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_我国最早使用铁_简介1972年第1期《考古学报》
本文关键词:考古学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简介1972年第1期《考古学报》
A
公元1972年,渺小的我还远没有出生,但伟大的祖国却发生了太多令后人感慨的、烙有强烈政治印记的轰动性事件:
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国和美国都在外文上取得了胜利”(Maurice Meisner《Mao’s China and After—A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中译本501页)。
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大批西汉简书,“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以来我国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发现之一”(山东省博物馆、临沂文物组《临沂银雀山汉墓发掘简报》)。
7月,官方首次正式发表了对所谓“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十次路线斗争”的事件的说明,这次事件又有人称作“九一三悬案”(见台湾世界书局1997年版某书封面)。
……
这一切的是是非非我不愿去评说,我只有兴趣披览同年12月出版的总第三七期《考古学报》。扉页照例是一则黑体大字的“毛主席语录”,摘自毛泽东1941年5月所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毛泽东选集》一卷本757页),其中把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研究必须搜集丰富的材料,分析材料的种种发展形态,并探究这处形态的内部关系”云云概括为“详细地占地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倒满符合这本杂志厚重的内容。打头第一篇论文是署名中国科学院郭沫若的《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我以前已在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的《奴隶制时代》一书内领教过了,此处毋庸赘述。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 | 楼主
作者:yiping1914 时间:2005-11-18 09:29:27
什么都是“在......的领导下,在......的关怀下......”被我家小女讥为“心理贫困”。
| 1楼 | 打赏 | | 评论
作者:三无生 时间:2005-11-18 09:37:31
sf
楼主继续~~~~~~~···········
| 2楼 | 打赏 | | 评论
楼主:林赶秋 时间:2005-11-18 22:21:01
B
正式的阅读由杂志第15页开始,竺可桢先生的这篇精彩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是我梦寐以求的雄文巨制,正因为有它,我当初才激动地买下了这册16开122页(不含图版)的专业杂志。竺先生的大名我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小学《自然》课本上才第一次得知的,而他早于1918年就用英语发表了有关中国气象学史的论著《Some Chinese Contributions to Meteorology》,惜乎我至今也没能读其文,直到本世纪初才从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天学》里品尝到了鼎食之一脔。相对而言,这篇《初步研究》竟成了我目前所收藏到的最完整最具代表的竺可桢作品了,可叹坊间科技书籍的流传是多么地不广而我的购卖条件是多么地有限啊!
在“前言”部分,竺先生回顾并批判了从十一世纪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各界学者如沈括、刘献廷、胡厚宣、蒙文通、Julius Hann等对古气候学的关注与检讨,也指出了自己1926年所作的《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的错误,认为只有在新中国的新环境下根据传世文献、考古发掘材料及现代科学观测,“以冬季温度的升降作为我国气候变动的唯一指标”,进行客观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才能初步得出关于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近似正确的认知。