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与文物杂志社官网-考古与文物编辑部投稿邮箱
本文关键词:考古与文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考古与文物
该刊杂志/杂志社简介:
考古与文物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自创刊以来,以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为主题,坚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读"的理念。考古与文物内容详实、观点新颖、文章可读性强、信息量大,众多的栏目设置,考古与文物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考古与文物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考古与文物》(双月刊)创刊于1980年,是由国内规模最大的地方性考古科研机构——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主办的中国文物考古学界享有盛誉的著名核心期刊之一。办刊宗旨: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探索多民族共同体——华夏文明的起源和流变;研究传统文化的物态表现形式及其背景和意义;通过对古代遗迹以及文物和艺术品的发现、辨识和阐释,来展现和积累中华物质文明的重要资料,从而丰富、扩大、甚至修正人们对自己过去的认识以及对自身的理解。
《考古与文物》本着学术公器的普适性原则和慎思明辨、积累知识,发明思想、启迪智慧的方针,在学术界的公识和规范的观照下,积极开展学术讨论,活跃学术思想,交流研究成果,报道文物考古工作的最新成就。本刊读者定位为国内外从事文物考古、美术史及相关历史学科的研究人员、专业学生及爱好者。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品牌知名度,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始终名列前茅。
《考古与文物》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品牌知名度,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始终名列前茅,连续被国内三家著名学术期刊评定机构分别评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核心期刊。2002年又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印证了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所取得的公认成就。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考古与文物》杂志不断发展壮大,现已经成为国内外有一定地位的学术性刊物:
1、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知网收录、维普期刊网收录、万方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收录
2、核心期刊:
(1)北大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2)南大核心期刊: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2014-2015)
(3)中国人文社会核心期刊
3、数据:
DC数据、MARC数据
4、图书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5、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考古与文物杂志主要栏目:
调查与发掘、研究与探索、考古学史、古文字研究、文物保护与科技、译文、读书与思考
考古与文物编辑部投稿联系方式:
地址:西安市雁塔路南段乐游路3号
邮政编码:710054
电话:029-85529472
电子邮件:kgyww@sina.com
考古与文物杂志社已发表论文目录:
河套东部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墓地的分期及相关问题蒋刚,陆韵语
周公庙商周时期聚落动物资源利用初识林永昌,种建荣,雷兴山
甘青地区史前时期未成年人埋葬问题分析陈洪海,周浩然
北周莫仁相、莫仁诞父子墓志释解周伟洲
西阴文化的解体与仰韶晚期遗存的生成朱雪菲,许永杰
滇池地区青铜文化漆器管窥——以羊甫头为中心徐坚
秦汉之际的“功”、“德”思想与汉陵陪葬墓的兴起马永嬴
青海官亭盆地植物考古调查收获及相关问题张小虎
试论商周青铜器族徽文字不同于一般铭文的特点雒有仓
考古学文化命名原则对古代瓷窑遗址命名方式的启示黄义军
陕西潼关南寨子遗址出土人骨研究陈靓,张燕,郭小宁,郭辉
考古发现的东汉时期“天帝使者”与“持节使者”胡常春
河南禹县阳翟遗址出土古玻璃的科学分析李清临,徐承泰,汪大海,姚政权
对《吕氏春秋》所载青铜器纹饰名称的几点看法韩鼎
皂角苷对丝绸文物的湿洗条件筛选研究路智勇,惠任,杨恒
咸阳"周王陵"为战国秦陵补证焦南峰,杨武站,曹龙,王东
从北魏永安二年张昙祜等造像上的线刻画看石刻线画的发展赵超
新疆巴里坤黑沟梁墓地与东黑沟墓地的考古类型学比较研究磨占雄
喀左铜器群再分析:从器物学模式到行为考古学取向徐坚
大地湾居住遗址的复原推测及初步研究程晓钟
新发现的唐武令璋石椁和墓志王勇刚,白保荣,宿平
双房文化青铜器的型式学与年代学研究赵宾福
陕西省仰韶时代人口规模及相关问题的初步研究王建华
试论中国早期宫城的形成及初步发展庞小霞,高江涛
戏、丽邑与丽山园——兼论秦始皇帝陵丽邑的功能与作用孙伟刚
孔头沟遗址商末周初遗存与先周文化探索种建荣,,雷兴山
甘肃崇信于家湾周墓出土玉器研究张治国,马清林
庆阳北石窟寺摩崖石碑《宗派图》考释董华锋,宋文玉
郑州大师姑发现的早商文化与商汤灭夏徐昭峰,杨远
南方宋墓出土盘口瓶和多角坛的分区研究黄义军
考古与文物杂志社投稿须知:
1、文章标题要简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
2、正文应层次清楚,行文规范,方便阅读,字数一般以2500-8000字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编,多位作者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4、来稿必须附有100-300字的内容摘要和3-5个关键词
5、如文章获得基金项目资助,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并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6、正文中图表主要是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图表应设计合理,先后分别给出图表序号
7、来稿请注明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学历、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详细邮寄地址
8、希望作者投稿时务必将以上要素补充完整、以减轻编辑部的后期工作负担,谢谢合作!
8、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修删,不同意请在稿件中声明
9、请勿一稿多投,发现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担
10、考古与文物杂志录用通知书为信件版,发放通知书采用快递、请详细写出收信地址
11、若不能被录用,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处理方式的作者请转投他刊
12、本站并非考古与文物杂志社和考古与文物编辑部官方网站
13、若向该刊投稿,请直接与考古与文物杂志社编辑部联系
关键词阅读:
延伸阅读:
本文关键词:考古与文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sscind/46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