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道科学编委会_2015 铁路 核心 期刊_中国铁道科学杂志社编辑部最新征稿投稿信息
本文关键词:中国铁道科学杂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详细介绍
中国铁道科学杂志社投稿
主管单位:铁道部
主办单位: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国内刊号:CN 11-2480/U
国际刊号:ISSN 1001-4632
投稿邮蟍email protected]
杂志类型:交通运输类杂志-U
中国铁道科学杂志社/杂志简介
是铁道部科学研究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发行和同行交流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以弘扬铁道科学技术为宗旨,致力于全面、准确、迅速地刊登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应用、理论探索、工程实践和发展综述等优秀学术论文。
本刊于1979年由已故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院士亲自主持创刊,唐振绪博士担任第一届编委会主任,程庆国院士、周镜院士分别担任第二、第三届编委会主任。本刊自创刊以来,以严谨的学风和论文的高质量赢得了学术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视,被认定为<<中国科学技术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由<<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与国际各大检索机构及铁路学术组织有密切联系。<<中国铁道科学>>是我国铁路(包括城市铁路、地铁)科技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交通类论文代发表服务,杂志社内部编辑审稿通道,1-3天审稿,,1-3个月发表;百通学术期刊网与全国300多家期刊杂志社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全程代理杂志社征稿杂志投稿,可以代发表论文,论文发表绿色通道。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027-115 QQ:800005354
中国铁道科学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期刊方阵科技双效期刊
中文核心刊物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和分析用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网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电子期刊群收录期刊
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期刊
工程索引《Ei Pageone》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铁道科学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科技论文、科技信息、博士学位论文摘要、成果简报。
《中国铁道科学》杂志最新刊登论文:
1
题名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线路路基不均匀沉降限值研究
作者 徐庆元; 李斌; 周智辉;
摘要 基于列车-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考虑无砟轨道各部件间及无砟轨道与路基间接触状态非线性,建立列车-板式无砟轨道-路基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自重荷载、轨道中长波随机不平顺、轨道短波随机不平顺、路基不均匀沉降荷载、无砟轨道板温度梯度荷载共同作用下,高速铁路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不均匀沉降限值研究.结果表明:无砟轨道板温度梯度荷载对无砟轨道各部件受力均有较明显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无砟轨道线路路基不均匀沉降限值研究时有必要同时考虑无砟轨道板温度梯度荷载的影响; 路基上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线路的路基不均匀沉降限值由底座板疲劳破坏控制,路基不均匀沉降幅值达到7mm时无砟轨道底座板的最大拉力达到疲劳破坏限值1.674MPa,因此建议高速铁路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限值为7mm/20m.
2
题名 城轨交通车辆架控制动系统通过载客运营考核评审
作者
摘要 <正>2011年12月,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了城轨交通车辆架控制动系统载客运营考核评审会.由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南京、青岛、长春、株洲等地14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认真听取了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项目组所作的《城轨交通车辆架控制动系统载客运营考核报告》及广州地铁《架控制动系统新产品装车使用情况》的汇报.
3
题名 CFG桩复合地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作者 薛新华; 魏永幸; 杨兴国; 李洪涛; 喻成;
摘要 通过CFG桩复合地基的大型室内模型试验,研究褥垫层厚度、桩长、桩间距对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和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地基的CFG桩存在扩径现象,且从下至上扩径现象越明显; 褥垫层越薄,桩分担荷载越大,桩间土荷载分担比越小; 随着褥垫层厚度的增加,桩承担荷载增长趋势变缓,故为充分发挥桩的承载作用,建议合理褥垫层的厚度为20~30cm; 在外荷载一定的情况下,桩土应力比随桩长和桩间距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进行复合地基桩间距的设计时,不仅要保证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而且还要保证加固后地基土的工后沉降量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打桩带来的不利影响.