紧随“前言”之后,是正文的第一节,即“考古时期”(约公元前3000—1100),竺先生是通过对半坡村、殷墟、龙山文化等遗址出土物(其中植物遗存尤为重要,由于“植物不象动物能够移动,因而作气候变化的标志或比动物化石更为有效”)的分析,推断“仰韶和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和气候时代,当时西安和安阳地区有十分丰富的亚热带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第二节进入“物候时期”(公元前1100—公元1400),众所周知,竺先生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对身边物候现象的观察与记录,对物候学的研究自然心得颇多,难怪这一节篇幅最长,约占全文的三分之一强。这种份量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者的个人兴趣,犹如闻一多的研究偏重于民俗学、钱锺书偏重于修辞学,竺先生则比较热爱“Phenology”,他不仅说“物候是最古老的一种气候标志”,“物候学就是没有观测仪器时代的气象学和气候学”,还坦白全文“主要用物方法来揣测古气候的变迁”。本节结合四部古典如《夏小正》、《礼记》、《左传》、《竹书纪年》、《毛诗》、《尚书》、《孟子》、《荀子》、《广阳杂记》、《吕氏春秋》、《农丹》、《史记》、《李文饶文集》、《三国志》、《晋书》、《古今图书集成》、《齐民要术》、《说郛》、《长庆集》、《全唐诗》、《杜少陵集评注》、《酉阳杂俎》、《蛮书》、《苏东坡集》、《王荆文公诗》、《宝颜堂秘笈》、《中州集》、《范石湖集》、《老学菴笔记》、《吴船录》、《长春真人西游记》、《太平寰宇记》、《元史》、《郭天锡日记》、《金台集》等的物候记载与当代(见表一、表三等)、异域(见表二等)的各种实测数据,把从西周到元朝的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写出了一个简单扼要的轮廓。第三节叫“方志时期”(1400—1900),采用了三个归纳自各地方志的表格(表四、表五、表六)形象地说明了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间冬季时对寒冷及其对人类和动植物的
影响。第四节“仪器观测时期”大约指风向仪和雨量计发明以后至竺先生作此文之前这段时间,与“结论”中“我国气候在历史时代的波动与世界其它区域比较……大陆气候与海洋气候作用不同,在此即可发生影响”几段可以连起来读,而“结论”中剩下的四段才是全文真正的结束语。
总之,《初步研究》导出了下列初步性的观点:从仰韶文化到殷墟文化,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摄氏2度左右;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范围为1至2度;在每一个四百至八百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五十至一百年为周期的循环;上述循环中,任何最冷的时期似乎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寒冷波动向西传布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同时也有从北向南的趋势。可以这样说,竺先生信手拈来古今中外的多语种、多学科材料对中国乃至全球的古气候史作了一次成功的鸟瞰与试探,对现今学者夸夸其谈的“科际整合”早早地示了一次范,《初步研究》完全称得上地球古气候史研究领域的一座承前启后的里程碑。
| 3楼 | 打赏 | | 评论
楼主:林赶秋 时间:2005-11-18 22:38:00
谢yiping1914 三无生 关注
| 4楼 | 打赏 | | 评论
楼主:林赶秋 时间:2005-11-18 23:13:00
未完待续
| 5楼 | 打赏 | | 评论
楼主:林赶秋 时间:2005-11-18 23:42:17
谢谢注注兄鼓励
| 6楼 | 打赏 | | 评论
楼主:林赶秋 时间:2005-11-18 23:47:42
惜乎我至今也没能读其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前漏一“拜”字
| 7楼 | 打赏 | | 评论
作者:注注 时间:2005-11-19 00:00:47
赶秋兄,现在有谁耐心阅读、评点一期三十多年前的老期刊呢?
《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值得仔细评评,竺可桢先生的那篇论文更是开山之作。
| 8楼 | 打赏 | | 评论
作者:春风3郎 时间:2005-11-19 00:07:30
竺可桢先生的这篇精彩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是我梦寐以求的雄文巨制,正因为有它,我当初才激动地买下了这册16开122页(不含图版)的专业杂志。
========================
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系列中,有竺可桢[天道与人文]一册,其中收有《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的节录,还有其他同类文章,如[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等,可惜多有删节。林兄不妨找来看看。
| 9楼 | 打赏 | | 评论
作者:甘任远 时间:2005-11-19 01:34:37
林先生这么年轻? 能静下心来读书, 不简单.
