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畲族花边衫“线”的变迁与程式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0
采用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的方法,探究"线"在畲族花边衫中的表达。在对闽东畲族花边衫不同时期外形线的变迁和同时期四式花边衫结构线比较的基础上,总结畲族花边衫外形线变迁与结构线程式化的原因。分析表明:花边衫外形线变迁主要受到政治力量的抑与扬、主流文化的模仿与革新、衣衫功能的实用与饰用等影响;花边衫结构线程式化的成因包括共性因素和个性因素,共性因素为宗族信仰的延续和经济资源的制约,个性因素主要是地域文明的分化。通过全面深入了解畲族花边衫的多样性,使传统畲族服饰中的"线"更好地运用在当代畲族服饰设计中。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64830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1福安式花边衫三角状角隅
福安式花边衫独特之处在于“厂”字形大襟外形和三角状角隅。其中“厂”字形大襟转折部位接近直角,其设计有利于扩大襟的面积,从而避开胸凸部位,有效防止人体起伏过大造成大襟外翻。同时,直角襟的盘扣增加了系合点,使花边衫更加服贴[4]。福安式花边衫三角状角隅如图1所示。服斗下端系带处绣花的....
图2福鼎式花边衫局部
福鼎式最具辨识度的设计为双重领和双飘带。双重领结构是由领高不同的大小领构成的双层立领,大领位于内层,小领窄而饱满,置于大领领底,用于稳固领圈造型。图2(b)中的双飘带(由于年代久远,目前仅剩一条飘带),其设计是在大襟止口处,即系带上增加两条三角形飘带,此结构仅用于婚礼服。两条飘带....
图3霞浦式“三红衣”局部
霞浦式的两大特色分别是“三红衣”和“一衣两穿”。霞浦式根据服斗上刺绣花纹的层数,分为“一红衣”“二红衣”和“三红衣”[7]。霞浦式“三红衣”局部如图3所示。重复“线”既可以强化服斗的视觉效果,又能使衣身更为平挺。服斗绣花宽窄还是贫富差距的标识:贫者窄,富者宽[11]。另外,霞浦式....
图4罗源式花边衫局部
罗源式是宁德飞鸾、罗源一带的典型样式,是最接近传统的一种衣衫。罗源式花边衫局部如图4所示。罗源式花边衫为右衽大襟,折角式襟角,大襟折角止口位于腰线处,仅在腰部系带,便于自由调节衣身的松紧度。罗源式花边衫的特别之处在于交领结构以及“捆只颜”镶拼装饰。罗源式衣衫的交领是通过大襟和里襟....
本文编号:3964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sscizb/3964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