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三审制中审稿人对稿件的理解把握能力——基于哲学诠释学视角
本文关键词:浅淡三审制中审稿人对稿件的理解把握能力——基于哲学诠释学视角
【摘要】:审稿是编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三审制中审稿人对稿件的理解把握能力是当好"把关人"的关键所在,在初审、复审、终审不同的审稿阶段,都相应地对审稿人的理解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初审阶段强调的是审稿编辑能消除主观理解偏见;复审阶段强调的是审稿专家在视域融合的情况下实现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终审阶段强调的是审稿主编能突破思维惯性的局限性,以超越的眼光综合性理解把握文本。以哲学诠释学的方法为基础,不但可以使审稿中的理解偏差得以纠正,理解障碍得以克服,同时也可以提升个人的审稿能力和水平,对刊物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江汉大学期刊社;
【关键词】: 哲学诠释学 初审 复审 终审
【分类号】:G232.2
【正文快照】: 哲学诠释学是对文本理解和意义的理论与实践,“然而它不是要寻找一条具有普世性的方法原则,而是深入到本体论层面把解释现象作为人类普遍经验予以探讨”[1]。最初的诠释学运用于解释经典文本,“现在诠释学的领域已远远超出了神学和语文学的范围——进入了社会学、美学、历史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新书集锦[J];学术界;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同胜;;关于《水浒传》误读误解问题的探讨[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潘德荣;狄尔泰:精神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牛顿[N];社会科学报;2003年
2 洪汉鼎;立足当代的诠释学文丛[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金梦兰;文本意义与文学诠释[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中国诠释学是一座桥[N];光明日报;2002年
5 成中英;凸现王弼真实的思维方法和价值[N];光明日报;2003年
6 刘笑敢;四海游学散记[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韩东晖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西方近代早期哲学史研究范式的转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 成中英 采访整理 本报记者 陈菁霞;对现象学发展过程的新思考[N];中华读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同胜;《水浒传》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07年
2 李本友;文本与理解—语文阅读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张颖慧;伽达默尔审美教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明全;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杨艳霞;正当性刑法解释路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王晓丰;语法考察和概念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晓梅;翻译批评原则的诠释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燕霞;基于哲学诠释学视角下的艾柯翻译诗学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2年
2 李竹;哲学诠释学视野下的司法审判活动[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杨晓波;哲学诠释学视角下翻译主体间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谭文杰;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视阈下的道家经典翻译[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陈亚男;论伽达默尔效果历史理论[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黄继玲;论理解性教学[D];西南大学;2006年
7 沈献毅;哲学诠释学视野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帆;翻译研究中的哲学诠释[D];广西大学;2007年
9 马秀春;哲学诠释学视域下教育观的重新审视[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王红娟;从哲学诠释学角度论译者的主体性[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99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zy/1099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