| 10楼 | 打赏 | | 评论
作者:金三 时间:2005-11-19 10:32:19
中国气候与海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 ①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
作者: 张丕远主编
页数: 533
出版日期: 1996年12月第1版
P283,历史气候记载中有关冷暖的资料较少,而且主要是直接记载,可用于评价气候冷暖的间接记载则更少。因此,要在2000a以上的长时期分区恢复气候的冷暖变化.资料严重不足。综观有关的文献记载,涉及冷暖的记载丰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以下讨论主要仍是上述这个地区,并以此作为中国东部的代表。有关中国5000a的气候冷暖变化,竺可桢先生己作过重要的论述,下面的讨论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补充资料和修正部分结论。
小林读的书,如何总是慢我一步啊
竺可桢当时没有计算机,现在的研究,资料,方法,都很先进了。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我还在读,没有全部看完。
有这知识的话,基本上不需要再看竺可桢的了,当然,如果研究
又是一回事情。
我还是那样建议,天热不要读哲学。
| 11楼 | 打赏 | | 评论
楼主:林赶秋 时间:2005-11-19 18:44:37
感谢3郎、金三兄的指点
| 12楼 | 打赏 | | 评论
楼主:林赶秋 时间:2005-11-19 18:55:44
感谢注注、任远兄的鼓励
| 13楼 | 打赏 | | 评论
楼主:林赶秋 时间:2005-11-19 23:01:26
简介1972年第1期《考古学报》
A
公元1972年,渺小的我还远没有出生,但伟大的祖国却发生了太多令后人感慨的、烙有强烈政治印记的轰动性事件:
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国和美国都在外文上取得了胜利”(Maurice Meisner《Mao’s China and After—A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中译本501页)。
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大批西汉简书,“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以来我国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发现之一”(山东省博物馆、临沂文物组《临沂银雀山汉墓发掘简报》)。
7月,官方首次正式发表了对所谓“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十次路线斗争”的事件的说明,这次事件又有人称作“九一三悬案”(见台湾世界书局1997年版《谁杀了林彪》封面)。
……
这一切的是是非非我不愿去评说,我只有兴趣披览同年12月出版的总第三七期《考古学报》。扉页照例是一则黑体大字的“毛主席语录”,摘自毛泽东1941年5月所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毛泽东选集》一卷本757页),其中把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研究必须搜集丰富的材料,分析材料的种种发展形态,并探究这处形态的内部关系”云云概括为“详细地占地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倒满符合这本杂志厚重的内容。打头第一篇论文是署名中国科学院郭沫若的《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我以前已在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的《奴隶制时代》一书内领教过了,此处毋庸赘述。
B
正式的阅读由杂志第15页开始,竺可桢先生的这篇精彩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是我梦寐以求的雄文巨制,正因为有它,我当初才激动地买下了这册16开122页(不含图版)的专业杂志。竺先生的大名我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小学《自然》课本上才第一次得知的,而他早于1918年就用英语发表了有关中国气象学史的论著《Some Chinese Contributions to Meteorology》,惜乎我至今也没能拜读其文,直到本世纪初才从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天学》里品尝到了鼎食之一脔。相对而言,这篇《初步研究》竟成了我目前所收藏到的最完整最具代表的竺可桢作品了,可叹坊间科技书籍的流传是多么地不广而我的购卖条件是多么地有限啊!
