对于在原子层面上理解FoxO1和DNA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本研究中氢键计算的几何判据为截断距离3.5?魡和截断角度35°[12],FoxO1/IRE-DNA和FoxO1/DBE-DNA两个体系中氢键占有率在50%以上的成键情况见表1。两个复合物体系中的氢键信息基本一致,蛋白FoxO1以下几个残基都和DNA相同位置上的碱基的磷酸基团形成稳定氢键:Tyr165(N端)、Tyr187(α2螺旋)、Ser218(α3螺旋)、Ser235/Trp237(wing1)。因为蛋白FoxO1在这几个位点和DNA形成了稳定的相互作用,因此在残基RMSF分布图中(图2A),这几个位置的RMSF基本都处于局部较小值。在FoxO1/IRE-DNA系统中,残基Asn211和碱基Ade5′形成碱基特异性识别氢键;在FoxO1/DBE-DNA系统中,残基His215和碱基Thy6形成碱基特异性识别氢键。以上证实了FoxO1蛋白的残基Asn211和His215负责与DNA形成特异性识别相互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FoxO1/IRE-DNA系统仅形成了6个稳定氢键,而FoxO1/DBE-DNA系统形成了9个稳定氢键。通过氢键数量对比,很好地解释了FoxO1/DBE-DNA系统相对FoxO1/IRE-DNA系统有较高的稳定性。具体来讲,和FoxO1/IRE-DNA比较,FoxO1/DBE-DNA的蛋白FoxO1和DNA序列的第2、3和7′号碱基上的磷酸骨架形成的氢键数目分别多出一个。在这3个碱基中,两个系统仅在第7′号位点的碱基类型不同(FoxO1/DBE-DNA:Thy7′;FoxO1/IRE-DNA:Ade7′),因此,笔者认为这两个系统的稳定性差异可能和第7'号的碱基类型改变是相关的,由此引起DNA骨架和蛋白FoxO1之间的结合紧密程度有所改变。
2.3DNA结合位点的构象分析
DNA的构象变化对于蛋白质与DNA的识别和结合是非常关键的,而沟参数的变化经常和蛋白质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在一起[13,14]。FoxO1-DNA复合物晶体研究[5]表明,蛋白FoxO1和DNA的1~4号碱基对的小沟发生相互作用,且和DNA的5~8号碱基对的大沟发生相互作用。因此,有必要分析DNA识别序列(1~8号碱基对)在碱基层上的小沟和大沟的变化对与蛋白FoxO1结合的影响。本研究从FoxO1/IRE-DNA和FoxO1/DBE-DNA两个系统的3~6ns的平衡轨迹中每隔10ps采样一次,各抽取了300个DNA的结构快照,然后分别计算每个系统中这300个DNA结构在碱基上的大、小沟参数的平均值,结果见图4。从图4A、B可以看出,DBE-DNA相对IRE-DNA在5′端(1~4号碱基对)的小沟深度变化不大,但小沟宽度明显下降。有研究表明,,蛋白质与DNA带负电的磷酸骨架发生中和作用可以帮助DNA小沟的压缩[15],这对于蛋白质-DNA的相互结合非常重要。相对IRE-DNA,DBE-DNA在2、3号碱基的磷酸基团和蛋白FoxO1上分别多形成了一个氢键,且都是和带有正电的精氨酸(Arg)发生相互作用(表1)。这显然更好地中和了DNA磷酸骨架的负电效应,所以DBE-DNA在5′端的小沟被压缩是和蛋白FoxO1的骨架形成紧密结合的优势构象。另外,由于DNA的3′端(5~8号碱基对)是在大沟内和蛋白FoxO1结合,因此研究DNA序列3′端的大沟变化显得尤为重要。DBE-DNA在7、8号碱基对附近的大沟深度明显小于IRE-DNA,且大沟宽度明显大于IRE-DNA(图4C、D)。从图4D上可以发现,这两个系统均在5~6号碱基对上有最高的大沟宽度值。原因是IRE-DNA的5′号碱基和蛋白FoxO1形成了一个特异性识别氢键,DBE-DNA的6号碱基和蛋白FoxO1形成了特异性识别氢键。相应的,IRE-DNA和DBE-DNA体系在5、6号碱基对上大沟宽度达到峰值。因而,相比IRE-DNA的构象,DBE-DNA在3′端的大沟显得更宽更浅,提供了更大的和蛋白FoxO1相互接触的面积。这一点也可以从氢键分析中得到证实,即FoxO1/DBE-DNA系统比FoxO1/IRE-DNA系统在7'位置上的碱基的磷酸骨架多形成了一个氢键。所以,DBE-DNA在3′端的大沟的扩张更有利于和蛋白FoxO1结合。总的来说,和IRE-DNA沟参数相比,DBE-DNA的沟参数在结合区域上显示出更加有利于和蛋白FoxO1结合的DNA构象。
