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上海·裸奔的生物信息学 [一]
本文关键词:生物信息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讲正事儿之前,先讲两个无关的故事。前段时间在看正版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以前看过很多遍的那个《三国演义》其实是盗版。吕布很有意思,武功天下第一,张飞十几个回合就不行了,关羽一看老三不照了,拍马上前双战吕布,还是摆不平。老大刘备一看摆不平,拔剑就冲上去。吕布一看:这不成流氓斗殴了吗?哪有三打一的?撤了。话说吕布武功高是高,但整天到处被人追杀,亡命天涯,最后还是被曹操抓住砍了头,啥原因呢?其实就是没有自己的地盘。另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天下大雨,淋了我一身,回家找衣服穿,老婆在一边就说了:找啥?你衣服都洗掉了,要不穿我的吧?我说不穿。老婆怒:不穿你裸奔吧。后来想想,有的穿总比裸奔好哈,所以老老实实穿了老婆的衣服。
说正事儿,讲讲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是干啥的?你能一句话概括出来吗?想清楚再说哦!呃,你要回答:用信息学的方法来解决生物学的问题,对不对?好,争议就在“问题”上。主流学者两派观点,一派认为生物信息学应当能发现一些新的规律、新现象,所以是一门科学;另一派的观点则认为生物信息学应当处理生物学里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算法、数据库,软件等,,所以是一门技术。目前来说,前一派的观点占据绝对的优势,后一派则因为大家认为技术这东西等同民工而强烈鄙视。前一派观点占据主流,问题就来了。大家会问你:你一修电脑的,怎么发现新的规律和现象?充其量就是个预测!既然是预测,那就得拿实验验证啊!所以,大家的逻辑是:生物信息学要做实验。好,讲到实验,问题又来了:自己做还是合作?自己做?呵呵,隔行如隔山,并且实验仪器、试剂等等可比计算机贵多了,而且出活太慢,要是什么东西都实验验证了,那估计搞计算的早退休了。虽然咱自己也做实验,可如果能三年出数据,五年出文章,就一般的文章,我都很满足了。所以搞生物信息的自己做实验,这属于大R和超R玩家 (R, RMB)的战法,对于年轻学者来说,不要抱太大的指望。那么就只能跟实验学家合作。可合作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搞生物信息学嘛,不管你怎么忽悠,其实还是算法、工具、数据库、软件这些玩意儿,多数实验学家一般不会用到特别复杂的东西,就像你含辛茹苦弄出个金马桶,好是好,就是太沉,拉了没力气倒。所以大多数人还是去蹲坑,你这金马桶那也就只能看看。并且,如果是常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找个学生做做就得了,请一个专家合作,又得给共通讯,又得分基金,经济上不合算。所以,合作也不靠谱。
所以我这么分析一圈,就是想说,主流学派强调发现新玩意儿,如果要做实验验证,自己做或者合作都是极度不靠谱的事情。那有没有别的办法?有。雄雷支了一招,其实这招我师兄很多年前就跟我讲过,说搞生物信息学,文章要想法的好,要么做实验,要么做进化。后者的意思就是从进化的角度来解释你的结果。好不好呢?好是好,但也不是没问题。第一,进化的枝枝弯弯特别多,如果水平不够,很容易弄出笑话,比如不懂positive selection结果发到Sciene上被人批成猪头。发不出来也就算了,这种笑话如果发到Science上,那得多可怕?第二,把结果踢到进化的好处是,死无对证,进化动辄就是几百万年,怎么验证?那审稿人也没法让你验证。当然喽,这东西玩多了,靠不靠谱就算是顶尖学者的心里,恐怕也是打鼓。所以,进化这东西,要玩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玩不过雄雷那还是洗洗睡吧。所以,进化是一条好路,可你真要走这条路,那不如硬着头皮自己做实验:我就这么干的。
结论:主流学派的想法很好,但基本上来说,因为可操作性极差,所以不现实。对于非主流学派的观点(技术流),主流人士历来看不上,所以,生物信息学目前的唯一选择就是:裸奔。
本文关键词:生物信息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zy/45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