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火焰对冲及TVC驻涡技术的高效燃气灶
发布时间:2022-01-03 05:03
天然气作为传统家用燃气,具有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大、污染小的优点。但现有家用燃气灶燃烧效率普遍较低,有些甚至低于国家最低标准。为了充分利用燃气能量、提升燃气灶燃烧效率,设计了一种利用先进燃烧原理的新型高效家用燃气灶。通过构建半封闭式燃烧室,利用拉瓦尔喷管结构、多射流切圆结构、火焰对冲技术、TVC驻涡结构,使燃烧室内燃气与空气混合更加充分,灶具内形成大量涡旋卷吸未完全燃烧气体进行二次燃烧,从而降低尾气中有害气体成分。装置实现了先进燃烧技术的民用化改进,极大提高了燃气灶燃烧效率,具有较高的节能减排效益。
【文章来源】:节能. 2020,39(08)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装置整体图
装置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燃气由炉头进入整体装置后,经引射器第一次引射空气,完成一级预混。气体进入拉瓦尔喷管,在预混气体由入口流入中部收口时,流速加快、管内气压减小,从而卷吸外部空气进入管道,完成燃气和空气的二级预混。二级预混气体经燃烧室内壁的均匀的气孔进入火焰对冲区。
点燃后的混合气体在TVC结构的作用下分为主流与分流:主流流经TVC结构钝体,在钝体后方形成双涡结构,分流由导流板引入驻涡腔内形成双涡结构。由于双涡区域气压低、温度高,燃气中未完全燃烧气体在此处被卷吸入内进行二次燃烧,进一步消耗有害气体。装置工作原理图如图3所示。1.2 燃烧流场仿真与对比验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影响商用燃气灶热效率的主要因素及节能优化措施[J]. 赵建平. 中国标准化. 2018(14)
[2]进口参数对带导流片的三维环形TVC性能的影响[J]. 俞骏,刘景源.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8(03)
[3]带导流片的三维环形驻涡燃烧室的数值分析[J]. 俞骏,刘景源.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8(01)
[4]燃气轮机燃烧室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高磊,汪军.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17(03)
[5]采用钝体式孔板淬熄的富油-淬熄-贫油驻涡燃烧室排放性能试验研究[J]. 蒋波,何小民,金义,吴泽俊,丁国玉,宋耀宇. 推进技术. 2016(04)
[6]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现状和发展[J]. 张宝诚. 航空发动机. 2013(06)
[7]先进旋涡燃烧室钝体结构参数选择的数值分析[J]. 孙海俊,曾卓雄,徐义华.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2(06)
[8]国外民用航空发动机低污染燃烧室的发展[J]. 刘静,肇俊武. 航空发动机. 2012(04)
[9]可压流条件下凹腔驻涡流动试验[J]. 宋双文,雷雨冰,姚尚宏,马辉,胡好生. 航空动力学报. 2011(10)
[10]冲压发动机驻涡燃烧室模型方案数值模拟研究[J]. 费立群,张炎,牛志刚,凌文辉. 推进技术. 2011(05)
硕士论文
[1]扰流片对驻涡燃烧室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 魏佳加.南昌航空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65623
【文章来源】:节能. 2020,39(08)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装置整体图
装置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燃气由炉头进入整体装置后,经引射器第一次引射空气,完成一级预混。气体进入拉瓦尔喷管,在预混气体由入口流入中部收口时,流速加快、管内气压减小,从而卷吸外部空气进入管道,完成燃气和空气的二级预混。二级预混气体经燃烧室内壁的均匀的气孔进入火焰对冲区。
点燃后的混合气体在TVC结构的作用下分为主流与分流:主流流经TVC结构钝体,在钝体后方形成双涡结构,分流由导流板引入驻涡腔内形成双涡结构。由于双涡区域气压低、温度高,燃气中未完全燃烧气体在此处被卷吸入内进行二次燃烧,进一步消耗有害气体。装置工作原理图如图3所示。1.2 燃烧流场仿真与对比验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影响商用燃气灶热效率的主要因素及节能优化措施[J]. 赵建平. 中国标准化. 2018(14)
[2]进口参数对带导流片的三维环形TVC性能的影响[J]. 俞骏,刘景源.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8(03)
[3]带导流片的三维环形驻涡燃烧室的数值分析[J]. 俞骏,刘景源.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8(01)
[4]燃气轮机燃烧室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高磊,汪军.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17(03)
[5]采用钝体式孔板淬熄的富油-淬熄-贫油驻涡燃烧室排放性能试验研究[J]. 蒋波,何小民,金义,吴泽俊,丁国玉,宋耀宇. 推进技术. 2016(04)
[6]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现状和发展[J]. 张宝诚. 航空发动机. 2013(06)
[7]先进旋涡燃烧室钝体结构参数选择的数值分析[J]. 孙海俊,曾卓雄,徐义华.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2(06)
[8]国外民用航空发动机低污染燃烧室的发展[J]. 刘静,肇俊武. 航空发动机. 2012(04)
[9]可压流条件下凹腔驻涡流动试验[J]. 宋双文,雷雨冰,姚尚宏,马辉,胡好生. 航空动力学报. 2011(10)
[10]冲压发动机驻涡燃烧室模型方案数值模拟研究[J]. 费立群,张炎,牛志刚,凌文辉. 推进技术. 2011(05)
硕士论文
[1]扰流片对驻涡燃烧室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 魏佳加.南昌航空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65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sscizb/35656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