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科研论文 >

新建本科院校自组织科研群体形成与演化过程分析——基于论文合著网络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4-18 17:05

  本文选题:新建本科院校 + 自组织科研群体 ; 参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年05期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要快速地实现从专科向本科转型,必须要有强大的科研做支撑。随着各学科领域间的交叉和渗透,科学研究群体性合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了深入了解和揭示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群体的自然形成与自我运作情况,以衡水学院为例,从体现科研人员科研合作工作的学术论文合著网络入手,考察科研群体的自组织过程。通过对合著作者构建的社会网络进行总体分析,揭示网络的总体特征和阶段演化特征,探索各学科学者之间的科研合作以及不同学科领域间的交叉合作与融合发展情况,把握科研群体的形成、演化与发展趋势。经分析发现,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成果产出短期增长迅速,发展后劲乏力;科研群体合作广泛,学科内趋性合作为主;跨学科、跨单位合作已初见端倪,科研群体合作不稳定,实质性的科研团队尚未形成。
[Abstract]: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ransition from specialties to undergraduate courses quickly, new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be supported by strong scientific research.With the intersection and penetration of various disciplines, the importa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group cooper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In order to deeply understand and reveal the natural formation and self-operation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community in the newly-built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Hengshu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coauthoring network of academic papers, which embodie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on work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The self-organizing proc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opulation was investigated.Through the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social network constructed by the co-authors, this paper reveals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stage, and explore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on among various disciplines and scholar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fields.Grasp the formation,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group.Through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output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the newly establish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growing rapidly in the short term, and the development stamina is weak; the cooperation among scientific research groups is extensive, and the tendency cooperation within the disciplines is the main factor; the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ter-unit cooperation has begun to emerge, and the cooperation amo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groups is not stable.Substantial research teams have yet to be formed.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衡水学院科研处;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
【基金】:衡水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基于合作网络分析的高校科研团队发现与评价研究”(编号:2013004B) 衡水学院教改课题“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科研互动机制研究”(编号:JG2014085)成果
【分类号】:G6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二洪;教学型高校自组织科研群体的培育构想[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2 刘慧群;;高校科研团队协作关系治理模式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3 潘泳,何丽梅;关于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9期

4 李晨光,李子和,夏亮辉;试论高校科研团队的评估[J];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02期

5 王业军;刘艳艳;;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学术创新团队的研究——以S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为例[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年03期

6 康旭东,王前,郭东明;科研团队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J];科学学研究;2005年02期

7 陈平;;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跨学科团队评价研究[J];科学与管理;2013年03期

8 李亮;朱庆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合著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2008年04期

9 张海燕;刘娜;陈士俊;王江;;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创新团队合作度评估[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艳;彭颖红;;试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管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丁炳红;傅庆林;;科研团队建设与党组织的推动作用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3期

3 武志昊;林友芳;田盛丰;唐锐;;高度重叠社区的社区合并优化算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乐思诗;叶鹰;;专利计量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J];图书与情报;2009年06期

5 乐思诗;唐健辉;;汽车节能技术之专利计量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9年06期

6 陈宏斌;胡延庆;狄增如;;元胞自动机法寻找社团结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吴亚晶;王洋;樊瑛;;基于转移矩阵P的复杂网络聚类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张海燕;徐锡叶;赵学丽;王江;;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成长性评价国内研究述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2期

9 党亚茹;;基于SSCI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合著分布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段宇锋;刘璇;;社会网络分析运用于学术人才挖掘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管艺飞;吕杰;马云启;;基于创新体制下农业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曹玲;魏娟;李敏;;科研合作“个体中心网”特征与科研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大气科学领域论文合作的实证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维;陈勇;;中国教育经济学合作网络的社会网络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婉;;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王兴国;苏幼坡;;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问题及对策[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宏斌;樊瑛;狄增如;方锦清;;二元随机网[A];第四届全国网络科学学术论坛暨研究生暑期学校论文集[C];2008年

7 ;Research on Technology Landscape Based on Patent Co-citation[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官建成;陈凯华;;中国省域研发生产前沿绩效的测度框架——基于SBM-DEA/RD-Malmquist的实证分析[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单波;姜守旭;张硕;高宏;李建中;;IC:动态社会关系网络社区结构的增量识别算法[A];第26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A辑)[C];2009年

10 陈喜乐;曾海燕;管美鸣;;基于网络支持的新型科研团队的柔性特征[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树忠;复杂网络中的社团检测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邱楷;我国地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陈艾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彭佳扬;代谢网络中功能模块挖掘和进化分析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高洋;面向对象软件的结构特性及演化模型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马卫华;产学研合作对高校学术团队核心能力作用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闫俊周;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组织及其对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明宇;组织知识共享视野下的普通高校体育科研团队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9 夏青;团队创新网络运行机制与创新团队竞争优势提升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史伟;基于复杂网络的拓扑与信息传输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兆梓;基于专利分析的竞争对手分类系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苏宴锋;中国体育科研论文的合作网络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周斌;复杂网络的社团结构挖掘及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李sネ,

本文编号:1769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gxjt/1769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7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