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审稿 >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修订,快来提提自己的建议吧

发布时间:2017-05-18 09:22

  本文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导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自2007年实施以来,已经经历了9个年头,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合作社法如今已无法适应其发展需要,修订合作社法已到迫切之际。修订法律调整范围应覆盖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填补法律空白。以信用合作为例,,合作社不仅需要向社员提供内部的资金互助行为,同时还需要为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社员的信用等级评定,为社员在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时提供担保服务;由于金融业务的复杂性以及专业的独特性,修订的合作社法还需涉及合作社专业金融人才储备问题,以及合作社信用服务监管问题。


为何重新修订合作社法?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亦不断遭遇新情况、新问题,合作社法部分内容已无法适应其蓬勃发展之需要,修订合作社法的呼声愈来愈高。

把握时代脉搏,权衡多方利弊,科学修订法律已是大势所趋。 
2015年**1号文件提出“适时修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之后,全国**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牵头修改草案的起草工作,并进一步征求意见,修法工作正在审慎前行。 
维护和确保最广大人民的根本权益,是立法工作永恒的课题,也是我们民主立法、科学立法最根本的价值体现和追求。 
立法之要义,是既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更要“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无论立法还是修法,其最终目的是要得到民众的支持与拥护,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修订亦然如此。 
就目前来看,修订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声音集结在扩大法律适用范围、明确界定成员资格、确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作价出资、规范信用合作、明确联合社法律地位等方面;目的指向于解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登记难、法律地位不明确、政府扶持政策难以落实、运营成本较高等诸多问题。 
法律调整范围有哪些
修订后的法律调整范围应是在大农业、一二三产业联动的领域内。除了围绕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的合作外,还包括乡村旅游、传统工艺品、劳务服务、农村新能源等覆盖农户二、三产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服务功能,这里既包括信用服务、也包括保险服务。
以信用合作为例。以市场为导向的合作社成员的资金需求无法满足通过成员之间的内部融资来满足,从已有经验看,合作社内部的资金互助,基本是发挥“救急”作用,如临时的周转金等,成员内部的资金互助主要是适于传统、贫困的兼业农户,以小额、短期贷款为主,这些兼业农户具有生产与消费的综合体、生产与生活资金不分开、以及厌恶风险等特征。但是对于全面参与市场竞争的农户而言,对合作社的金融服务更应强调其帮助农户成员进入正规金融机构的客户群体中,为正规金融机构提供成员的信用记录或信用等级评定、或直接提供担保服务,帮助他们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中短期贷款。

其次,金融业务的专业独特性和复杂性,使得金融天然要求业务量的大规模性,对组织体系的系统性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对金融业务对专业人才有着其他经营业务无法比拟的苛刻要求,单一合作社无法承载这样的业务属性,也不具备这样的专业人才。从国外成功经验看,信用合作通常至少是在一个区域(省)层面上形成系统完整的独立组织体系,并且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以保障信用合作的资金规模实力、资金调剂能力,以及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此外,信用合作的外部有一个发达的保险体系做兜底。 
第三,第三方监管的艰巨性,成本高昂性。尽管合作金融属于非审慎监管,但是在我国农村金融环境不健全,以及资本的强流动性、趋利性,在现阶段仍然需要监管,并且从发展视角看,需要外部监管。将开展信用合作的服务业务纳入专业合作社的法律调整范围,允许合作社内部开展社员封闭、资金运行封闭的资金互助业务,应要求对申请开展此项业务的合作社在县金融办进行备案,以防止出现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的大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名义运作的“山寨版银行”。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截取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修订,快来提提自己的建议吧


<mip-img popup src="http://w3.sanwen.net/mmbiz/wyice8kFQhf5geQK3gu2FUugjB8iaSGpjO38zXqdgwMx0oC9BCs08koDu1N0thHuib7TjD5SdkYZalvkm0cAClI9Q/0?wx_fmt=gif">



<mip-img popup src="http://w3.sanwen.net/mmbiz/wlLhbSd1AILbEiaONoWQuqpClkbHFZrJibz4kL8xFNPyiaZGMzQHsdTK6CdzKkV5kG2PlcNrpJ4MwmKvFDZdx8odg/0?wx_fmt=gif">





  本文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5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zy/375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1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