4
题名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0年科技成果简介(续五)
作者 徐上;
摘要 <正>44沪宁城际铁路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大纲以沪宁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时一次达到设计速度为目标,在动车组高速运行状态下对全线各系统进行综合测试,评价供变电、接触网系统设计参数和设备选型的合理性; 验证通信
5
题名 铁路路基填料分类深化研究
作者 王仲锦; 张千里; 叶阳升;
摘要 根据泰波最大干密度理论和粒子干涉理论,分析不均匀系数取值范围及其对孔隙率的影响,提出颗粒级配的改进方案:当不均匀系数大于或等于10且曲率系数为1~3时,定义填料的颗粒级配为良好级配; 当不均匀系数大于或等于10且曲率系数小于1或大于3时,定义填料的颗粒级配为间断级配; 当不均匀系数小于10时,定义填料的颗粒级配为均匀级配.通过对影响填料工程性能因素的分析,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填料分类分组的建议方案:在巨粒土和粗粒土中,细粒含量按5%,15%和30%分界; 将细粒含量大于或等于15%的巨粒土和粗粒土划分为粉土块石、黏土块石、多粉土块石和多黏土块石等; 对于细粒土,在粗粒含量大于或等于30%的条件下,将砾石含量大于或等于25%的细粒土定义为含砾液限土,否则定义为含砂液限土; 巨粒土和粗粒土母岩的饱水抗压强度应大于或等于20MPa; 在砾石类土划分中增加5mm粒组界限.
6
题名 戈壁粗粒土填料填筑铁路路基压实评价指标研究
作者 黄大维; 杨有海; 黄纪强; 孙逢坤;
摘要 选取兰新铁路第二双线4个具有代表性的路基试验段,进行戈壁粗粒土填筑路基的压实质量评价指标研究.研究表明:粗粒土填料填筑路基的孔隙率偏小,但现有规范规定的孔隙率标准偏大,起不到控制路基密实度的作用,因此提出用填料的细颗粒室内击实试验得到的孔隙率换算整体孔隙率的方法控制粗粒土填筑路基的密实度; K30能较好地反映填料的塑性变形,且对压实质量敏感,比Ev2更适合作为路基压实质量的评价指标; Ev2/Ev1控制路基压实质量的实质是Ev1在起作用; 规范不应用统一的Ev2/Ev1标准,而应根据填料的粗颗粒含量制定相应的Ev2/Ev1标准,填料的粗颗粒含量越多,填筑的路基的弹性变形量越小,Ev2/Ev1的规范标准应越大; Ev1的测试深度比K30大,且塑性变形在总变形中的比例也大,因此可以考虑将Ev1设定为路基压实质量的评价指标.
7
题名 新疆单线铁路土堤式挡风墙坡角优化研究
作者 张洁; 刘堂红;
摘要 为提高新疆单线铁路土堤式挡风墙的防风效果,防止列车倾覆,提出只改变挡风墙的迎风侧坡角而背风侧坡角不变(方案1),以及挡风墙的迎风侧坡角和背风侧坡角相等且同步改变(方案2)的2种优化方案.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对比这2种优化方案对列车气动力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列车处于静止状态下,方案1中挡风墙迎风侧最佳坡角为57°,方案2中挡风墙迎风侧和背风侧最佳坡角均为69°; 在列车以20~120km.h-1速度运行的动态状态下,按方案1,为达到列车倾覆力矩为0的最佳防风效果,挡风墙迎风侧坡角也必须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而按方案2,挡风墙的迎风侧和背风侧坡角基本不随列车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建议在实际工程中采用方案2进行土堤式挡风墙坡脚的优化设计.
8
题名 持续荷载作用对粉煤灰混凝土冻融性能的影响
作者 韩冰; 曹健; 董敬勋;
摘要 在不施加和施加持续荷载条件下,进行不掺和掺20%,40%粉煤灰的混凝土冻融试验,研究持续荷载作用对粉煤灰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加持续荷载试件对比,施加持续荷载作用后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降低; 粉煤灰掺量存在一临界值,对于C40混凝土,该临界值在20%~40%之间,低于该临界值,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而提高,超过该临界值,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而降低,且持续荷载作用会使该临界值变小;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存在陡劣点,持续荷载作用会使该陡劣点提前出现.根据试验结果,以陡劣点为阶段分界点,采用回归方法给出能够考虑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冻融损伤两阶段模型.
