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科研论文 >

违反师德师风案例_师德教育案例

发布时间:2016-10-17 10:40

  本文关键词:师德教育案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师德教育案例
  
  什么是师德?爱与责任,师德之魂。没有爱是谈不上尊重人的生命,“爱”是师德之源,是教育的永恒,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教师的责任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育对象上要关注全体学生,在教育目标上要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在教育途径方法上要关注教育规律和人才的成长规律。把自己的教学态度调整到一个合适的状态,重视学生,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重视自我全方面的方展。这是当好一名好教师的基础,也是关键。
  
  近几年,我担任低、中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接触了许许多多的后转入学生,期中小徐的转变使我终生难忘。
  
  三年级上学期,都开学一个月了,我们班转来一名新学生——小徐。正赶上星期三,我给同学上作文课,我清楚的记得 作文的题目是《我喜爱的小动物》。一节课结束了,同学们都把作文交上来,而小徐的稿纸上只写了两个字“蚂蚁”。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问他为什么不写作文,他只字不说。我郁闷极了。
  
  此时,我想起了我们刚见面时,他妈妈跟我说过的一句话:“这个孩子,如果老师对他不公平,他会很生气的!”当时没有在意的一句话,现在想起来觉得此学生非同一般。教了这么多年书,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学生,怎么办?
  
  我首先找他谈话,了解他的心理状态,可他站在老师面前,脸却转到一边,我一句话,要重复几遍,才能使他从嗓子眼里挤出一两个让你根本听不清的字!真是让人着急。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不能急,要耐心。 (范文网 ) 我心平气和地给他讲道理,如:与人讲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是对别人的尊敬;要回答别人的提问……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以及与家长的沟通,我找到了小徐的症结。
  
  原来,他是被原来的学校挤出来的。在原来的学校,常常遭受到老师的不公平待遇,对老师一直怀有敌意。学习方面,从来不交作业,经常不在教室内上课,在校园内到处溜。每次开家长会,家长看到的都是优秀的成绩。可是,他的真实成绩是不及格,考试时不答卷,就是因为提前没有练过考题。
  
  针对此人,,我首先尊重他,以理服人,让他在班级里得到公平待遇。其次,给他讲清楚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他克服困难,每天亲自辅导他,给他安排学习好、有耐心的同学帮助他学习。他长时间不写作业,我就给他安排重点的、尽量少一点的作业,再加上每天利用记事本与家长联系,帮助他养成完成作业的习惯。渐渐地,他开始完成作业了,但还是需要时常监督。有时候,他也会不想写,使我很生气,便批评他一顿。事后,我就找他谈话,讲清楚老师为什么生气,还顺变问一句:“老师批评你,你生气吗?”开始他摇头,后来再有这样的事,他会说:“不生气!”我很高兴。常常与他讲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我发现,他与老师的关系比刚来时好多了,对老师没有了敌意。
  
  我一如既往的关心他、帮助他、教育他,一个学期下来,他变得爱说话了,不但跟同学关系好,而且很愿意帮助我、关心我。一次,吃午饭时,我不甚将一点菜渣掉到桌子上,他看到后,悄悄拿起纸巾到我桌前的菜渣擦干净,我激动地对他说:“谢谢你!”还有一次,他拿了大把巧克力糖果送到我桌子上让我吃。这一系列的变化,使我惊喜不已,我决心更好的关爱他、帮助他。虽然他仍然比较难管。很快,又一个学期结束了,期末考试,他能够独立答卷,并且很少空题,数学、语文考了七十多分,英语考了六十多分,我很高兴,发短消息给他妈妈。他妈妈晚上特意打电话感谢我。
  
  著名的教育学家韩风曾说过:难以教育好的学生,是没有了自尊心的学生;能教育好的学生,是有着强烈自尊心的学生。这句话将永远影响我的德育工作,我想只有爱,才能真正教育好学生,而我们必须保护孩子们最珍贵东西----自尊。
  
  我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会遇到许多需要我的爱和鼓励的孩子。我会用我的爱倾听每一个孩子心底的声音,帮助他们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下页更精彩:1

 

今天,来自长沙市各地区的教师代表在青少年宫进行精彩演讲,场内座无虚席。为加快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步伐,进一步发扬教师敬业奉献的精神,长沙市教育局从全市精心遴选了在师德师风方面表现突出的12名教师组成讲师团到全市各区县(市)进行轮回演讲。此次到我区进行演讲的共有6名代表,其中包括望城县黑麋峰学校校长周志祥、开福区沙坪中学优秀教师、长沙市汽车驾驶与维修职业中专教师杨文辉等。他们以自己真切的从教经历和精彩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观众,赢得了一次次久久不息的掌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

首先,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曾经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不幸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颈不能转,腰不能弯,腿不能曲,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拐支撑着。但他不悲观、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都感动得落泪。他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光,把知识献给人民。”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

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其次,规范文明行为。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再次,关爱每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史烟飘过,回看今天。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下页更精彩:1

