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审稿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互联网时代怎样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发布时间:2017-01-15 13:45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不深’‘不透’‘不多’,归根结底是对马克思主义没有真学真懂真信”。可以说,在近年来我国社会思潮多元化的背景下,在理想信念方面“什么是”及“如何做”这些深层问题的认知上,出现了一些分歧。“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在“互联网+”时代下,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势在必行。

  “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非信仰化。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重要的指导思想,当前却存在惑而不知、知而不信的状况。大学生必修马克思主义课程,但被一些大学生只当成考试内容,而不是一种信仰;甚至有一部分青年,正处于渴望信仰却什么都不信的迷茫状态。在2014年9月由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发起的有关当今社会病态排行的调查中,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信仰缺失”位列之首。由此反映出,信仰缺失已经是当下社会问题的一方面。而信仰不坚定者,尤其是思想还不够成熟、经验还不够充足、责任感还不够强烈的大学生,容易颠倒理性与非理性两者之间的关系,轻理性、重非理性,使非理性渐渐代替理性,进而使青年陷入马克思主义非信仰化泥潭。一些人摒弃精神产品,将物质化的东西列为自己的信仰,甚至有人说票子、房子、车子就是信仰的“三位一体”。这种对物质的崇尚,渐渐颠覆了青年的价值观与崇高信仰,使信仰变得庸俗。

  思想政治教育的简单化与教条化。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所代表的精神,时代的进步实际上是多数青年努力奋斗的结果。我国从任人宰割到站立起来;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步入小康社会。每一次历史前进的步伐,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但一本教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授之以鱼”的传统教育方式,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知识和社会实践信息,导致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此种简单化和教条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影响了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对硬邦邦、抽象化的马克思主义知识的接受度,更容易引发青年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抵触,使马克思主义信仰陷入危机。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功利化与世俗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当前一些青年将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视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准则,使得马克思主义信仰日渐功利化、世俗化。信仰功利化的本质在于通过市场价值取向取代人生信仰取向,进而颠覆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精神,误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有能带来更多的金钱与权力,才值得自己去信仰。在此种错误思想的指引下,使得青年的价值观发生重大改变,变得功利、世俗,做任何事都用“回报多少”来衡量。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权力腐败和贫富分化逐步挤压新一代青年成长的空间。政府官员滥用职权挪用公款或贪污受贿,层出不穷的腐败手段,令人惊叹的腐败金额,无不冲击着大众的视觉与思想。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拉大,先富起来的一些人并未将带动后富作为己任,反而成为既得利益群体,以各种手段阻碍国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利用“互联网+行动”,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力

  为保障国内互联网金融往健康方向发展,2015年全国“两会”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使传统互联网从一个外在工具变为核心引擎,在带动各领域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创新,包括社会思想、个人价值观的推陈出新。

  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密、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应成为当代青年思想与行动指南。而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出现,是全面深化改革中社会问题在价值观层面的表现。一个国家如果丧失信仰,将导致国家走向灭亡;青年作为保卫国家的堤坝,一旦丧失了马克思主义这个信仰,堤坝将会瞬间崩塌,使国家发展陷入困境与危机。面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非信仰化,“互联网+行动”应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塑与培养引擎,整合社交媒体、关系应用、大数据等资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一个开放、互动的公共服务平台,使马克思主义得以成为大众青年及党员干部的坚定信仰。

  利用“互联网+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力

  当前,国内互联网形成这样一个怪像:只要牵涉到公权力,无论事态真假,总会遭到网民的非理性质问与怀疑。此怪像的形成,与互联网群体极化有关,也与马克思主义遭遇信任危机有关。而要解决该危机,就需要从教育入手,教育是接受真理和改变乱象的最重要手段。诚然,“互联网+教育”是最佳选择。

  “互联网+教育”是与传统思政教育方式不同的“授之以渔”的新型思政教育模式,以一个无边界无时间限制的网络、一个连接两边的移动终端为基础,为百万学生提供实体学校与网络学校、面对面教授与跨国度联网视频教授等更广阔、更便利、更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接纳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互联网+教育”通过融合电视、电脑、手机、录音等媒介和手段,让刻板的文字配合上生动形象的动画、丰富多彩的图像、情感丰富的语言,从而在教育中激发青年的“敏感点”,让青年在不断感染中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实践性。比如当前在新型网络平台中形成的以名校为首的远程教育,凭借便利的学习途径、轻松的掌握方式、以及多彩的视觉盛宴,最大化地激活了受众的认知模式,使得原本枯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配合上丰富的色彩、通俗的语言、形象的图片,变得趣味盎然,使广大受众直观、透彻地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魅力。促使公众在实践中主动检验马克思主义真理,在检验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并以该理论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指南。要通过“互联网+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力,要求党员应先做好表率,在远程教育中主动发起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潮,以带动其他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探讨。

  利用“互联网+媒体”,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引导力

  “互联网+媒体”所形成的网络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输缺陷, 而成为具有互动传播方式、能发表意见的双向传输平台。网络新媒体囊括了当前各种搜索引擎、各类门户网站和论坛、网络报纸和期刊、博客、短信、彩信、微博、微信、手机APP等在内的新型网络媒介与工具。

  通过“互联网+媒体”,能够借助这些新型的网络媒介与工具,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引导力。在新媒体平台上,政府部门及其他机构可自由发表重要政策和各种信息,受众可随意发表言论和见解,微博、微信及手机APP等新兴媒体的崛起,更是将这种重要政策、信息与言论、见解的发表推向顶峰,从而形成互动交流与讨论,架起了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群众交流和反馈的桥梁。各种新媒体平台上储备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实践案例、重大事件等知识,则为关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探讨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交流渠道。在交流与反馈中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和价值观的内化,无形中使群众告别信仰迷茫状态,重获信仰,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参考文献:

  [1]衣巍巍:《“互联网+”条件下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策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16年第7期。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委党校副教授)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7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zy/237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5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