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核心期刊”政策推进还是阻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
本文关键词:“SCI核心期刊”政策推进还是阻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核心期刊 影响因子 科研人员 科技期刊 被引频次 学术期刊 引用频次 中国科学家 中国论文 学术价值
【摘要】:正从1980年代开始,在美国SC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被我国许多专家、决策者和管理者认定是考核科研人员和机构的学术水平,以及衡量整个国家科技实力的普适标尺。受此观点支配,形成了我国的"SCI核心期刊"政策:科研人员要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核心期刊 影响因子 科研人员 科技期刊 被引频次 学术期刊 引用频次 中国科学家 中国论文 学术价值
【分类号】:G237.5
【正文快照】: 从1980年代开始,在美国SC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被我国许多专家、决策者和管理者认定是考核科研人员和机构的学术水平,以及衡量整个国家科技实力的普适标尺。受此观点支配,形成了我国的“SCI核心期刊”政策:科研人员要想获得经费和晋级就必须想方设法不断地发表SCI论文。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青;;核心期刊评价的基础理论研究[J];情报科学;2009年01期
2 陈光宇;许温豪;;从SCI看《数学年刊B辑》[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2年03期
3 尹玉吉;;学术期刊分级问题述评[J];淄博师专学报;2009年01期
4 尹玉吉;谭政;;学术期刊分级问题研究综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罗杰;;影响因子核心期刊与论文学术质量[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尹玉吉;;关于学术期刊分级问题的全方位考察[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尹玉吉;;学术期刊分级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年01期
8 金铁成;;科技论文评价中存在的三大误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年03期
9 付少兰,王可钧;从量化指标看期刊质量[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尹玉吉;王倩;;关于学术期刊分级问题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建立;;开放存取和网络化对期刊的影响[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李正元;;对核心期刊和期刊源的基本认识[A];期刊发展趋势与期刊评价标准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学军;;SCI杂志论文的写作、投稿和审稿[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陈冠初;;对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价的探讨[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祖芸;;以质取胜——《中国钨业》竞选核心期刊的法宝[A];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家锋;;核心期刊评定指标对科技期刊的导向作用[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范文田;何小燕;;《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的三种影响因子及其在全国各类高校学报中的位置[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六集)[C];2001年
8 钟炼;;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9 张士莹;王士忠;李穆;张军;;科技期刊引证指标与刊物影响力关系[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10 秦江敏;王荣;;正确认识影响因子 科学评价科技期刊[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8年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潇潇;从自引率到影响因子再到核心期刊?[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晋雅芬;谁念歪了核心期刊这本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3 吴正明;质疑“核心期刊”[N];光明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曹建文;核心期刊不应成为学术研究的唯一评价标准[N];光明日报;2009年
5 李龙;核心期刊何以轻松圈钱千万[N];广州日报;2009年
6 董子凡;“影响因子论英雄”也是进步[N];科技日报;2009年
7 吴钧贵;打造核心期刊的核心竞争力[N];山西党校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潇潇;建构学术为本的中国核心期刊评价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9 记者 耿挺;《细胞研究》2010年度影响因子达9.417[N];上海科技报;2011年
10 吕俊杰 谢枭鹏;如何检索核心期刊[N];重庆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郎南军;云南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影响因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赵威;中国空间趋同俱乐部影响因子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张宇峰;局部热暴露对人体热反应的影响[D];清华大学;2005年
4 傅玉凡;稀有植物紫肉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主要性状与影响因子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陈亮中;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何万领;水稻品种籽粒中铁生物有效性差异及机制[D];浙江大学;2009年
7 师尚礼;甘肃寒旱区苜蓿根瘤菌促生能力影响因子分析及高效促生菌株筛选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8 王正;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1年
9 金镭;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10 贾丙瑞;放牧与围栏羊草草原土壤呼吸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家常;科学学及其三种学术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陈姜;“心肌梗塞的药物治疗”专题论文质量评价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3 汤桂兰;水体中磷的生物去除技术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4 王健;胺苯磺隆在水环境中的光化学降解[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5 赵晓莅;紫色土区水力侵蚀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SOC预报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梁银魁;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园区货流预测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余来辉;品牌叙事主题建构及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张春涛;五大连池与望天鹅峡谷两种火山地貌中亚气生蓝藻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卢冠军;大蹄蝠不同种群回声定位声波地理差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蒋薇;长江三角洲地区近47年来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20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sscind/520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