在“前言”部分,竺先生回顾并批判了从十一世纪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各界学者如沈括、刘献廷、胡厚宣、蒙文通、Julius Hann等对古气候学的关注与检讨,也指出了自己1926年所作的《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的错误,认为只有在新中国的新环境下根据传世文献、考古发掘材料及现代科学观测,“以冬季温度的升降作为我国气候变动的唯一指标”,进行客观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才能初步得出关于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近似正确的认知。紧随“前言”之后,是正文的第一节,即“考古时期”(约公元前3000—1100),竺先生是通过对半坡村、殷墟、龙山文化等遗址出土物(其中植物遗存尤为重要,由于“植物不象动物能够移动,因而作气候变化的标志或比动物化石更为有效”)的分析,,推断“仰韶和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和气候时代,当时西安和安阳地区有十分丰富的亚热带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第二节进入“物候时期”(公元前1100—公元1400),众所周知,竺先生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对身边物候现象的观察与记录,对物候学的研究自然心得颇多,难怪这一节篇幅最长,约占全文的三分之一强。这种份量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者的个人兴趣,犹如闻一多的研究偏重于民俗学、钱锺书偏重于修辞学,竺先生则比较热爱“Phenology”,他不仅说“物候是最古老的一种气候标志”,“物候学就是没有观测仪器时代的气象学和气候学”,还坦白全文“主要用物方法来揣测古气候的变迁”。本节结合四部古典如《夏小正》、《礼记》、《左传》、《竹书纪年》、《毛诗》、《尚书》、《孟子》、《荀子》、《广阳杂记》、《吕氏春秋》、《农丹》、《史记》、《李文饶文集》、《三国志》、《晋书》、《古今图书集成》、《齐民要术》、《说郛》、《长庆集》、《全唐诗》、《杜少陵集评注》、《酉阳杂俎》、《蛮书》、《苏东坡集》、《王荆文公诗》、《宝颜堂秘笈》、《中州集》、《范石湖集》、《老学菴笔记》、《吴船录》、《长春真人西游记》、《太平寰宇记》、《元史》、《郭天锡日记》、《金台集》等的物候记载与当代(见表一、表三等)、异域(见表二等)的各种实测数据,把从西周到元朝的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写出了一个简单扼要的轮廓。第三节叫“方志时期”(1400—1900),采用了三个归纳自各地方志的表格(表四、表五、表六)形象地说明了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间冬季时对寒冷及其对人类和动植物的
影响。第四节“仪器观测时期”大约指风向仪和雨量计发明以后至竺先生作此文之前这段时间,与“结论”中“我国气候在历史时代的波动与世界其它区域比较……大陆气候与海洋气候作用不同,在此即可发生影响”几段可以连起来读,而“结论”中剩下的四段才是全文真正的结束语。
总之,《初步研究》导出了下列初步性的观点:从仰韶文化到殷墟文化,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摄氏2度左右;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范围为1至2度;在每一个四百至八百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五十至一百年为周期的循环;上述循环中,任何最冷的时期似乎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寒冷波动向西传布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同时也有从北向南的趋势。可以这样说,竺先生信手拈来古今中外的多语种、多学科材料对中国乃至全球的古气候史作了一次成功的鸟瞰与试探,对现今学者夸夸其谈的“科际整合”早早地示了一次范,《初步研究》完全称得上地球古气候史研究领域的一座承前启后的里程碑。
未完待续
| 14楼 | 打赏 | | 评论
楼主:林赶秋 时间:2005-11-20 21:58:52
C
《学报》第三篇文章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等人撰写的《山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主要由“遗址的地貌和地层”、“脊椎动物化石”、“文化遗物”、“讨论和结语”等五个部分组成。
第四篇文章是湖南省博物馆的发掘报告《长沙浏城桥一号墓》,经过多角度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该墓的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与寿县蔡侯墓、信阳楚墓、江陵楚墓基本上相似,而比长沙地区一般的楚木椁墓为早,推断其年代应在春秋晚期,或者说公元前五世纪。
第六篇文章为压轴之作,其性质跟第三篇遥相呼应,是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的颜誾的遗著《大汶口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报告》,确证了大汶口组的体型基本上属于蒙古大人种,也有头部人工变形和“凿齿”(见《山海经》、《淮南子》等书)的习俗。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文末皆附有大批的图、表、照片,数量为全杂志之最。
| 15楼 | 打赏 | | 评论
楼主:林赶秋 时间:2005-11-20 22:27:49