高校师德论文:论高职“两课”教师的自身修养
潘玉昆
[摘要]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新形势下,高职“两课”教学需要“两课”教师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政治思想觉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关注民生与社会洞察力、综合文化素质等四个方面提高自身修养,从而更好地完成“两课”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高职教育 “两课”教学教师修养
[作者简介]潘玉昆(1967-),男,辽宁大连人,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辽宁沈阳110122)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6-0074-02
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高职“两课”教师肩负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任,根据上述文件要求和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客观需要,高职“两课”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两课”教学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已经由一个封闭的国家转变成为一个开放的国家,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基础上,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文明程度和民主意识明显增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在这种新时代和新环境下,作为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高职“两课”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所谓机遇,主要是指党和国家对德育工作和“两课”教学的重视。同时,广大的“两课”教师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两课”教学经验,有一大批专职教师队伍正在潜心研究和教学,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以上这些都为“两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但是,高职“两课”教学仍面临许多新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前的就业压力使大学生更加务实,他们更注重能够使自己获得一技之长的实用科学,而忽视了“两课”这类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价值,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可不正视的现实问题。
第二,由于人们对经济利益追求的最大化,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权力主义等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泛滥,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的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也因此受到了严峻挑战,这是导致“两课”教学难度增加的又一个现实问题。
第三,当代中国进入了一个更加开放的时代,网络使得各种文化和思想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当代中国大学生有各种机会和条件去了解世界上现存的思想文化和正在产生的文明成果。因此,高职“两课”教师必须认识到,“两课”教学已经不再是塑造大学生思想和灵魂的唯一渠道,青年大学生所能接触的也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和信仰都在以前所未有的渗透力影响着他们。“两课”教学对促进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作用究竟有多大,这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究。
第四,“两课”教学的角色转变是高职“两课”教学改革的必然。在传统的观念中,“两课”仅仅是一种政治理论课。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两课”的教学任务已经不再只是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它更应该成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实践课堂。具体来说,应该要通过教学实践中的“说”和“做”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辩证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只有这样,“两课”才会更有吸引力。也就是说,“两课”应该扮演更为重要和复杂的角色,应该成为以政治理论为核心,以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公共关系学、逻辑学等多门科学知识为辅助的“说”和“做”相统一的实践课。
第五,高职“两课”的教学对象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的不同教育,他们在思想、情感、意志等各方面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表现出更多的不一致性和不稳定性。因此,传统的一元化教育理念或者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两课”应该成为因材施教和践行素质教育的典范,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充分表达思想和主张的窗口。
第六,当前的高职“两课”教学在许多方面仍有待改进。教师自身的观念还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是完成科研任务的层次上,还没有真正站在育人的政治高度上来认识“两课”的任务和要求,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教师就更应该考虑如何因材施教的问题。此外,还有书本教材与声像教材配套的问题、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问题、教与学供需的矛盾问题、教学内容“老三篇”的问题、考核方式等。
综上所述,高职“两课”教学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形势严峻,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这就对高职“两课

[1] [2] [3] 下一页

下页更精彩:1






  毕业了,又要告别一届学生,心里不免有些怅然。记得刚接管这个班级时,牵着62双小手,心里是那么甜蜜。前几天,在整理东西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封未加信封的信,落款日期是6月19日,是学生离校前写的,真怪自己粗心大意,没早看到。信是我的一名学生写的。

吴老师,您好:

  感谢您对我多年来的谆谆教诲!我从您那里学会了如何求知、如何做人。您渊博的知识,常常引领着我们遨游遐想的天际;您诙谐的话语,常常让我们萌生万千思绪。您平时那么忙,但对我们的学习毫不放松,更是让我们由衷地敬佩,您确实是一位好老师。不过,我也想向您提一个不成熟的建议,希望您能采纳。

  您常常对我们说,要笑对困难、笑对生活,那么您为什么不能笑对我们呢?从开学那一天起,您给我的印象就是高高在上。相反,如果您经常放松脸部的肌肉,那将会得到意外的收获。到那时侯,我们用心来交谈,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您的学生:XXX

  读罢这封沉甸甸的信,我感受到一份光荣和责任。教师在带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何尝不在教学生做人呢?是的,我虽不是班主任,但我常常占用晨会课、周队会,给孩子们讲人生、讲理想。讲台上的我,说得那么轻松、真切,生活中的我却成了行动的矮子。面对职业的竞争、复杂的人际、琐事的纷扰,我想到了逃离。我无数次地对自己说:下辈子不再做教师,也不会让我的孩子选择教师的职业。如今,面对孩子们对教师职业的褒奖,特别在《放飞理想》的主题班队会上,那么多孩子想加入我们的队伍,我更是汗颜无比。

  也曾千万次问自己:为什么孩子们在我的影响下变得那样规规矩矩,即使偶尔露出笑脸,他们也轻意不敢“放肆”。六一联欢会上,我出差在外,班主任卢老师与孩子们一起举办的活动不是很成功吗?这是我从学生日记中读到的,假如我在场,看上去是“与民同乐”,实质上自己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罩住了孩子们的手脚,不能不说是我的悲哀!

  感谢丁班长,说了这样的真心话。孩子们是活生生的生命,情感的阳光无论温暖还是炽烈都毫无遮挡,他们应当无拘无束,尽享生命快乐。而我,时不时地将自己的情绪带进课堂,难怪孩子们私下议论:老师的表情是张晴雨表。个人的愁郁与失意应深藏心底,给予孩子们的永远应是快乐和阳光,毕竟选择这份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孩子,选择了孩子就应当让快乐洒遍孩子的心田,这才是为人师、为校长者应该做的。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关键词:师德教育案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2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gxjt/142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e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