9
题名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常规三轴压缩性能试验研究
作者 余自若; 秦鑫; 安明喆;
摘要 通过活性粉末混凝土在不同围压下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强度特征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围压≤60 MPa时,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常规三轴压缩破坏形态主要表现为劈裂破坏,围压为65MPa时,破坏表现出挤压流动特征; 在不同的围压条件下,活性粉末混凝土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基本相似,均经历压密、弹性、应力软化和荷载稳定下降4个阶段;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三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轴向峰值应变均随围压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增长,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三轴抗压强度随围压增长的速度较普通混凝土缓慢; 在到达峰值应变之前,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割线泊松比表现出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的规律,此阶段的体积应变表现为压缩.
10
题名 混凝土抗风蚀磨损表面强化处理材料的对比试验研究
作者 章岩; 王起才; 张粉芹; 马华军;
摘要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穿越新疆九大风区中风力最强的五大风区.针对风蚀对铁路混凝土结构物的磨蚀问题,选用4种表面强化材料,通过混凝土耐磨蚀和疏水性试验,进行提高混凝土表面耐风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4种表面强化材料均可提高混凝土表面的抗风蚀磨损能力; 其中渗透性复合乳液型混凝土表面抗风蚀处理材料在提高混凝土的耐磨蚀性和疏水性以及价格方面具有综合优势,它通过表面渗透方式渗入混凝土中并和混凝土发生反应,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致密疏水的网状结构,达到防护和抗风蚀的效果,可提高混凝土表面耐磨度一倍多,表干时间缩短99.35%,且在抗紫外线、抗开裂、抗冻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11
题名 盾构始发负环管片和反力架拆除时机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李涛; 刘波; 江玉生; 黄杰;
摘要 采用FLAC3D软件,分别对北京地铁大兴线01标盾构始发工程和一般地铁盾构始发工程进行模拟,分析负环管片水平位移与拼装管片环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负环管片和反力架的拆除时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拼装管片环数的增加,负环管片水平位移的增加经历了初始增长、快速增长、缓慢增长和稳定4个阶段.在负环管片水平位移进入第4阶段时,负环管片和反力架不再承担盾构推力,此时是拆除负环管片和反力架的最佳时机; 摩擦系数、隧道埋深和管片外径3个因素对负环管片水平位移的影响显著; 随着摩擦系数、隧道埋深的增加,水平位移均逐渐减小,且影响程度逐渐减弱; 随着管片外径的增加,水平位移逐渐减少,但影响程度逐渐增强.
12
题名 基于对应分析模型的隧道衬砌病害主成因挖掘
作者 张素磊; 张顶立; 刘胜春; 陈峰宾;
摘要 基于对应分析模型提出隧道衬砌病害主成因挖掘方法.根据隧道衬砌病害的样本和成因的调查资料,建立隧道衬砌病害对应分析模型的列联表; 通过因子分析,建立对应分析模型中的R型因子分析与Q型因子分析的关系; 计算对应分析模型的收敛性,采用特殊点排除法优化对应分析模型的收敛性; 将隧道衬砌病害样本点和成因点绘制在二维对应分析图中; 根据两者在图中的对应位置关系判断导致隧道衬砌病害的主成因.根据收集的18座隧道衬砌病害资料,采用提出的隧道衬砌病害主成因挖掘方法,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因挖掘.结果表明,样本隧道衬砌病害的主成因有衬砌背后空洞、衬砌厚度不足、围岩处理不当和塑性地压4个.
