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北大核心期刊 >

D9中国法学杂志社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6-05-22 19:02

  本文关键词:中国法学杂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法学杂志社/杂志简介 《中国法学》(双月刊)创刊于1984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坚持刊物的学术性,追求学术创新,严守学术规范。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成为中国法学界最具影响、最具权威的学术期刊。

《中国法学》的发展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同步,发表了大量最新和最重要的法学学术研究成果。所发表的成果代表了中国法学界最高水平,对于繁荣和发展我国的法学理论、传承法律文化、促进国内外法学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法学》不断推出新人新作,成为我国培养造就法学研究学术带头人的摇篮。本刊的发展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同步,发表了2009年胡锦涛出席中国法学会第六次全代会大量最新和最重要的法学学术研究成果。所发表的成果代表了中国法学界最高水平,对于繁荣和发展我国的法学理论、传承法律文化、促进国内外法学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法学》不断推出新人新作,成为我国培养造就法学研究学术带头人的摇篮。 中国法学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收录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连续6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南大核心期刊:

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

3、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4、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5、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3.994;总被引频次:3529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6.774;综合影响因子:4.161

6、中国法学杂志荣誉:

先后三届连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

此奖是中国期刊界唯一的政府奖也是最高级别的期刊奖 中国法学栏目设置 有走向法治之路、专题论坛、立法研究、司法改革与司法公证、立法研究、各科专论、讲座与争鸣、判例评析。 中国法学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 1.为了体现办刊理念,形成本刊风格与特色,特设置“本期聚焦”“学术专论”,“立法与司法研究”、“批评与争鸣”、“研究述评”、“书评等栏目,欢迎作者针对栏目进行投稿。

2.来稿请以书面形式寄本刊总编室,不要直接寄给责任编辑;文章如被采用,本刊会联系作者发送相应的电子稿。

3.来稿请注明是否专投本刊,有关作者姓名、学位、职称(职务)、单位及详细联系方式等个人资料请另附一页标明,不要书写于正文中,以便本刊进行专家匿名审稿。

4.来稿请在正文前加列“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内容提要为文章主要观点之提炼,字数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内;关键词一般为3至6个。

5.本刊提倡一稿专投、反对一文多用,凡已在公开出版物、互联网上发表的文章,一律不予以采用。凡于三个月内未收到本刊的“稿件录用通知”者,,请自行处理。在收到本刊的采用通知前,凡文章已在其他公开出版物或互联网上发表的,请作者务必及时通知本刊。

6.本刊对所发表的文章享有两年专有使用权,包括以文集、繁体文、电子文等出版发行,其期限从稿件正式发表之日起算。作者如不同意该约定,请在投稿时予以明示。

7.本刊对所发表的文章享有专有出版权,且直至法定版权保护期满。一切形式的复印、照排、节选、电子刊物选用以及其它一切以营利为目的的复制,须事先征得本刊的书面许可。

8.本刊所发文章的作者,以投稿时指明的为限;任何文章的负责人,在接到本刊的“稿件录用通知”后,不可要求“增加”或“减少”作者个数。 中国法学同类优质期刊(排名不分先后)


学术杂志网是专业学术杂志网站。历经7年多的发展与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现已成为全国会员最多、口碑最好的杂志介绍网站。先后3余次荣膺各类媒体的好评和推荐,并在2007年获得了中国最佳商业网站排行榜六强的荣誉称号。

《学术杂志网》杂志发表公告:
    1、审稿快:《中国法学杂志》内部审稿通道为1-7天,大大缩短了投、审、刊的时间;
    2、发刊快:凡是在本站编辑部投稿并确定录用的稿件,可享受1-4个月见刊;
    3、沟通好:专业老师对你的稿件编辑情况、排刊情况、见刊情况进行及时沟通;
    4、有保障:有专业的专家教授团队,为您免费修改需要返修的《中国法学》论文;
    5、送期刊:凡是在本站投稿的作者,均可免费获得《中国法学》杂志一本;
    6、团购大优惠:一次性发表3篇以上的文章,均可获得团购特别优惠活动,有需要的朋友请点击右栏客服老师具体咨询;
    7、我们还可以为你提供CNKI反抄袭检测、写作辅导、继教学分、著书代理、英文翻译等服务。

《学术杂志网》杂志发表声明:
    1.《中国法学杂志》为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
    2.中国期刊网: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可查询,收录期刊
    4、本站只收取最低限度的中介服务费,以维持网站正常运转,如果还有比本站价格更低,且能成功发表的,一周之内可以退出多收款项。
    5、本站投稿成功率高,没有成功发表的全额退还一切费用。

《学术杂志网》期刊发表流程:
    1.提出发表要求 → 2.报价及推荐刊物→ 3.支付服务费订金 → 4.发送材料经您确定 → 5.审稿并推荐发表 → 6.编辑部发通知书 → 7.最终确定发表 → 8.编辑部寄样刊

1.《中国法学杂志》价格能不能更便宜一些?

