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科研论文 >

从及物的角度对科研论文英文摘要中无人称结构的功能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4 21:09

  本文关键词:从及物的角度对科研论文英文摘要中无人称结构的功能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科研论文摘要 语类 及物分析 无人称性 无人称结构 语言 三大元功能


【摘要】:在科研文献急骤增加的信息时代,英文摘要已成为学术交流中传递科技情报的重要方式。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科研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交流,因此对科研论文英文摘要的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焦点。 无人称性是科技语类的一个重要特征,摘要也同样具备这个特征。掩饰外部动因的无人称结构是使语篇获得无人称性特征的一种最重要手段,以往的研究对此结构只略有提及并无详尽的分析。韩礼德提出的及物系统为外部动因掩饰提供了多种句法结构选择,使动作的参与者能够有策略地在语篇当中隐藏。因此本文着重对科研论文英文摘要语类的及物结构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及物结构在摘要语类中的特征以及无人称结构在此语类中的分布规律。本文论及的摘要仅限于英文学术期刊中的科研论文摘要,样本为五十篇从两大英语应用语言学期刊中随机抽取的摘要,研究过程中还采取了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检验。及物分析表明科研论文英文摘要语类的及物过程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且大部分的过程都通过掩饰外部动因最终以无人称结构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些无人称结构的分布因话步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接着本文从语言三大元功能的角度对此发现进行了探析,指出无人称结构的体现方式及规律不仅帮助英文摘要语类实现其概念意义,使研究者更加客观有效地传达他们的研究成果,而且帮助其实现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 该研究对语言学习者了解科研论文英文摘要语类的特征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对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的摘要写作也会有相当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科研论文摘要 语类 及物分析 无人称性 无人称结构 语言 三大元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H315
【目录】:
  • Chapter 1 Introduction8-12
  • 1.1 Motivation for the Study of RA Abstracts8-9
  • 1.2 Previous Studies on RA Abstracts9-10
  • 1.3 Focus of the Present Study10
  • 1.4 The Corpus10-11
  •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1-12
  • Chapter 2 Theoretical Background12-21
  • 2.1 Genre12-14
  • 2.2 The Genre of RA Abstracts14-15
  • 2.2.1 Definition of RA Abstracts14
  • 2.2.2 Structure of RA Abstracts14-15
  • 2.3 Three Metafunctions of Language15-16
  • 2.4 Transitivity16-21
  • Chapter 3 Impersonality & Impersonal Constructions21-28
  • 3.1 Impersonality21
  • 3.2 Impersonal Constructions21-25
  • 3.2.1 Passive Agentless Construction21-23
  • 3.2.2 Ergative Intransitive Construction23
  • 3.2.3 Inanimate/Abstract Subject+Active Verb23-24
  • 3.2.4 Presentational There Structure24-25
  • 3.2.5 Structure of Relational Process25
  • 3.3 Negotiability Degree of Impersonal Constructions25-26
  • 3.4 High Proportion of Impersonal Constructions in RA Abstracts26-28
  • Chapter 4 Impersonal Constructions Encoded in the Transitivity Structure in RA Abstracts28-40
  • 4.1 Analysis of Transitivity28-33
  • 4.1.1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ocesses28-32
  • 4.1.2 Discussion of the Results32-33
  • 4.2 Distribution of Impersonal Constructions in RA Abstracts33-40
  • Chapter 5 Func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Impersonal Constructions40-47
  • 5.1 Ideational Meaning Realized by Impersonal Constructions40-42
  • 5.2 Interpersonal Meaning Realized by Impersonal Constructions42-44
  • 5.3 Textual Meaning Realized by Impersonal Constructions44-47
  • Chapter 6 Conclusion47-49
  • Acknowledgements49-50
  • Bibliography50-54
  • Articles Published5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鹏;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主位推进模式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33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gxjt/1033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9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