13
题名 基于概念分析的铁路客站结构优化研究
作者 常鹏; 郭子昭; 杨娜;
摘要 应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铁路客站结构设计参数与工程材料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得到结构设计参数的逻辑层级关系.在客站雨棚结构的各设计参数中,基本风压、材料强度和雨棚高度对雨棚结构的用钢量影响最大,处于逻辑关系的第1层级; 结构类型、站型、基本柱网和抗震设防烈度等参数的影响较大,处于第2层级; 其他处于低层级的设计参数对用钢量影响较小.结合解释结构模型的分析结果,选取影响雨棚经济性较大的前2个层级中的设计参数为主要变量,运用概念分析方法进行雨棚结构优化,得出不同条件下合理的结构形式及工程用钢量范围.结果表明,以用钢量作为优化目标时,双侧悬挑雨棚的经济性优于单侧悬挑雨棚; 实腹钢梁结构适用于所有双侧悬挑雨棚; 单侧悬挑结构则需根据跨度、基本风压、有无拉杆等条件具体判断其适用的结构形式.
14
题名 高速铁路钢轨打磨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 周清跃; 田常海; 张银花; 刘丰收; 陈朝阳; 俞喆;
摘要 根据我国高速铁路上运行车辆的车轮型面设计钢轨的预打磨轨头廓面.按照该预打磨轨头廓面对钢轨进行预打磨,可有效改善轮轨的接触状态.给出了适用于不同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深度理论设计值以及适用于LMA和S1002G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轨头廓面.关于预打磨后的实际轨头廓面与预打磨设计廓面的误差,在轨距角部位应控制在-0.1~0.3mm范围内.建议我国高速铁路的钢轨打磨周期为每30~50 Mt通过总重打磨1次,对于无砟轨道取上限,有砟轨道取下限; 关于60kg.m-1钢轨的预打磨深度,在轨距角部位应达到0.8~1.5mm,在主要轮轨接触部位应大于0.3mm; 钢轨打磨后的表面粗糙度应小于10μm; 采用48磨头打磨车时应打磨3~4遍,采用96磨头打磨车时应打磨2遍.
15
题名 K1000型钢轨焊机推瘤刀激光熔覆修复研究
作者 丁阳喜; 柴柱;
摘要 为修复已磨损的推瘤刀,利用正交实验,确定出熔覆试验最优激光功率、离焦量和扫描速度分别为1.6kW,20mm和4mm.s-1; 据此进行相关的激光熔覆修复实验.熔覆材料以Ni60自熔性合金粉末为主,随着碳化钨(WC)粉末质量分数的增大,熔覆层的平均显微硬度和相对耐磨性先增大后减小,当WC粉末的质量分数为25%时,熔覆层的平均显微硬度和相对耐磨性分别达到最大值648.7HV和3.49; 在Ni60自熔性合金粉末和WC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稀土CeO2粉末后,熔覆层深度小于1.0mm部分的显微硬度明显提高,超过700HV,能够满足推瘤刀刃口处硬度为56HRC的要求; 稀土CeO2粉末的添加量对熔覆层显微硬度的影响不大; 当WC粉末和稀土CeO2粉末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和1.5%时,熔覆层的磨损失重仅为3.4mg.
16
题名 新型轨道吸污装置吸污能力研究
作者 郭关柱;
摘要 采用扁形喷嘴倾斜吹风和较宽吸嘴吸风构造新型轨道吸污装置,在忽略空气的黏性力和密度变化、射流角度与气流离开轨道表面角度的差异以及吸风对吹风影响的前提下,进行新型轨道吸污装置吸污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临界移动速度均为10km.h-1时,吸污风量为8×104 m3.h-1的新型轨道吸污装置与吸风风量达28×104 m3.h-1的法国VAKTRAK09系列轨道吸污装置的吸污能力相当; 轨道吸污装置的临界吸污能力与临界吹风速度、临界吸风速度和临界移动速度有关,在装置的吹风、吸风速度确定后,临界吸污能力取决于装置的临界移动速度.试验证明,射流角度为60°时吸污效果更好.
中国铁道科学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中国铁道科学杂志社征稿中……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久久信息网看到的,这样我会给你较大的优惠!
本文关键词:中国铁道科学杂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7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bhzz/87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