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匿名审稿及其在编辑实践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双匿名审稿及其在编辑实践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编辑实践 科技期刊编辑 专家审稿 审稿人 审稿质量 学术质量 文稿质量 编辑部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核医学
【摘要】:正 专家审稿(peer-review)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评价论文科学性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和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科技期刊应采用“双匿名审稿”(dou-ble-anonymous peer-review DAPR)。
【作者单位】: 《新乡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新乡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 第四军医大学621-12
【关键词】: 编辑实践 科技期刊编辑 专家审稿 审稿人 审稿质量 学术质量 文稿质量 编辑部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核医学
【分类号】:G232
【正文快照】: 争家审稿(peer—revie~r)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的重耍环节之一,是’L平价论文科毕性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和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科技期刊应采用“双l《名审稿”(dou—ble—anonymous peer—review’DAPR)。l审稿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耀明;;试论编辑学的二重性[J];编辑之友;1986年04期
2 风静;;坚持质量第一办好学报——浅谈审稿[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S1期
3 胡光清;;编辑学研究方法论辩[J];出版发行研究;1986年06期
4 林辰;;从编辑实践到理论的思考(三)——编辑明清小说的体会[J];中国出版;1986年10期
5 翟文奇;编辑实践散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6 ;编后记[J];编辑学刊;1987年01期
7 胡光清;;论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J];编辑学刊;1987年03期
8 杨祖希;;辞书编辑的辞书学修养[J];编辑学刊;1987年03期
9 何剑秋;;学报文稿实行四审制的一些认识[J];编辑学刊;1988年03期
10 黄栩兵;;略谈科技论文的专家审稿与编辑加工[J];编辑之友;198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文聪;田道全;;由编校质量看加强编辑审读加工[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2 喻纬;;论图书质量的中期保障[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3 王方宪;;审读加工书稿的四层境界[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4 孙景峰;;对学术期刊审稿人素质的探讨[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5 偠宗泽;白苏华;;运用情报科学 重视信息反馈[A];“新学科与编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6 卢华文;;论学报编辑主体思维的超前性[A];“新学科与编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7 刘克璋;;科技编辑实践心理学概要[A];“新学科与编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8 靳思源;;论编辑美学及其法则[A];“新学科与编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9 许文昌;;由退稿稿件谈科技论文的撰写[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C];1993年
10 沐子;;从法学编辑实践看文科编辑的共性与个性[A];编辑工作论丛[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ature与中国科学家[N];科学时报;2000年
2 叶宁;图书品牌与文化追求[N];新闻出版报;2000年
3 石中元;传递编辑经验[N];新闻出版报;2000年
4 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 陈洪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文与行政管理学院教师 孙勇进;学风及学术规范问题断想[N];光明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薛惠尹;媒体不是旁观者[N];科学时报;2001年
6 刘杲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编辑学科建设的灵魂[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7 柳堤;故事期刊打造新攻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8 计亚 男周伟;中国学术期刊向国际标准靠拢[N];光明日报;2002年
9 詹杭伦;香港、台湾高校现行学术评估制度[N];人民政协报;2002年
10 向志柱;对当代学术发表制度的探讨[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林;公安专题电视栏目《四川警界》的控制分析[D];四川大学;2003年
2 于春生;叶圣陶主编《小说月报》的编辑实践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4年
3 黄雅玲;萧乾副刊编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4 周秋利;叶圣陶主编《中学生》(前期)编辑实践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4年
5 齐浩;文化生活出版社时期巴金的编辑出版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6 胡志英;丁玲文艺报刊编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7 王琳;《抗战》三日刊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6年
8 梁小建;《生活》周刊的改刊过程及意义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6年
9 薛晖;林语堂30年代期刊编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10 丁志星;论现代文学大家其编辑出版行为与文学活动的互动效应[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49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zy/649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