答:由客户确定类型,由本站为客户根据期刊排版日期、收费情况来推荐给客户,价格可以适当下调,并且出稿的速度会更快。

2.发表的信用有保证吗?

答:学术杂志网建站7年以来,各方面取得了非常的业绩,开通了支付宝信认商家服务,可以担保交易;网银在线支付是首批2005年用户;所有的银行卡号都是2004年注册的;付款可以支付到对工帐户(工商银行)。如果有欺骗行为,所有的收款方式都早就被注销了。

3.你们的网站有退款服务吗?

答:请客户保留汇款凭证。由本站发表的文章,如果没有按期发表,由本站全额退还客户支付的费用。

4.什么是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

答:“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5.一般多长时间能够发表?

答:根据客户的要求和选择的期刊类型不同,而且编辑部也有审稿、发稿等时间安排,《中外文摘》一般是1-4个月见刊,不排除有更长久的时间,建议有需求的用户一般提前2个月就开始提交业务比较理想。

6.我可以随时跟踪进展情况吗?

答:当然,我们的每一位客户,都会分配一名专职的客服经理为你全程负责,随时通报进展情况。

7.是否可以真的做到100%发表?

答:一般来说,可以做到98%以上准时发表,如果编辑手里需要发表的文章已经比较多的时候,就会推迟一些。如果稿件质量确实较差,我们的专业老师会帮助你修改一下。该期刊特别忙的话,在征得客户你的同意后,可以免费更换到同级的期刊发表。

8.可以通过那些方式付款?

答:目前,我们支持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政储蓄等银行的柜台汇款;网银在线付款;支付宝、淘宝在线付款;企业的对工帐户付款。我们的法人代表是“任本芬”、对工帐户是“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有疑问请联系投诉与建议中心杨老师:13378216660。

因篇幅限制,更多问题请进入专题了解>>

学术杂志网有投稿合作的均为正规期刊的编辑部,可在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到相关投稿信息。本站以7年相关经验,帮助选择最适合的正规杂志社发表论文,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客户最满意的效果。

在线咨询:

