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医学杂志_实用医学杂志_环境与职业医学
发布时间:2016-07-19 02:02
本文关键词: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环境与职业医学
刊物简介
《环境与职业医学》(HUANJING YU ZHIYE YIXUE)(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Medicine,JEOM )杂志, 原名《劳动医学》杂志,创刊于1984年。是由上海市卫生局主管,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是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杂志。期刊以刊登中文文献为主(含英文摘要),现为月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6-3617;CODEN HYZYAZ;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1879/R。《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现任主编为吴凡主任医师,她是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院长,流行病学专家。第五届杂志编委会由81名国内编委与23名海外编委、16名资深顾问组成。涵盖了国内外环境医学、职业医学、公共卫生及相关领域各学科的知名专家。
《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一贯以立足国内学术前沿,汲取国际研究精华,推进环境与职业医学学科发展,提高职业和全体人群健康水平为己任。辟有述评、论著、方法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管理与监督、综述和信息交流等栏目。稿件除国内、国际专业研究人士自由来稿外,还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为本刊不定期撰写述评及专栏等文章。来稿由国内外同行专家评审,以常务编委为主的“稿件终审会”担任每期稿件的终审、定稿工作。刊物按国际标准编排,附有英文目次;在论著等研究性文章中除附有英文摘要外,图、表中也以中英文同时表达;另外还不定期刊出一些英文全文论著。目前,在国内环境医学和职业医学领域中,本刊物无论在文献学术内容上还是编辑、印刷质量上均位于同类杂志的前列。
目前杂志稿源丰富,原创性论文占刊出文献的70%~75 %;2010年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内外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约占49 %,期刊影响因子为0.628。
办刊中,JEOM始终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保证了自1996年以来连续被评为我国的“中文核心期刊(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2004年起被科技部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另外,期刊还被美国化学文摘(CA)和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 International Periodicals Directory)、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 Centre for Agriculture and Bioscience International)、全球健康(GH,Global Health)、波兰哥白尼索引(IC, Index Copernicus)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SA:Natural Science)等数据库收录,使期刊有较宽的国际影响面。
自2000年以来,《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曾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颁发的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期刊奖;荣获《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组委会颁发的“《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本刊编辑部还曾被中华预防医学会授予优秀编辑部称号。
为了拓展杂志的影响,《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连续5届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环境与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杂志、美国加州卫生局、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联合主办 “环境与职业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连续10届与各著名高校的公卫学院联合主办 “全国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其中,第三、四、五届国际会议及第八届研究生会的论文集均被国际上与SCI、EI并列为三大科技文献数据库的“会议录引文索引-科学(CPCI-S)”所收录,扩大了会议及杂志的国际影响,对环境与职业医学领域科研成果的交流、合作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相关学科领域中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
《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栏目设置:述评(Editorials)、论著(Original Articles)、调查研究(Investigations)、实验研究(Experiments)、方法研究(Methodology)、综述(Reviews)、实验技术(Experimental Technology)、短篇报道(Short Reports)、案例分析(Case Reports)、管理与监督(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信息交流(Information Exchange)、编者论坛(Editors’ Forum)、专栏(Special Column)及其他栏目。
《环境与职业医学》编辑部现有成员:丁瑾瑜,洪琪,王晓宇,汪源,葛宏妍。
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22楼;邮编:200052
投稿指南
《环境与职业医学 》杂志稿约1、欢迎下列稿件
①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基础性研究;②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③职业病及工作有关疾病的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讨论;④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抢险、医疗急救及救援;⑤卫生毒理学研究及环境有害因素监测技术;⑥劳动防护工程技术及评定,卫生监督管理经验;⑦与职业有关疾病(包括工伤、失能等)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⑧职业健康监护性体检、毒物登记、健康教育;⑨有关法规及公约、卫生标准、书刊评价;⑩各级工业卫生工作及有关体制改革经验交流;本专业导向性评述、新进展综述、专题讲座;最新国外文献摘译,出访报告、学术会讯信息及职业人群其他常见病报道。
2、来稿撰写要求
资料真实,方法正确,立论科学,有借鉴价值。文字力求精炼、顺达。论著、综述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般论文不超过3500字,病例报告一般宜控制在1500字内,摘译文献仅限于刊出一年内者,一般每篇不超过1200字。每篇论文均须列3~8个关键词及中文摘要,作者不宜超过8~10位.其他非直接贡献者,可列入“致谢”栏内。
“论著”及“实验与研究”类稿件请附中、英文400字以内的结构式摘要和3~8个关键词。摘要须分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tion)四个层次。英文摘要前须列清英文文题(每单词首字母均大写)、作者姓名(汉语拼音,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姓的各拼音字母全部大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复名两字间加半字线相连。)、英文单位全称及邮码等,英文部分须打字后插粘于中文摘要后。同时附第一作者简介一份,内容包括出生年,性别,民族,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必要时,正文里表格及插图中文字加注英文。
综述、讲座、述评及有新意的论文,应著录文题名、单位名的英文及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并附2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
获国家及部、省、直辖市级科学基金资助者或属攻关项目、获科技成果奖及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者,请在文稿首面下脚注明,并列出项目号、获奖号等,其证书复印件随稿寄来,本刊可优先发表。
正文中各级标题序号依次为1、1.1、1.1.1、1.1.1.1、①。序号前顶格,后空一格。无层次标题,可不列序号。
文中(包括摘要部分)首次出现中、英文缩略词均须加括号,并在括号前写明中文全称。
统计分析应注明所用方法,要注清具体分析对象及t值、F值、u值、χ2值、Q值等,后列出P值。±s不写X±SD,统计学符号一律用斜体。
表格和简单文字示意图须绘制在白纸上,粘于文中相应部位。其他图及照片均须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复印件,贴于文中,一份原件背面用铅笔注明文题、图名及插载部位,另行与原稿一起付寄。照片需做彩图者请注明,将另收制版费。
参考文献仅列作者亲自阅读过的由正式刊物公开发表或由出版社正式出版者,原则上,尽量引用近10年至近5年内的文献。内部资料、译文、文摘或转载者请勿引用。论著的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25条,综述不超过35条。按正文中引用先后排序列于正文末。正文引用处右上角以方括号及阿拉伯数字标注。参考文献书写时必须项目齐全,英文参考文献必须打印。
3、投稿注意事项
稿件须以电脑打字(须留行距)或用方格纸誊清。对字迹潦草或模糊不清的手写、复写、复印、油印稿件,一律退回。来稿须写明详址、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请勿寄给个人。
来稿请经原单位审核并附推荐信,声明资料属实、未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投寄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以及已用外文发表过的中文文稿,不属一稿两投,但须注明。
编辑部收稿后1周内寄上回执。退修稿修回时请寄回原稿及退修意见单。作者收回执后6个月未接到退修或录用通知,有权自行处理。因人力有限,本刊一般不退稿。
作者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规定,本刊有权对来稿修改、删节、摘登,,不同意修改者请说明。
来稿一经我刊接受并刊用,专有使用权即归本刊编辑部和中华预防医学会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投稿请直接联系环境与职业医学编辑部
本文关键词: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3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bhzz/7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