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审稿 >

区教育局关于农村中学教育收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4-08-29 09:20

     4月上旬,区教育局对我区自2004年以来的教育收费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内容集中在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学校服务性收费方面,即学校食堂、商店的收费情况,并剖析了一所农村中学和一所中心小学。调查结果如下:

  一、两所学校涉及服务性收费的基本情况

  中学共有专职教师53人,工友14人(其中食堂有工友12人,设职为主管1人,保管1人,出纳1人,师傅9人;商店有经理1人,售货员1人),在校学生864人,16个教学班(其中七年级4个班,八年级5个班,九年级7个班),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实行寄宿制,共有寄宿生500人(其中男生330人,女生170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7.9。中学学生食堂早餐搭餐509人次,中餐754人次,晚餐504人次,分别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8.9、87.3、58.3;收费标准为每餐上交0.2kg大米和1.5元钱,寄宿生每100餐结算一次,非寄宿生每30餐结算一次;早餐供应米粉、稀饭、包子、馒头等,中餐、晚餐保证一荤、一素、一干菜;学生就餐形式为以班为单位排队在两个窗口定点购买。食堂进货采取食堂主管和教师轮班的集体采购制,采购地点多为城区定点。商店进货采取形式和食堂相同,学生消费完全自愿。2004年,该中学学生食堂毛利润208553元,利润率为31,商店毛利润34239元,利润率为45,两项利润合计共173594元。利润分配为发放政策性补贴126198元,节假日补足15900元,工友工资49000元,行政开支7000元,其他(含校舍维修、电脑升级改造等)44694元。

  中心小学共有专职教师19人,工友4人(其中后勤主管1人,食堂师傅2人,商店售货员1人),在校学生528人,寄宿生91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7.2,在校搭中餐432人,晚餐94人,分别占在校学生的81.8,17.8。中心小学食堂、商店的收费及管理动作模式与中学相仿。2004年,该中心小学学生食堂毛利润60455万元,利润率为33,商店毛利润10336万元,利润率为42,两项合计56791万元。利润分配为发放政策性补贴38000元,节假日补足5700元,工友工资5700元,行政开支1500元,其他(含校舍维修、操坪扩建、电脑升级改造等)11591元。

  二、利弊分析

  学校商店、食堂的存在由来已久,其出发点是服务全体师生,服务教育教学。虽然近年来由于受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经费紧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与社会群众需求强烈这两个主要矛盾的困扰,这一宗旨有所偏离,但总的来说还是利远远大于弊。

  利:一是为师生生活服务提供了保障。学校开办的商店、食堂基本能够较好的满足师生的生活所需,同时为他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二是为学校的规范管理提供了保障。学校开办商店、食堂之后,一方面杜绝了小商小贩随意进出校园、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现象,同时消除了学生的饮食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禁止学生随意外出,将学生的所有活动纳入了学校的管理范围之内,避免了学校监管教育真空的出现。三是为学生的养成教育搭建了平台。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学生在学校就餐购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使之从小养成独立生活、勤俭节约、正确消费的良好习惯。四是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保障。据统计,该中学有“留守学生”371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3,中心小学有“留守学生”143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7,这部分学生由爷爷奶奶等进行隔代教育显然存在问题或不尽理想,而教育责任又无疑落在了学校肩上,学校只有实行寄宿制,办好商店、食堂才能满足这部分学生的实际需要,才能解除打工家长的后顾之忧。五是为学校的正常运转提供了经费保障。学校商店、食堂的收入是学校正常运转经费的重要来源,以该中学为例,2004年,学校学杂费收入仅为195030元,而正常支出却有办公费18831元,差旅费4304元,水电费39126元,政策性补贴126198元,租车费3230元,会务费9530元,教学教研费11101元,津贴费68455元,文体宣传费3026元,招待费6384元,报刊费384元,中考费35786元,电脑室升级改造、安装多媒体教室费89992元,职能部门摊派罚款13000元,合计385465元,收支两抵经费缺口为190435元。在政府投入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商店、食堂的收入用于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其运转状况可想而知将是何等的艰难。

  弊:一是加大了班主任的量,激发了学校和学生家长的矛盾。学生的伙食费都由班主任督促收取后统一上交学校,并且完成情况往往与班主任津贴挂钩,加大了班主任的量;寄宿学生在学校吃三餐的每期要交伙食费近600元,这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个别家长反映较为强烈。二是商店、食堂设施设备落后,经营理念匮乏。该中学食堂面积不足600平方米,商店不足40平方米,中心小学食堂面积不足80平方米,商店不足30平方米,场地狭小,饭菜制作粗糙,许多最基本的卫生设施设备都不具备,安全问题令人堪忧;工友缺乏现代经营理念,个别工友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恶劣。三是食堂伙食帐结算不及时,学生多余的餐次没有予以退还。有一名寄宿学生因生病请假两天,有6餐没有在学校就餐,但学校没有将这6餐的花费共计9元钱和1.2kg大米退还给学生或顶抵以后的生活费。四是商店强行推销学习资料、学习用品。该中学售卖《直通车》等学习资料、学习用品,表面是学生自愿购买,实际却存在强制行为,如初三有一个班的英语、数学两科在学校商店购买的《直通车》购买面均达到了100。

  三、对策及建议

  学校服务性收费涉及千家万户,群众利益无小事,治理教育乱收费应将规范学校服务性收费作为治理的重点内容。

  一是切实加大投入。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一费制”后,学杂费收入不足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再加上我区学校债务深重。据统计,全区学校建设债务高达3800万元,其中乡镇政府负担1918.43万元,学校负担204.5万元,大多为“两基”验收时的基建欠账。区属学校的债务更是高达1939.4万元。该中学也欠债434836元,中心小学欠债29000元。因此,只有财政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加大投入才是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治本之策,才能使我区学校走出负债运行的困境,才能搞好商店、食堂基础设施、卫生设施的建设改造,才能使学校商店、食堂彻底走上服务运行的正轨。


本文编号:8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zy/8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c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