未完待续
| 16楼 | 打赏 | | 评论
楼主:林赶秋 时间:2005-11-20 22:35:10
?idWriter=944150&Key=623251736&strItem=tybooks&idArticle=33397&flag=1
| 17楼 | 打赏 | | 评论
作者:夏虫语冰钦 时间:2005-11-21 10:05:24
恭喜林兄(弟?)购得此书,更喜我等有份同读。期待下文。
| 18楼 | 打赏 | | 评论
楼主:林赶秋 时间:2005-11-21 19:25:53
多谢版主支持
| 19楼 | 打赏 | | 评论
楼主:林赶秋 时间:2005-11-21 22:23:20
D
剩下的《战国文字研究(六种)》出自北京大学朱德熙、裘锡圭之手,是我要精读第二篇(排在杂志第73至 89页)宏文。第一种名为《侯马载书“麻夷非是”解》,训诂出“麻夷非是”即《公羊传·襄公二十七年》之“昧(乃“昩”之讹)雉彼视”,都是灭彼族氏的意思,文字小有出入罢了。第二种名为《信阳楚简屯字释义》,发现简文中“屯”字等于处在同样语法位置上的“皆”字,并顺藤摸瓜通读了长沙仰天湖楚简、《考工记》、《墨子》、《韩非子》、鄂君启节等文献中的相关用语。第三种名为《仰天湖楚简第十二号考释》,简文凡七字,在与汉印、金文等的对比后可得出“皆藏于一匣之中”这样一句话来。第四种名为《智屦考》,把仰天湖1号简文写定为“一新鞮屦,一旧鞮屦,皆有苴疏屦”,意思是说“一双新的鞮屦,一双旧的鞮屦,都是有草垫的疏屦”,宜与《盐铁论》那段论鞋的文字共赏。第五种是作者对寿县楚器铭文的再研究,可供治烹饪史的学者参考。第六种围绕一组玺印文字展开,主要诠释了设在都邑、规模较大的驿传机构,其它细节的讨论只能留待感兴趣者亲眼目睹,恕我无法越俎代庖、和盘托出了。
| 20楼 | 打赏 | | 评论
楼主:林赶秋 时间:2005-11-21 22:56:57
未完待续
| 21楼 | 打赏 | | 评论
作者:春风3郎 时间:2005-11-21 23:05:44
剩下的《战国文字研究(六种)》出自北京大学朱德熙、裘锡圭之手
==============
裘锡圭的东西,值得一看
| 22楼 | 打赏 | | 评论
楼主:林赶秋 时间:2005-11-22 19:14:18
千值万值
| 23楼 | 打赏 | | 评论
楼主:林赶秋 时间:2005-11-22 19:40:35
1972年第1期《考古学报》提要
A
公元1972年,渺小的我还远没有出生,但伟大的祖国却发生了太多令后人感慨的、烙有强烈政治印记的轰动性事件:
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国和美国都在外文上取得了胜利”(Maurice Meisner《Mao’s China and After—A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中译本501页)。
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大批西汉简书,“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以来我国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发现之一”(山东省博物馆、临沂文物组《临沂银雀山汉墓发掘简报》)。
7月,官方首次正式发表了对所谓“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十次路线斗争”的事件的说明,这次事件又有人称作“九一三悬案”(见台湾世界书局1997年版《谁杀了林彪》封面)。
……
这一切的是是非非我不愿去评说,我只有兴趣披览同年12月出版的总第三七期《考古学报》。扉页照例是一则黑体大字的“毛主席语录”,摘自毛泽东1941年5月所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毛泽东选集》一卷本757页),其中把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研究必须搜集丰富的材料,分析材料的种种发展形态,并探究这处形态的内部关系”云云概括为“详细地占地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倒满符合这本杂志厚重的内容。打头第一篇论文是署名中国科学院郭沫若的《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我以前已在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的《奴隶制时代》一书内领教过了,此处毋庸赘述。
B
正式的阅读由杂志第15页开始,竺可桢先生的这篇精彩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是我梦寐以求的雄文巨制,正因为有它,我当初才激动地买下了这册16开122页(不含图版)的专业杂志。竺先生的大名我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小学《自然》课本上才第一次得知的,而他早于1918年就用英语发表了有关中国气象学史的论著《Some Chinese Contributions to Meteorology》,惜乎我至今也没能拜读其文,直到本世纪初才从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天学》里品尝到了鼎食之一脔。相对而言,这篇《初步研究》竟成了我目前所收藏到的最完整最具代表的竺可桢作品了,可叹坊间科技书籍的流传是多么地不广而我的购卖条件是多么地有限啊!
