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前景
发布时间:2015-10-24 18:29
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前景
编辑:书村网 发布时间: 2015-07-28
本文目录
第1篇: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就业面宽,本专业毕业生一般文笔较好,思维活跃。可以胜任很多部门和机构的工作。比较专业的部门可以是新闻出版系统,例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从事记者、编辑等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部门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
但是,汉语言文学在就业方面也具有很多的劣势:
(1)、需求趋于饱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历年来招生人数有增无减,社会需求虽然也在不断增大,但总体来说是趋于饱和,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般人才面临着就业难的严峻考验。
(2)、知识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科目,比较单一。而市场需要的是综合汉语言文学及其他一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面宽所决定的。
(3)、国家教育体制落后,现今所采用的“应试教育”,只按分数说话,限制了学生个体的潜力的发展。
汉语言文学的性质决定了它将走几条相差很大的路。一条是从事文学的研究,这要求要具有很深的文化根底和很高的文化素养,在我看来这方面的工作包括国家历史文化的研究员、大学教授老师、作家等;一条是从事政府发面的工作,如文秘等政府工作人员;一条是新闻出版等宣传行业的工作,这是用汉语言文学为最为常用的工具作为宣传手段。
在这三方面的就业方向中,可以说我都不是很合适。因为自己没有想要从事深层次文化研究的打算,也不想深入政坛,哪怕只是做文秘之类的小角色,对于新闻行业,有这个打算,但自己的能力还是很欠缺的。
首先,自己并不是很理性,这对于一个要理性报道事实的记者等行业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其次,自己并不是很善于社交,口才能力也很差,这样在新闻行业其实是记者行业是完全没有竞争力的。
在学习方面,学好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平时多写一些文章,并针对自己过于感性的缺点,着重提高论文等文体的写作能力。同时,可以尝试投稿。
2. 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学校内,可以多参加社团活动等,在社团活动中,可以锻炼自己的相关能力。如外联部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杂志编辑部可以锻炼排版、创新等能力;宣传部可以锻炼组织宣传能力
3. 深入并发展自己的爱好:学习日语。多学一门外语就多一条路。
4. 学好英语,毕竟英语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在今后的就业中是必不可少的。
5. 多学一些排版、制图的软件,对于今后从事杂志编辑、新闻等行业有帮助。
6. 针对自己相对内向的缺点,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社交能力和口才,要逐渐成为一个有向心力的人物。
7. 利用假期等空闲时间,做一些兼职或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经验。
8. 多读一些非本专业的书籍,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第2篇: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前景的调查报告 汉语言是我国五千年文明中最值得炫耀的瑰宝,它也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将其发扬光大,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神圣职责。从现实的角度看,汉语言文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该专业的毕业生知识广阔,适应能力强,尤其在文化界大有用武之地。
主要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师范院校女生过于集中,女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也是一些女生在报考师范院校时要考虑的问题。
2015年刚毕业的师范类本科生对2500元月薪的一份工作应该基本满意,但经过三四年,他们会是很强的“潜力股”。据调查在城区,工作三四年的中学教师平均工资3000元~4000元,在一些企业办的学校,骨干教师的平均工资达到5000元以上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该专业由于本身的替代性比较强,缺乏独有的专业技能壁垒,近年来就业困难比较突出。但是,如果平时多关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仍然能够找到不少的突破点。 从2005年的人才需求状况来看,媒体、出版、广告、市场营销这一类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80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师范类大学要为中学语文教学培养教师开设本专业,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即使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就目前我国高校汉语言专业的分布来看,大致可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大类,它们在培养方式和方向上有所不同,但专业课程上是相近的,主要有马列文论、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美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论、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民间文学概论、计算机及应用、写作等。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更重视教师职业素养的培育和教学能力训练。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 书村网 )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3.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6.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第3篇: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分析 一、专业概述
1、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以及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文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2、本专业主要培养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或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专门人才。要求学生达到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古籍阅读能力。
3、如果你的学习非常优秀,或者你在校期间在权威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话,毕业之后你可以选择出国教书。
二、 专业综合介绍
1、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是老牌专业,也是基础专业,出现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师范类大学要为中国语文教学培养教师开设本专业,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即使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也设有中文系。一个多世纪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剧作家,对中国人文学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另外,各个学校还会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开设一些选修课,比如古典文学方面的某个作家研究,如对杜甫、李白、苏轼、李清照等比较著名的作家所开的专题,某部作品研究的专题,某种文体及流派研究等。在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戏剧、语言等几个方面也会开设和专业相配合的一系列的选修课程,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侧重的进行选修。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开设历史较长,前人的研究及今人的开拓,所积累下来的知识很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现在,很多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与文字处理有关的工作这一客观现实,大都开设了中文信息处理方面的课程,使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方面必需的技能。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不但可以丰富语文知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毕业生在文字工作方面能得心应手。
三、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1、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校中文系的主干专业,最早设立这一专业的是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简称中文系),其前身为京师大学堂的中国文学。1910年3月31日,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成立“中国文学门”,正式作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这是我国最早的中文系,其建立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学开始形成现代的一门独立学科,这之后较早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等学府还有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中文系等,其间这一学科在研究和教学中曾涌现过鲁迅、胡适、刘半农、沈从文、王力、废名等大批著名学者。
2、建国以后,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很快;另一方面随着民智的启发,文化受到重视,一时间很多高等都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学院等,招生规模也逐步扩大。但在“文革”中,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受到重挫,不仅高校停止招生,许多著名专家、学者也纷纷受迫害,大量历史文献、论著被损坏,这给我国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和教育造成了重大损失。“文革”结束以后,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原有高校恢复了这一专业的招生,并有不少新兴院校陆续增设了这一专业。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又重现蓬勃生机。
3、目前,国际上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状况也已具有一定规模,尤其是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着众多外国学者。至今,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所高等学校设立了中文系或者中文专业,甚至中小学都开展了汉语教学。另外,每年都会有大批留学生、学者到我国研究、学习,国内许多著名学者也应邀出国讲学,而西方的学术精神、学术方法与东方文化相交融,常常摩擦出新的火花,这也很好地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4、改革开放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进展很快,目前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专业院校的中文系及相关院系都设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中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文化学院语言文学系等最为著名。在以上院校的中文及相关院系中,很多还开设了硕士点、博士点。
5、就目前我国高校汉语言专业的分布来看,大致可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大类,它们在培养方式和方向上有所不同,但专业课程上是相近的,主要有马列文论、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美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近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论、外国文学、中国语言学史、实验语音学、逻辑学、中文信息处理、汉语史、汉语方言调查、欧美语言学、古代汉语、民间文学概论、计算机及应用、写作等。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更重视教师职业素养的培育和教学能力训练。 『wWw.mCQYY。Com』
《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前景》Word文档下载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本站发布的作品部分转载于互联网,旨在提供网民阅读参考。若《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前景》涉及版权问题,或作者不同意本站转载您的作品,请通知我们,收到反馈我们会将相关稿件删除处理。
因为本站编辑人手有限,而部分作文出处也无从考究,所以没注明《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前景》的出处或转载到本站请您谅解,感谢各位的包容与支持!
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
本文编号:22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gxjt/22767.html