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SCI所收录地球科学期刊及其文献计量指标之综合分析
本文关键词:2011年SCI所收录地球科学期刊及其文献计量指标之综合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发布的2011年SCI-E收录地球科学类期刊的引证报告,从国家和地区分布、出版语言、年载文量、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年指标及特征因子分值等方面,总结、分析SCI收录地球科学类期刊的整体情况,为地球科学研究人员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掌握最新的科研信息、发表自身研究成果提供帮助。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图书馆;
【关键词】: 期刊引证报告 地球科学 影响因子 累计总被引频次
【分类号】:G353.1
【正文快照】: 1引言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创刊于1961年。SCI提供世界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它所收录的科技期刊集中了世界上各学科论文的精萃。目前,它不仅成为世界上极具权威性的检索工具,还成为衡量大学、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的重要尺度。地球科学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珏;方卿;;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评价(三)——基于即年指标视角的分析[J];出版科学;2011年06期
2 刘雪立;徐刚珍;方红玲;董建军;周志新;盛丽娜;;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十大特征及其实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年04期
3 任胜利;;特征因子(Eigenfactor):基于引证网络分析期刊和论文的重要性[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年03期
4 颜志森;;期刊载文量及其变化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年04期
5 王群英;林耀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与期刊载文量的关系研究——以资源、生态、地理方面的8个期刊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年01期
6 戴丽琼;毛文明;姜美萍;;医学期刊被引半衰期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年12期
7 王娟;郑春厚;;JCR5年期影响因子实证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晓军;颜志森;;“211工程”大学学报的载文量与基金论文比分析[J];编辑学报;2011年04期
2 彭桃英;陈玉国;;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再思考[J];编辑之友;2012年03期
3 李超;;引用质量加权影响因子评价学术期刊研究——以CSSCI图书情报学期刊评价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年01期
4 严美娟;;239种SCI收录神经科学杂志载文量与影响因子和5年影响因子的关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苏新宁;;文献计量学与科学评价中有关问题思考[J];图书与情报;2013年01期
6 王琳;;特征因子与影响因子及总被引频次的指标特性比较——基于“TOP期刊群”样本的实例分析[J];编辑学报;2013年02期
7 霍彩玲;陈宏宙;;《当代图书馆》近十年发展历程研究[J];当代图书馆;2013年02期
8 薛婧媛;郭飞;;利用网络工具促进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J];编辑学报;2013年05期
9 伍军红;肖宏;;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统计分析[J];编辑学报;2013年05期
10 韦青侠;付会芳;;编辑出版类部分核心期刊载文分析研究——基于CNKI数据库2008—2012年来源数据[J];编辑之友;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邵晓军;颜志森;;“211工程”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的载文分析[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4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雪立;;论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的十大关系[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康亦兼;张培新;;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几点思考[A];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青岛市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冯颖;潘秀英;;依托强势学科 打造精品期刊——以《计算力学学报》为例[A];2012年第四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朱栋梁;;科技期刊质量效益评估新指标体系的建立[A];竞争 合作 创新——科技期刊未来发展之路——第八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张晓进;范永德;郭萌;杨颖;薛爱华;;建设精品科技期刊及促进国际化进程的思考[A];竞争 合作 创新——科技期刊未来发展之路——第八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金娉;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丁麟;基于文献计量的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研究水平的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3 武庆圆;开放获取期刊的知识交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严少彪;基于文献计量学的HIFU发展与演进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2 常洪亮;中国管理类期刊国际化路径和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张淙;Military Medicine及相关期刊分析与启示[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4 井晓梅;我国入选INDEX MEDICUS的生物医学期刊研究及其入选的影响因素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5 李姗姗;开放存取期刊的质量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黄良;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发表论文制度探析[D];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雪立,乔汉臣,刘国伟,潘伯荣;双匿名审稿及其在编辑实践中的应用[J];编辑学报;1994年01期
2 任胜利,祖广安,梁平,姚玉杰;如何提高中国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和国际影响[J];编辑学报;1999年03期
3 刘建超;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内涵与实现[J];编辑学报;2001年04期
4 许昌泰,潘伯荣;科技期刊如何入选ISI数据库[J];编辑学报;2002年02期
5 周志新;科技期刊建立在线投稿与审稿系统的目的与原则[J];编辑学报;2005年01期
6 王文兵;王学斌;谭鸿益;赵学刚;;影响因子的局限性——基于SCI和SSCI期刊1999~2007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9年04期
7 罗式胜;期刊引用半衰期的概念──一种与期刊被引半衰期对应的指标[J];图书与情报;1995年02期
8 金得存;学术期刊编辑的鉴审失误及其克服[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邱丽,柴键,陈曦,刘德兴;21种获奖高校学报载文与引文的统计分析及比较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任楚威;;我国31家师大自然科学学报质量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征稿简则[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4年01期
2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征稿简则[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4年02期
3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征稿简则[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4年03期
4 张延敏;元数据信息在地球科学数据导航系统中的应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4年03期
5 张延敏;元数据信息在地球科学数据导航系统中的应用[J];图书馆学研究;2004年09期
6 ;天文学 地球科学[J];全国新书目;2005年05期
7 ;天文学 地球科学[J];全国新书目;2005年18期
8 张延敏;曲建升;吴新年;;地球科学数据导航系统数据资源状况分析[J];现代情报;2006年07期
9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再次荣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0年01期
10 ;天文学、地球科学[J];全国新书目;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屯;;地球、地球科学与人类文明[A];首届“地球科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中伟;;地球科学文化的创新发展[A];首届“地球科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中伟;;地球科学文化发展纲要构想[A];首届“地球科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德孚;;地球科学哲学观及其对矿产查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5)[C];1989年
5 王德孚;;地球科学的哲学观和经济观[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8)[C];1989年
6 张中伟;;地球科学发展的生命之翼——地球科学文化建设初探[A];地质学史研究会第16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地球科学与探测技术综合专题组;;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与探测技术发展战略研究[A];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上)[C];2004年
8 滕吉文;;岩石圈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新进展:——地球科学大断面[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7)[C];1989年
9 杨玉荣;;流体地球科学10年的人和事[A];辉煌的历程——回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60周年专刊[C];2007年
10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增加页码的通告[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兰州油气中心及离退休等部门[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冠华 鞠洪波 何斌 程晓 徐冰;地球科学发展的全球视角[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2 记者 孙宇浩 姬忠实;让地球科学文化深入人心[N];中国矿业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晓明;地球科学文化有助科技创新[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4 闻严;跨越世纪的地球科学[N];中国国土资源报(地矿版);2000年
5 本报记者 赵凡;时代呼唤地球科学文化[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6 杨振京;走近地球科学[N];河北日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周飞飞 整理;地球科学:以文化形态影响生活[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8 陈元旭;英国地调局:打造应用地球科学信息中心[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9 全国政协常委 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冠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所长 研究员 鞠洪波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博士 讲师 何斌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 程晓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博士 教授 徐冰;立足中国 走向世界[N];科技日报;2010年
10 全国政协常委 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冠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所长 研究员 鞠洪波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讲师 博士 何斌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 程晓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博士 徐冰;立足本国 走向世界[N];中国矿业报;2010年
本文关键词:2011年SCI所收录地球科学期刊及其文献计量指标之综合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3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sscind/353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