在“前言”部分,竺先生回顾并批判了从十一世纪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各界学者如沈括、刘献廷、胡厚宣、蒙文通、Julius Hann等对古气候学的关注与检讨,也指出了自己1926年所作的《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的错误,认为只有在新中国的新环境下根据传世文献、考古发掘材料及现代科学观测,“以冬季温度的升降作为我国气候变动的唯一指标”,进行客观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才能初步得出关于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近似正确的认知。紧随“前言”之后,是正文的第一节,即“考古时期”(约公元前3000—1100),竺先生是通过对半坡村、殷墟、龙山文化等遗址出土物(其中植物遗存尤为重要,由于“植物不象动物能够移动,因而作气候变化的标志或比动物化石更为有效”)的分析,推断“仰韶和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和气候时代,当时西安和安阳地区有十分丰富的亚热带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第二节进入“物候时期”(公元前1100—公元1400),众所周知,竺先生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对身边物候现象的观察与记录,对物候学的研究自然心得颇多,难怪这一节篇幅最长,约占全文的三分之一强。这种份量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者的个人兴趣,犹如闻一多的研究偏重于“神话与诗”、钱锺书偏重于修辞学,竺先生则比较热爱“Phenology”,他不仅说“物候是最古老的一种气候标志”,“物候学就是没有观测仪器时代的气象学和气候学”,还坦白全文“主要用物方法来揣测古气候的变迁”。本节结合四部古典如《夏小正》、《礼记》、《左传》、《竹书纪年》、《毛诗》、《尚书》、《孟子》、《荀子》、《广阳杂记》、《吕氏春秋》、《农丹》、《史记》、《李文饶文集》、《三国志》、《晋书》、《古今图书集成》、《齐民要术》、《说郛》、《长庆集》、《全唐诗》、《杜少陵集评注》、《酉阳杂俎》、《蛮书》、《苏东坡集》、《王荆文公诗》、《宝颜堂秘笈》、《中州集》、《范石湖集》、《老学菴笔记》、《吴船录》、《长春真人西游记》、《太平寰宇记》、《元史》、《郭天锡日记》、《金台集》等的物候记载与当代(见表一、表三等)、异域(见表二等)的各种实测数据,把从西周到元朝的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写出了一个简单扼要的轮廓。第三节叫“方志时期”(1400—1900),采用了三个归纳自各地方志的表格(表四、表五、表六)形象地说明了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间冬季时对寒冷及其对人类和动植物的
影响。第四节“仪器观测时期”大约指风向仪和雨量计发明以后至竺先生作此文之前这段时间,与“结论”中“我国气候在历史时代的波动与世界其它区域比较……大陆气候与海洋气候作用不同,在此即可发生影响”几段可以连起来读,而“结论”中剩下的四段才是全文真正的结束语。
总之,《初步研究》导出了下列初步性的观点:从仰韶文化到殷墟文化,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摄氏2度左右;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范围为1至2度;在每一个四百至八百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五十至一百年为周期的循环;上述循环中,任何最冷的时期似乎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寒冷波动向西传布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同时也有从北向南的趋势。可以这样说,竺先生信手拈来古今中外的多语种、多学科材料对中国乃至全球的古气候史作了一次成功的鸟瞰与试探,对现今学者夸夸其谈的“科际整合”早早地示了一次范,《初步研究》完全称得上地球古气候史研究领域的一座承前启后的里程碑。
C
《学报》第三篇文章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等人撰写的《山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主要由“遗址的地貌和地层”、“脊椎动物化石”、“文化遗物”、“讨论和结语”等五个部分组成。
第四篇文章是湖南省博物馆的发掘报告《长沙浏城桥一号墓》,经过多角度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该墓的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与寿县蔡侯墓、信阳楚墓、江陵楚墓基本上相似,而比长沙地区一般的楚木椁墓为早,推断其年代应在春秋晚期,或者说公元前五世纪。
第六篇文章为压轴之作,其性质跟第三篇遥相呼应,是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的颜誾的遗著《大汶口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报告》,确证了大汶口组的体型基本上属于蒙古大人种,也有头部人工变形和“凿齿”(见《山海经》、《淮南子》等书)的习俗。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文末皆附有大批的图、表、照片,数量为全杂志之最。
D