《中国法学》论文发表范例

论职务犯罪侦查的专业化何家弘(3)
职务犯罪侦查中强制措施的立法完善宋英辉(16) 
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结构、功能及适用原则王建明(27)
纲常、礼仪、称呼与秩序建构——追求对儒家的制度性理解苏力(39)
权利是如何实现的——纠纷解决过程中的行动策略、传媒与司法李雨峰(52)
行政权与物权之关系研究——主要以《物权法》文本为分析对象应松年(66)
契约对行政职权法定原则的影响及其正当规则杨小君(74)
试论履行障碍风险分配规则——兼评我国《合同法》上的客观责任体系王洪亮(85)
票据表见代理适用及类推适用的边界董惠江(96)
海峡两岸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从国际趋势和受害人保护看两岸措施统合之必要于敏(107)
关于犯罪对象的几个问题薛瑞麟(121)
民事公益诉讼的基本模式研究——以中、美、德三国为中心的比较法考察肖建国(129)
破产撤销权研究王欣新(147)
倍率式罚款的特定基数与乘数倍率之实证研究徐向华 郭清梅(163)
民事审判监督制度整体的程序设计——以《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为出发点王亚新(181)
中国法学纪事(192)
致作者与读者:本刊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F0004) 我国民法典应设立债法总则的几个问题柳经纬(3)
侵权行为之债及其立法路径辨析王明锁(13)
法律文化的语义、语境及其中国问题高鸿钧(23)
权力、权利和利益的博弈——我国当前城市房屋拆迁问题的法律与经济分析冯玉军(39)
我国行政审批与行政许可关系的重新梳理与规范王克稳(60)
公司法强制性与任意性边界之厘定:一个法理分析框架罗培新(69)
犯罪构成本体论冯亚东(85)
试论证据矛盾及矛盾分析法龙宗智(94)
陕甘宁边区人民调解制度研究侯欣一(104)
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马克昌(117)
审判何须对抗——商事审判“柔性”的一面蒋大兴(123)
中国统一企业所得税制改革评析廖益新(134)
民事诉讼程序的非正常运作——兼论民事诉讼法修改的实践理性吴英姿(144)
非公有制经济法律地位的变迁及其启示张军(160)
作为根本法的宪法:何谓根本郑贤君(180)
中国法学纪事(190)
试论我国社会中非常规性纠纷的解决机制顾培东(3)
论群体性纠纷的解决机制——美国集团诉讼的分析和借鉴章武生(20)
刑事错案的深层次原因——以检察环节为中心的分析李建明(31)
我国刑事误判问题透视——以20起震惊全国的刑事冤案为样本的分析陈永生(45)
行政法学分析逻辑的认识关保英(62)
法人与行政主体理论的再探讨——以公法人概念为重点葛云松(77)
法律论证:一个关于司法过程的理论神话——以王斌余案检验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桑本谦(100)
规避与替代——搜查运行机制的实证考察左卫民(114)
论我国贸易救济的范围和制度构建赵生祥(126)
物权法中的若干行政法问题江必新 梁凤云(138)
论能源法的变革马俊驹 龚向前(147)
违法性理论:一个反思性检讨陈兴良(156)
出卖人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与我国合同法韩世远(170)
中国法学纪事(191)
2007年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F0002)
我国现阶段死刑制度改革的难点及对策——从刑事实体法视角的考察赵秉志(3)
严格限制死刑与严厉惩罚死罪——当代死刑制度的基本特点与未来走向胡云腾 周振杰(17)
当代中国法制的阶段性与超越性——与19世纪英美法制之比较郝铁川(31)
现代行政活动方式的开发性研究朱新力 唐明良(40)
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张新宝(52)
部分履行的法律问题研究——《合同法》第72条的法解释论薛军(67)
刑事诉讼法解释论万毅(80)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推行婚姻自由原则的实践与经验汪世荣(96)
中国检察制度的几个问题朱孝清(108)
直面全球化的主体性中国——谈“中国法学的主体性建构”邓正来(132)
在发展中追求卓越——-2006年商法学研究述评王保树 朱慈蕴(145)
试论民事诉讼法学的进路——以2006年研究成果为对象的总结与分析陈桂明 侍东波(159)
迈向理性的刑事诉讼法学——2006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述评卞建林 郭志媛(172)
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犯罪学发展的历史机遇——2006年犯罪学研究述评王牧 赵宝成(183)
引领和繁荣法学研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作出新贡献韩杼滨(3)
华中科技大学民商法学科(F0002)
物权法草案的若干问题梁慧星(8)
立法“根据宪法”无可非议——评“全国人大立法不宜根据宪法说”童之伟(19)
论协商民主——从哈贝马斯的“商谈论”说起李龙(31)
人格尊严的宪法意义刘志刚(37)
论利益权衡下的行政执行与民事执行衔接杨解君(45)
意思表示的主观要素研究张金海(58)
知识产权法的价值构造: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机制研究冯晓青(67)
资源配置与侵犯财产权责任制度研究——从资源配置的效果看侵犯财产权民事责任制度的设计许明月(78)
新型工业化与制度创新初探郜风涛(91)
从行政诉讼到宪法诉讼——中国法治建设的瓶颈之治胡肖华(100)
法理学的中国性、问题性与实践性徐显明 齐延平(111)
迈向专业化的中国宪法学——以2006年发表的部分宪法学学术论文的分析为例韩大元(121)
行政法学的新面相:2005-2006年行政法学研究述评应松年 何海波(136)
繁荣发展中的中国民法学王利明 朱岩(147)
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法创新吴志攀 肖江平(162)
刑法学研究的新进展赵秉志 周国良(175)
中国法学纪事(191)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繁荣法学研究,全面推进法制建设韩杼滨(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张文显(7)
基本权利的受益权功能与国家的给付义务——从基本权利分析框架的革新开始张翔(21)
民间组织合法性问题的法律学解析——以民间法律援助组织为视角林莉红(37)
脱离人体的器官或组织的法律属性及其支配规则杨立新 曹艳春(47)
美国会计师第三人责任研究金勇军(56)
收回死刑复核权面临的难题及其破解龙宗智(74)
中国古代的判例研究:一个学术史的考察汪世荣(82)
互联网环境下的国际民事管辖权刘颖 李静(90)
行政处罚中的违法所得研究叶平 陈昌雄(107)
从民法与宪法关系的视角谈我国民法典制订的基本理念和制度架构赵万一(117)
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研究朱孝清(128)
知识产权法官造法批判崔国斌(144)
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要素周光权(165)
当代中国刑法哲学研究述评赵秉志 魏昌东(176)
《中国法学》投稿要求与注释体例(192)
山东大学法学院(F0002)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F0003)



学术杂志网致力于学术杂志信息整理收录和投稿,我们只协助已经获得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征稿(征稿授权和经营许可)。本站非中国法学杂志社编辑部网站,查询稿件的朋友可以直接联系杂志社的编辑部。如果贵杂志社不希望我们收录您的期刊信息,请致电13378216660(8:00-22:00)。 。

    本文地址:


  本文关键词:中国法学杂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bhzz/48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3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