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杂志】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杂志社
本文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杂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杂志基础信息: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是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主办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以相关技术学科与交通系统工程相结合为基础的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科的杂志,是面向国内外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智能交通、信息工程等学科领域的专家、科技工作者、管理决策者硕、博研究生和科学管理的企业家的刊物。杂志于2000年8月9日由国家出版总署,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协批准正式出版,现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在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并团结国内外的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的领导、专家、教授和技术工作者,共同开发“刊物平台”,推动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科学和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杂志办刊宗旨:
本刊以“促进理论与学科建设、传播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理论应用与工程实践、培养交通运输与信息领域的高级人才”为宗旨,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的办刊方针;是以“坚持五新(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新人才与新产品)”为重点,密切注意世界交通科技前沿的发展动向,反映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智能交通与信息领域的最新成就。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杂志期刊荣誉:
本刊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评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前,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CSCA)》、“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全文、“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SCUPUS文摘引文数据库”收录。迄今为止,国际版论文全文均被EICompendex数据库收录。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杂志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决策论坛;智能交通发展与技术;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论坛;交通领域人才培养;案例分析;信息科学与通信工程;交通短讯八个栏目。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杂志订阅方式:
ISSN:1009-6744,CN:11-4520/U,地址:北京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北京交通大学7公寓763、764室,邮政编码:100044。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杂志社相关期刊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杂志社投稿信息 (1)来稿须思想新颖、观点明确、数据真实可靠,写作规范,稿件篇幅一般在5000字左右,对有价值的综述性论文,字数可适当放宽至8000字左右。
(2)来稿须列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的E-mail地址、通讯地址、邮编、单位(或家庭)联系电话、手机号码。
(3)论文须附中英文标题,中文标题字数一般控制在20字以内。
(4)文章首页标题下须列出所有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名称、所在省市及邮编)。
(5)摘要是介绍文章主要内容及其特色的概括性文字,应文字简洁、准确可靠、突出重点,以激发读者的兴趣。摘要一般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等要素。摘要的字数控制在250~300字。请作者务必在中英文摘要的编写质量上下功夫。
(6)文章须附5~8个中英文关键词,关键词中不能包含地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第1个关键词建议在如下研究领域的主词中选取:综合交通运输(integratedtransportation)、铁路运输(railwaytransportation)、公路运输(highwaytransportation)、水路运输(waterwaytransportation)、航空运输(airtransportation)、管道运输(Pipelinetransportation)、城市交通(urbantraffic)、智能交通(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系统工程(systemsengineering)、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物流工程(logisticsEngineering)、交通运输经济(transportationeconomy)、交通工程(TrafficEngineering)等;第2个关键词为该文研究成果主词;第3个关键词为该研究成果所采用的方法主词;第4个关键词为该文主要研究对象;第5个及以后的关键词为有利于检索的其他名词。
(7)文章首页地角处须分别列出:
①基金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若有基金资助);
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职务)、学位;
③通讯作者的E-mail地址(第一作者为在校学生须由其导师担任)。
(8)文章中的图、表及数字应清晰,表的序号及标题写在表的上方,图序号及图题居中写在图下方,所有图表的中文标题均须翻译成英文,并附在中文标题下方。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图表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要简写。图必须是层次分明、图字清晰地黑白图。
(9)文章中的中文参考文献均须翻译成英文,并附在中文参考文献下方,不用另外标号;原本就是英文格式的参考文献无须变动。参考文献尽量引用最新成果,一般在6篇左右,综述性论文不限。所列参考文献均要求在正文中予以引用。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其含义为:M(普通图书),J(期刊),C(会议录),D(学位论文),R(报告),N(报纸),S(标准),P(专利),G(汇编),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等。请注意参考文献中作者姓名英译时,姓在前且所有字母均大写,名在后并以单/双大写字母简化表示。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杂志社编辑部征稿
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本框架
技术创新系统管理促进“九五”铁路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关于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思考
“十五”公路发展的思路和蓝图
中国智能运输系统(ITS)的发展
发展我国智能运输系统(ITS)亟待解决的课题——智能运输系统(ITS)评价方法研究
微观交通模拟模型在ITS技术研究和影响评估中的应用
从科技进步来理解交通系统的智能化
中国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框架与实施方案研究
重视城市有轨交通体系的研究和发展
系统科学的新发展与交通系统工程
中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水平测算与分析
道路货运量、燃油价格与国民经济的协整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补贴模式及参数研究
基于巡航控制的公交运输系统元胞自动机模型
基于冲突点检测的城市交叉口机非混合流连续仿真模型的实现
单线圈检测器速度估计的贝叶斯网络模型
双向有隔离路段干线交通信号优化实施策略
基于RTSSEP试验平台的车辆避障准确度模型仿真
基于浮动车和RTMS数据的动态OD估计模型
智能交通系统实施效益的综合评价研究
基于线圈数据的高速公路OD矩阵预测神经网络法(英文)
本文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杂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bhzz/46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