剩下的《战国文字研究(六种)》出自北京大学朱德熙、裘锡圭之手,是我要精读第二篇(排在杂志第73至 89页)宏文。第一种名为《侯马载书“麻夷非是”解》,训诂出“麻夷非是”即《公羊传·襄公二十七年》之“昧(乃“昩”之讹)雉彼视”,都是灭彼族氏的意思,文字小有出入罢了。第二种名为《信阳楚简屯字释义》,发现简文中“屯”字等于处在同样语法位置上的“皆”字,并顺藤摸瓜通读了长沙仰天湖楚简、《考工记》、《墨子》、《韩非子》、鄂君启节等文献中的相关用语。第三种名为《仰天湖楚简第十二号考释》,简文凡七字,在与汉印、金文等的对比后可得出“皆藏于一匣之中”这样一句话来。第四种名为《智屦考》,把仰天湖1号简文写定为“一新鞮屦,一旧鞮屦,皆有苴疏屦”,意思是说“一双新的鞮屦,一双旧的鞮屦,都是有草垫的疏屦”,宜与《盐铁论》那段论鞋的文字共赏。第五种是作者对寿县楚器铭文的再研究,可供治烹饪史的学者参考。第六种围绕一组玺印文字展开,主要诠释了设在都邑、规模较大的驿传机构,其它细节的讨论只能留待感兴趣者亲眼目睹,恕我无法越俎代庖、和盘托出了。
| 24楼 | 打赏 | | 评论
楼主:林赶秋 时间:2005-11-23 19:37:53
再修订一下——
1972年第1期《考古学报》提要
A
公元1972年,渺小的我还远没有出生,但伟大的祖国却发生了太多令后人感慨的、烙有强烈政治印记的轰动性事件:
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国和美国都在外文上取得了胜利”(Maurice Meisner《Mao’s China and After—A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中译本501页)。
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大批西汉简书,“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以来我国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发现之一”(山东省博物馆、临沂文物组《临沂银雀山汉墓发掘简报》)。
7月,官方首次正式发表了对所谓“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十次路线斗争”的事件的说明,这次事件又有人称作“九一三悬案”(见台湾世界书局1997年版《谁杀了林彪》封面)。
……
这一切的是是非非我不愿去评说,我只有兴趣披览同年12月出版的总第三七期《考古学报》。扉页照例是一则黑体大字的“毛主席语录”,摘自毛泽东1941年5月所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毛泽东选集》一卷本757页),其中把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研究必须搜集丰富的材料,分析材料的种种发展形态,并探究这处形态的内部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云云概括为“详细地占地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倒满符合这本杂志厚重的内容。打头第一篇论文是署名中国科学院郭沫若的《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我以前已在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的《奴隶制时代》一书内领教过了,此处毋庸赘述。
B
正式的阅读由杂志第15页开始,竺可桢先生的这篇精彩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是我梦寐以求的雄文巨制,正因为有它,我当初才激动地买下了这册16开122页(不含图版)的专业杂志。竺先生的大名我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小学《自然》课本上才第一次得知的,而他早于1918年就用英语发表了有关中国气象学史的论著《Some Chinese Contributions to Meteorology》,惜乎我至今也没能拜读其文,直到本世纪初才从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天学》里品尝到了鼎食之一脔。相对而言,这篇《初步研究》竟成了我目前所收藏到的最完整最具代表的竺可桢作品了,可叹坊间科技书籍的流传是多么地不广而我的购卖条件是多么地有限啊!
在“前言”部分,竺先生回顾并批判了从十一世纪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各界学者如沈括、刘献廷、胡厚宣、蒙文通、Julius Hann等对古气候学的关注与检讨,也指出了自己1926年所作的《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的错误,认为只有在新中国的新环境下根据传世文献、考古发掘材料及现代科学观测,“以冬季温度的升降作为我国气候变动的唯一指标”,进行客观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才能初步得出关于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近似正确的认知。紧随“前言”之后,是正文的第一节,即“考古时期”(约公元前3000—1100),竺先生是通过对半坡村、殷墟、龙山文化等遗址出土物(其中植物遗存尤为重要,由于“植物不象动物能够移动,因而作气候变化的标志或比动物化石更为有效”)的分析,推断“仰韶和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和气候时代,当时西安和安阳地区有十分丰富的亚热带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第二节进入“物候时期”(公元前1100—公元1400),众所周知,竺先生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对身边物候现象的观察与记录,对物候学的研究自然心得颇多,难怪这一节篇幅最长,约占全文的三分之一强。