3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FoxO1和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FoxO1/IRE-DNA和FoxO1/DBE-DNA两个系统的RMSD比较表明,FoxO1/DBE-DNA系统更加稳定,与试验中这两个结构的活性比较的结论是一致的,这表明本研究的模拟结果是可靠的。同时,两个系统的RMSF相比较,揭示了蛋白FoxO1的两个loop区和wing1区的柔性对于和DNA的结合是有利的。氢键分析表明,FoxO1蛋白的残基Asn211和His215可以和DNA形成特异性识别相互作用。与FoxO1/IRE-DNA比较,FoxO1/DBE-DNA系统中蛋白FoxO1和碱基Thy2、Gua3和Thy7'的磷酸骨架可以形成更多的相互作用,使得FoxO1和DBE-DNA序列更好地结合。此外,对比IRE-DNA序列,DBE-DNA在3'端的大沟更宽、更浅,且在5'端的小沟更窄,这种构象更有利于DNA和FoxO1蛋白形成更多的相互作用。本研究的模拟对于进一步探讨FoxO1的调控机理以及和DNA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以后开展动物生产服务及为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GREEREL,BRUNETA.FOXOtranscriptionfactorsattheinterfacebetweenlongevityandtumorsuppression[J].Oncogene,2005,24(50):7410-7425.
[2]PAIKJH,KOLLIPARAR,CHUG,etal.FoxOsarelineage-restrictedredundanttumorsuppressorsandregulateendothelialcellhomeostasis[J].Cell,2007,128(2):309-323.
[3]HASHIMOTON,KIDOY,UCHIDAT,etal.AblationofPDK1inpancreaticbetacellsinducesdiabetesasaresultoflossofbetacellmass[J].NatGenet,2006,38(5):589-593.
[4]OKADAT,LIEWCW,HUJ,etal.Insulinreceptorsinbeta-cellsarecriticalforisletcompensatorygrowthresponsetoinsulinresistance[J].ProcNatlAcadSciUSA,2007,104(21):8977-8982.
[5]BRENTMM,ANANDR,MARMORSTEINR,etal.StructuralbasisforDNArecognitionbyFoxO1anditsregulationbyposttranslationalmodification[J].Structure,2008,16(9):1407-1416.
[6]HUMPHREYW,DALKEA,SCHULTENK.VMD:Visualmoleculardynamics[J].JMolGraphics,1996,14(1):33-38.
[7]PHILLIPSJC,BRAUNR,WANGW,etal.ScalablemoleculardynamicswithNAMD[J].JComputChem,2005,26(16):1781-1802.
[8]VANOMMESLAEGHEK,HATCHERE,ACHARYAC,etal.CHARMMgeneralforcefield:Aforcefieldfordrug-likemoleculescompatiblewiththeCHARMMall-atomadditivebiologicalforcefields[J].JComputChem,2010,31(4):671-690.
本文引用中国中国学术期刊网:
本文关键词:分子植物育种期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bhzz/43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