这种份量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者的个人兴趣,犹如闻一多的研究偏重于“神话与诗”、钱锺书偏重于修辞学,竺先生则比较热爱“Phenology”,他不仅说“物候是最古老的一种气候标志”,“物候学就是没有观测仪器时代的气象学和气候学”,还坦白全文“主要用物方法来揣测古气候的变迁”。本节结合四部古典如《夏小正》、《礼记》、《左传》、《竹书纪年》、《毛诗》、《尚书》、《孟子》、《荀子》、《广阳杂记》、《吕氏春秋》、《农丹》、《史记》、《李文饶文集》、《三国志》、《晋书》、《古今图书集成》、《齐民要术》、《说郛》、《长庆集》、《全唐诗》、《杜少陵集评注》、《酉阳杂俎》、《蛮书》、《苏东坡集》、《王荆文公诗》、《宝颜堂秘笈》、《中州集》、《范石湖集》、《老学菴笔记》、《吴船录》、《长春真人西游记》、《太平寰宇记》、《元史》、《郭天锡日记》、《金台集》等的物候记载与当代(见表一、表三等)、异域(见表二等)的各种实测数据,把从西周到元朝的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写出了一个简单扼要的轮廓。第三节叫“方志时期”(1400—1900),采用了三个归纳自各地方志的表格(表四、表五、表六)形象地说明了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间冬季时对寒冷及其对人类和动植物的
影响。第四节“仪器观测时期”大约指风向仪和雨量计发明以后至竺先生作此文之前这段时间,与“结论”中“我国气候在历史时代的波动与世界其它区域比较……大陆气候与海洋气候作用不同,在此即可发生影响”几段可以连起来读,而“结论”中剩下的四段才是全文真正的结束语。
总之,《初步研究》导出了下列初步性的观点:从仰韶文化到殷墟文化,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摄氏2度左右;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范围为1至2度;在每一个四百至八百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五十至一百年为周期的循环;上述循环中,任何最冷的时期似乎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寒冷波动向西传布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同时也有从北向南的趋势。可以这样说,竺先生信手拈来古今中外的多语种、多学科材料对中国乃至全球的古气候史作了一次成功的鸟瞰与试探,对现今学者夸夸其谈的“科际整合”早早地示了一次范,《初步研究》完全称得上地球古气候史研究领域的一座承前启后的里程碑。
C
《学报》第三篇文章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等人撰写的《山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主要由“遗址的地貌和地层”、“脊椎动物化石”、“文化遗物”、“讨论和结语”等五个部分组成。
第四篇文章是湖南省博物馆的发掘报告《长沙浏城桥一号墓》,经过多角度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该墓的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与寿县蔡侯墓、信阳楚墓、江陵楚墓基本上相似,而比长沙地区一般的楚木椁墓为早,推断其年代应在春秋晚期,或者说公元前五世纪。
第六篇文章为压轴之作,其性质跟第三篇遥相呼应,是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的颜誾的遗著《大汶口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报告》,确证了大汶口组的体型基本上属于蒙古大人种,也有头部人工变形和“凿齿”(见《山海经》、《淮南子》等书)的习俗。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文末皆附有大批的图、表、照片,数量为全杂志之最。
D
剩下的《战国文字研究(六种)》出自北京大学朱德熙、裘锡圭之手,是我要精读第二篇(排在杂志第73至 89页)宏文。第一种名为《侯马载书“麻夷非是”解》,训诂出“麻夷非是”即《公羊传·襄公二十七年》之“昧(乃“昩”之讹)雉彼视”,都是灭彼族氏的意思,文字小有出入罢了。第二种名为《信阳楚简屯字释义》,发现简文中“屯”字等于处在同样语法位置上的“皆”字,并顺藤摸瓜通读了长沙仰天湖楚简、《考工记》、《墨子》、《韩非子》、鄂君启节等文献中的相关用语。第三种名为《仰天湖楚简第十二号考释》,简文凡七字,在与汉印、金文等的对比后可得出“皆藏于一匣之中”这样一句话来。第四种名为《智屦考》,把仰天湖1号简文写定为“一新鞮屦,一旧鞮屦,皆有苴疏屦”,意思是说“一双新的鞮屦,一双旧的鞮屦,都是有草垫的疏屦”,宜与《盐铁论》那段论鞋的文字共赏。第五种是作者对寿县楚器铭文的再研究,可供治烹饪史的学者参考。第六种围绕一组玺印文字展开,主要诠释了设在都邑、规模较大的驿传机构,其它细节的讨论只能留待感兴趣者亲眼目睹,恕我无法越俎代庖、和盘托出了。
| 25楼 | 打赏 | | 评论
楼主:林赶秋 时间:2005-11-23 22:34:34
全文完
| 26楼 | 打赏 | | 评论
本文关键词:考古学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5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bhzz/55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